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靜
胡氏貴州龍
文/周 靜

◎百龍全移板的貴州龍化石
據古生物學家測算,遠古生物死亡后能形成化石的幾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化石被發現的幾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采集到有價值的化石標本真是難上難,化石之珍稀程度可見一斑。
古生物化石收藏,在國外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我國古生物化石的收藏,主要局限于地質工作者群體,近年來也有不少古生物愛好者和觀賞石藏家加入其中,在收藏市場可見藏品流通。
貴州是全球三疊紀古生物化石寶庫。貴州三疊紀生物群,是中國震驚世界五大發現的生物群之一,是生物進化史上脊椎動物演化最為精彩的篇章。2011年1月1日《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正式實施,保護條例對古生物化石發掘、收藏、出境、法律責任的明確界定,促進了貴州等古生物化石產地的民間收藏熱持續升溫。2014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登記工作的通知》出臺,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及貴州省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收藏單位和個人收藏的古生物化石進行登記普查和鑒定,并給予收藏單位和民間收藏者頒發鑒定證書,視其為合法擁有。此舉加速了貴州古生物化石民間收藏事業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使那些古生物化石制假販假者以可乘之機,以假亂真的行為屢見不鮮。
為此,筆者采訪了貴州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胡氏貴州龍研究院院長胡曉波,胡曉波介紹了胡氏貴州龍化石的鑒賞與優劣真假識別的基本方法。
胡曉波說,興義的“貴州龍”,堪稱恐龍家族的“鼻祖”;興義生物群(原稱興義“貴州龍”動物群)中的主要成員——胡氏貴州龍,是貴州古生物王國的形象大使,是中國乃至亞洲發現的第一個海生爬行類動物化石。在中國已知的海相地層中,興義是惟一同時發現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與魚化石的產地,共生在同一層面,十分罕見。
胡氏貴州龍,謂其珍,因為它是龍類最小者;謂其稀,則是因為當今世界上只有個別地區才有產出。故胡氏貴州龍化石因其“珍”與“稀”,以及具有很高的科學性、觀賞性而成為觀賞石收藏者和古生物研究者、恐龍愛好者爭相獲取的寶貝。
2012年國家頒布了《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試行)》和《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首批)》,將胡氏貴州龍化石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喻美藝教授現場講解貴州龍鑒定方法(上)古生物化石挖掘現場(下)
中國三疊系海生爬行動物的研究始于1957年,以胡氏貴州龍研究成果為標志。
1957年,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和貴州省博物館的曹澤田,在貴州興義綠蔭村采集到一批小型爬行動物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楊鐘健教授鑒定,該化石屬于腫肋龍亞目腫肋龍科的一個新屬種,特命名為胡氏貴州龍(Keichousaurus hui young 1958),以紀念最初采集到這一化石的胡承志。并指出,“胡氏貴州龍的發現,代表原始鰭龍類在整個亞州的第一次發現”。
胡氏貴州龍個體較小,大多體長約23厘米,頭骨輪廓呈三角形,長度為頸的2/5,顳颥孔小(比鼻孔小),眼眶大,頭骨最寬處位于眼眶之傍。嘴小而尖,底部微呈收縮狀。牙齒細小、尖銳,為同一式。脊椎數目大約為:頸椎20、背椎20、薦椎3或4,尾椎37以上。脊椎的背棘低,頸肋發育好,背肋呈腫粗狀。薦椎末彼此骨連。頸長、肱骨和股骨長短大致相當,但后肢較細小。尺骨短而寬,脛骨和腓骨短粗。前肢趾數為3-4-4-4-3;后肢趾數為2-3-3-4-2。
胡氏貴州龍具有細長而彎曲的脖子以及尖利的牙齒,他們的四肢相當強壯,呈爪狀,仍然保留有陸生祖先類型的一些特征,可能像鯨或海豚那樣,卵在體內孵化,然后在水中產下小龍仔,稱為“卵胎生”。

◎搏斗中的兩條雄性胡氏貴州龍化石
目前大家所能看到的胡氏貴州龍實體化石,大體分為兩大類:1、在博物館、大學和科研院所所見到的化石。這類化石標本主要以化石原石和經過專家專業修理后的化石為主,其具有真實性、科學性、研究性和可靠性,可信度高,觀賞性強,化石最具收藏價值;2、在觀賞石、化石市場、展覽會或化石地攤所見到的化石。其大多數是經過民間工匠加工修理出來的化石,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藝都比較簡單,水平參差不齊,對化石的損傷、修補、真假優劣程度也不一,可分為優、良、中、差、假多種等級。
鑒別真假優劣胡氏貴州龍化石的方法有骨骼物理和化學鑒別法,這兩種方法專業權威,通常作仲裁使用,它需要專業人員、實驗室以及特殊的儀器設備和分析試劑等,方法繁瑣;X光檢測法多用于機場、海關,方法簡便快速,幾秒鐘即可識別,但設備投入大也不實用。這里著重談談比較簡單實用易記的經驗鑒別法。
首先是肉眼觀察化石是否被圍巖覆蓋,未經加工修理過的為原石,清晰可見其形的為珍品;其次,化石如果被圍巖覆蓋看不清,需要經過物理儀器、工具加工修理,或采用化學酸蝕處理和物理化學兩種方法結合加工處理后的各種化石,需要仔細觀察貴州龍化石骨骼頭尾四肢比例是否協調自然,龍骨與圍巖是否清晰可分,骨骼顏色和吸光性是否自然一致,符合條件為精品。由于各種原因使化石殘缺不完整,人為加工修補常用的方法有:局部添補填色、部分移板、全移板、刻板添色和模具鑄造等; 愛好者在購買前需要多看書學習、到興義胡氏貴州龍博物館、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多觀賞精美自然的化石和專家修理的化石實物標本、不恥下問、向行家請教,積累經驗,以防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

◎母子貴州龍雙龍化石

◎懷孕帶仔貴州龍板化石
(本文所用化石圖片均為貴州省胡氏貴州龍研究院提供)
責任編輯 陸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