孫菊秋,哈建強
(1.河北省秦皇島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秦皇島066000;2.河北省滄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滄州061000)
2016年滄州市降水特性分析
孫菊秋1,哈建強2
(1.河北省秦皇島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秦皇島066000;2.河北省滄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滄州061000)
介紹滄州市2016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性以及時間分布特性,進一步分析了汛前、汛期、汛后的降水量特點,得出結論,進而為滄州市防汛抗旱提供科學依據。
滄州;降水量;特性
滄州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靠天津市。滄州市冬春兩季主要受西伯利亞、蒙古高壓控制,盛行北風和西北風,天氣寒冷干燥少雨雪,局部多風沙;夏秋季節,蒙古高壓減弱衰退,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西進,在其影響下,滄州市多西南風和東南風,從海洋帶來暖溫氣流,致使多陰雨天氣。滄州市降水的形成受西來槽和冷峰影響的幾率約占70%,其次是太平洋的臺風運行方向,一般情況下臺風登陸地點在長江口以北地區均能影響滄州市。
由于滄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氣系統等因素影響,滄州市降水天氣有明顯的不確定性。2016年滄州市發生了比較大的暴雨過程,研究滄州市2016年降水對于防汛抗旱研究、雨水資源利用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現實作用。
滄州市2016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總體呈現西北部和中部較其它地區偏少的態勢,全年平均降水量為569.4 mm,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18.8%,屬于豐水年份。
各縣市平均降水量與常年值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多和偏少。據統計,年降雨量分布為:大于600 mm的縣(市)為孟村縣、鹽山縣、黃驊市;大于550 mm小于600 mm的縣(市)為獻縣、青縣、海興縣、泊頭市;大于500 mm小于550 mm的縣為東光縣、吳橋縣;大于450 mm小于500 mm的縣(市、區)為運河區、新華區、滄縣、南皮縣、河間市;大于400 mm小于450 mm的縣(市)為肅寧縣、任丘市。滄州市西部任丘市、河間市、肅寧縣以及滄州主城區新華區呈現負距平,說明滄州西部全年平均降水量較多年平均值偏少,任丘市偏少最多為11.6%。滄州東部及南部鹽山縣、孟村縣、泊頭市、黃驊市全年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平均降水量偏多,鹽山縣偏多最多為39.5%。
滄州全市164個雨量監測站中,降雨量最大站點為黃驊市羊二莊站798.0 mm,降雨量最小站點為河間市北雙塔站150.6 mm;年降水量超過600 mm的有21個,占雨量站總數的13%,其中超過700 mm的雨量站有2個,分別是黃驊市羊二莊站(年降水量798.0 mm)、孟村縣高姚莊站(年降水量718.8 mm);年降水量在500~600 mm的有34個,占雨量站總數的21%;年降水量在400~500 mm的有65個,占雨量站總數的40%;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的有44個,占雨量站總數的26%。具體情況,如圖1—3所示。

圖1 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降水量

圖2 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降水量距平

圖3 滄州市各雨量站點2016年降水量
由于受到氣候、地理條件、日照、蒸發等各種因素影響,滄州市年降水量時程分配有顯著特點。滄州市年降水量分為三部分,即汛前(1月1日—5月31日,下同)降水量、汛期(6月1日—9月30日,下同)降水量、汛后(10月1日—12月31日,下同)降水量。
3.1 汛前降水量分析
汛前,滄州市平均降水量55.3 mm,占全年降水總量的9.7%,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3.9%,比2015年汛前降水量偏少47.7%。汛前是冬春季,冬春季降水對于農業生產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從圖4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縣(市、區)2016年汛前降水量出現負距平,這說明汛前降水量較多年降水量明顯偏少。2016年汛前幾個月滄州市出現干旱情況,這屬于直接原因。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汛前降水量距平,如圖4所示。

圖4 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汛前降水量距平
3.2 汛期降水量分析
汛期,滄州市平均降水量473.0 mm,占全年降水總量的83.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3.9%,比2015年汛期降水量偏多8.1%,其中7、8月降水量占汛期降水量的76%。2016年7月19—20日、8月24—25日,滄州市2次降大到暴雨,前1次平均降雨量111.4 mm,后1次平均降雨量61.1 mm。“7·19”暴雨過程和“8·24”暴雨過程是造成2016年汛期降水量較多年同期偏多的主要原因。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汛期降水量距平如圖5所示,2016年汛期各月降水量如圖6所示。3.3汛后降水量分析

圖5 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汛期降水量距平

圖6 滄州市2016年汛期各月降水量
汛后,滄州市平均降水量41.0 mm,占全年降水總量的7.2%,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3.1%。2016年氣候異常,汛后出現了數次小到中雨過程,致使2016年汛后降水量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汛后降水量距平,如圖7所示。

圖7 滄州市及各縣(市、區)2016年汛后降水量距平
綜上所述,2016年降水量特點為:2016年降水量569.4 mm,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偏多18.8%,屬于豐水年份。2016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上東部偏多,西部偏少,尤其以西北部偏少最多。通過分析汛前降水量可知,汛前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3.9%,比2015年同期偏少更多,這也是汛前造成滄州市干旱的主要原因。2016年度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3.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3.9%,這也是2016年汛期發生較大洪澇災害的重要原因。其中,7月降水量占汛期降水量40%,8月降水量占汛期降水量36%,也就是7、8月降水量占汛期降水量近80%。陽新河“63·8”校核洪水時常村險工潰決方案模擬了洪水演進過程,進行了洪災影響分析,發現較不扒口方案,淹沒面積下降8.11%,經濟損失下降9.29%。因此,相機在滹沱河南大堤扒口,可有效排泄保護區滯水,減少洪災損失。
筆者基于大量基礎數據,利用MIKE系列模型進行洪水演進分析及洪災影響分析,并繪制了形象直觀洪水風險圖,提出減小保護區損失的應對措施,可為提高流域防洪減災能力、減輕或避免生命財產損失、加強洪水風險地區社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李永坤,董傳紅,顧維舉.文安洼蓄滯洪區洪水風險圖編制技術[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1(4):25-27.
[2]王宏,張文明.基于GIS技術的洪水風險圖編制及應用研究[J].廣東水利水電,2011(12):59-61.
[3]SL483-2010,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S].
參考文獻
[1]王家祁.中國降水與暴雨的季節變化[J].水科學進展,1997(6):108-116.
[2]張可義,張傳河,張雷.滄州市水文特性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0(11):32-33.
[3]王家祁,顧文燕,姚惠明.中國降水與暴雨的季節變化[J].水科學進展,1997(2):11-12.
[4]楊霞.山西省年降水量規律初探[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7(6):42-43.
[5]楊衛東.南寧市1908—2001年降水量系列代表分析[J].人民珠江,2004(5):11-13.
TV125
A
1004-7328(2017)04-0036-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7.04.012
2017—04—18
孫菊秋(1984—),女,經濟師,主要從事水資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