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下半年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本科教學全部遷至大學城校區,開始全面實行工作室制,迄今已過13載。雖然時間不長,但卻仍然具有深厚的底蘊,始終秉承“折衷中西,融會古今,持續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嚴謹創新的治學態度,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學術氛圍。其中,第一工作室以“具象寫實”為框架,重視造型基礎的訓練,充分吸取歐洲文藝復興至19世紀的經典藝術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藝術傳統,強調對繪畫本質的研究,注重繪畫的形式和表現力,并在此基礎上強調以時代精神與現實主義為導向,追求繪畫的品格與崇高的精神,建立相應的創作機制。
在教學中,我們提倡寫生與創作并行的教學模式,主張“師法自然”但并不單純地模仿自然,這就需要加強對造型藝術基礎規律的研究。在寫生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在寫生中提高學生藝術語言的表現力,在寫生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時提升文化藝術修養,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主張對藝術史上不同時期的造型藝術所呈現出的不同風格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寫實繪畫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與可能性,培養出具有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藝術人才。

1郭潤文《天惶惶地惶惶》120cm×135cm布面油畫1996年

2郭潤文《出生地》120cm×205cm布面油畫2003年
在創作實踐中,我們強調以時代精神與現實主義為導向。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傳統的寫實繪畫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我們在對傳統藝術進行專注研究的同時,很容易忽視對當下社會生活、文化和當代藝術的關注。這樣一來在創作中往往容易陷入對經典藝術形式膚淺地轉用,使作品的個人語言與藝術內涵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也缺乏對當下社會的思考,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對繪畫熱情的減退。我們應該客觀地來看,當代藝術的一些新理念給寫實繪畫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此,就需要我們在研究傳統藝術的同時加強對新的藝術理念與思潮的研究,以及對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探究,深入生活,厚積薄發,在加強創作實踐的同時提升文化藝術修養,以達到對作品內在的精神性與外在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

3郭潤文《戰士》180cm×110cm布面油畫2010年
第一工作室目前的師資力量為:工作室主任郭潤文教授,指導老師有謝楚余副教授、安琦副教授、謝郴安老師。教師結構的配置也決定了第一工作室課題研究的方向,即重視傳統油畫語言當代性的表達。一直以來,第一工作室的教師在專業上積極探索具象寫實油畫語言的開拓與創新,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在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上不斷根據時代的要求進行改革,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利用自身在專業領域的優勢來感染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同時我們也邀請本專業領域的杰出專家來第一工作室進行講學,傳授油畫創作的經驗,開拓學生的視野。在學習傳統藝術的同時吸納新的藝術理念,為第一工作室的專業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郭潤文,1955年出生于廣東,籍貫浙江。1982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助教班?,F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第一工作室主任、造型學院院長,國家畫院油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油畫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
郭潤文一直致力于寫實繪畫的研究,他的作品很好地將歐洲傳統繪畫的技法與自身的藝術語言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極具個人風格的繪畫作品,人物、靜物、風景在他的筆下都被詮釋得十分精彩。在他的肖像作品中,多為現代人物形象,通過對人物的著裝與動作進行精心設計,使畫面充滿了莊嚴與肅穆感。郭潤文始終在傳統技法與個人風格之間保持協調,利用傳統寫實的技法手段與生命意義的徹悟相連通,形成了獨特的個人語言。在他早期的靜物畫中,他通過對畫面構圖的精心安排, 利用明暗、罩染、筆觸、肌理這些可見的因素營造畫面氛圍, 使畫面中呈現出某種象征、隱喻、神秘、虛幻化的意向,表達了一種能激發人們某種聯想的“創造性現實”,呈現出來的是藝術家內心深處對逝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相互交織的隱私空間。正是在這種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畫家收獲意味深遠的審美體驗與自我肯定。其代表作有《沉浮》《對白》《天惶惶·地惶惶》《椅子上的縫紉機》《落葉的春天》《出生地》《本命年》等。在近期,郭潤文在寫生作品中嘗試使用一些非傳統學院式的表現方式,意圖在畫面中尋求更多的自由,這也體現了郭潤文在藝術語言的探索中時刻保持著敏銳的直覺,這對于畫家來說無疑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郭潤文在教學中注重寫生與創作相結合,他認為寫生的意義早已不再局限于把視覺對象轉移到畫布上。放棄對對象的摹寫,強調以主觀的情感或意義來表現寫生對象,以藝術家內心的“場”來觀照真實的“場”。
謝楚余,198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力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
謝楚余一向以唯美女性人物創作及藝術材料應用研究馳名,他創作的人物形象都帶有某種程度的“理想化”,比真實的人物更接近于完美,可以看出畫家深諳東方藝術的審美理念,并能夠將之與西方古典繪畫融會貫通,創造出審美個性鮮明的繪畫作品。更為難得的是他同樣注重對人物的氣質、性格和心理情緒的表達,這些內容,在他的筆下通過帶有韻味的筆觸、色彩表現出來,所以在他的畫中,色彩鮮艷,用筆洗練、粗獷卻又不失造型的嚴謹,處理畫面顯得自信,絕不拖泥帶水,這也可以看出其具有扎實的造型功底。代表作有《和輯百越》《唐人街》《英雄團長劉放吾》《春音》《南國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旅人》《炫》《荔鄉女》等。
謝楚余對油畫材料技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在第一工作室開設了“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課程,這也成為第一工作室的特色課程之一。近期,謝楚余在油畫創作題材上開始對歷史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先后創作了大型群像《和輯百越》和《唐人街》等作品,積累了一定經驗,也為第一工作室的主題創作教學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上,謝楚余強調學生要有扎實的造型功底和豐富的色彩表現力,他認為藝術創作源于對生活的感動,生活在不斷地變化,創作也應當隨之改變。因此他提倡學生深入觀察和體驗生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郭潤文和謝楚余都特別注重現場教學示范在教學中的意義,因此,在他們的教學中始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實踐中進行教學,使學生受益良多,這也是第一工作室教學的一大特點。
安琦,2003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畢業后留校至今,于2014年被評為副教授。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留學基金委公派其至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做訪問學者。2014年8月開始攻讀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哲學系文化學、藝術學博士學位,于2017年順利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安琦特別重視外光風景的油畫創作,她創作了大量的風景油畫,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安琦在面對自然時的主觀意識在畫面中的表現。她認為,寫生過程中蘊含著創作。她的作品很好地詮釋了寫生與創作的關系。主要作品有《網》《飛》《疊巒》《圣·彼得堡的天空》《鐵線蓮》等,體現了畫家在面對自然時對生命存在所做出的深層次思考。
在教學上,安琦主張學生應該多進入到自然當中進行外光風景寫生創作。她認為,寫生比創作的難度更大。創作一般發生在室內,光線相對比較穩定,而室外寫生,則需要畫家在一直變化的光線下創作,這往往需要畫家具有高度歸納和概括對象的能力,寫生并不是對自然的描摹,寫生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一種心靈創作的過程。俄羅斯的留學經歷也成為安琦在教學上的優勢,她能夠在教學當中很好地將在國外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定期為本科生舉辦有針對性的學術講座,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素養。

4謝楚余《三春》200cm×130cm布面油畫2011年
謝郴安,1982年出生于湖南省桂陽縣。2006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二工作室。2015年獲得廣州美術學院碩士學位,隨后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
作為“80后”的年輕教師,謝郴安自畢業以來一直致力于寫實繪畫創作,對西方傳統寫實繪畫尤其是17世紀的荷蘭畫派十分青睞。他認為17世紀的荷蘭繪畫描繪日常生活的畫面是非常值得研究與學習的,在他的油畫創作中可以看出受到了荷蘭繪畫的影響。他吸收了荷蘭繪畫中室內畫的特點,以日常生活為創作靈感,在他的油畫創作中主要關注當下年輕群體的生活狀態,所畫對象多以畫家周圍的朋友為主,畫面多以人物群像組合的形式呈現,將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人和事物通過藝術家主觀意識的提取,將其融入虛構的室內場景之中,畫風樸實又不失精致。主要作品有《在無言中靜靜等待來自遠方的歌》《桌面游戲》《鏡中女孩》《理想之詩》等。在教學上,謝郴安強調寫實繪畫基礎的重要性,同時他還鼓勵學生關注和研究當代藝術,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之中尋求寫實繪畫的發展空間。

5謝楚余《渚》120cm×100cm布面油畫2012年
曾在第一工作室任教的老師還有區礎堅教授、何建成教授、雷小洲教授。這些優秀教師都為第一工作室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多年來,從第一工作室走出去的學生源源不斷,而第一工作室在校和畢業學生的作品中,也一直不乏佳作。
黃品川,2011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2016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并獲得文學碩士學位。油畫作品《盛勢——銘刻歷史的輝煌》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及第十二屆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張旭弘,2013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2017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并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作品《回到故鄉》于2012年入選“中國青年油畫展——最繪畫”,并參加全國巡回展。
王雪,2014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畢業創作《師說》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及第十二屆廣東省美術作品展、2014年千里之行全國重點美術院校優秀畢業作品展,并被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收藏。
盧玉花,2015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畢業創作《意》獲李自健優秀創作獎(一等獎),并被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收藏。
劉家雄,2016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畢業創作《相覷》獲得許欽松創新創作獎(二等獎)、李自健優秀創作獎(二等獎)、衣戀優秀畢業創作獎學金,并被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收藏。
第一工作室自成立以來,短短的十余年間,在優秀老師的帶領下取得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第一工作室的教師始終不改初衷,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在西方與東方之間,在堅守傳統的同時,在前進中不斷調整教學方式以適應新的形勢下不同的藝術思潮與文化理念,加強學術與專業素養,立足于當代,融會古今,持續創新。

6謝郴安《在無言中靜靜等待來自遠方的歌》100cm ×220cm布面油畫2009年

7黃品川《古玩》50cm×50cm布面油彩2014年

8張旭弘《回到故鄉》225cm×145cm布面油畫2012年

9王雪《師說》125cm ×200cm布面油畫2014年

10劉家雄《相覷》57cm×202cm布面油畫2016年

11王雪《女人體寫生》60cm×80cm布面油畫2016年

12盧玉花《意》120cm×80cm布面油畫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