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興 李雪琴
(1.固原市第二中學,寧夏 固原 756000;2.固原市回民中學,寧夏 固原 756000)
新課標高考數學卷第21題函數解答題的特點及解法探略
張 興1李雪琴2
(1.固原市第二中學,寧夏 固原 756000;2.固原市回民中學,寧夏 固原 756000)
新課標數學卷第21題均為函數綜合題.其內容涉及切線、單調極值、求參數范圍和證明不等式四大問題.突出考題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和數學化歸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考查都立足于對通性通法考查的基礎之上.本文主要探究解題中的通性通法.
單調性與極值; 參數; 不等式;解題策略
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其觀點和方法貫穿了高中數學的全過程.因此函數知識可以有效的承載中學數學核心素養,所以新課標高考試題無一例外,每年的壓軸題均為函數綜合題.在高考所有數學內容中對函數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對函數壓軸題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又有利于做好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筆者就近十年函數壓軸題統計表如下:

通過對表格的分析、歸類我們會得到以下幾點(1)考查內容涉及切線、單調極值、求參數范圍和證明不等式四大問題,基本上每年都是四選二.(2)文科以單調極值為主,切線、求參數次之,涉及不等式的比較少.理科以求參數范圍為主,單調極值、不等式問題次之,切線問題涉及比較少.(3)通過對比、分析,就會發現通性通法與靈活化歸是解題的主要策略.


又∵切點(1,b),∴斜率k=f′(1)=ae,
∴ 切線方程:y-b=ae(x-1).
又∵切線為y=e(x-1)+2,



例3 已知曲線方程為y=x2,求過B(3,5)點,且與曲線相切的直線方程.
解析 求得f′(x)=2x.設切點(a,b),
∴斜率k=f′(x)=2a,切線方程:y-b=2a(x-a).

評析 從數量上看,近十年文、理30套題中出現考查切線問題的共有13個,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查屬于中等層次,都在第一問.主要針對導數的幾何意義,涉及過函數表示曲線上某一點的切線,大多數與求參數值結合在一起.觀察上述三個小題就會發現其解答過程,代表著知識的形成過程,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其核心步驟為求導數、寫切點(有則寫,無則設)、求斜率、寫切線、有字母則需列方程和解方程.在這類題的各種解法中,或許有更加簡捷的方法,但這種步驟是最基礎、最具有普適性的方法.
練習:(2016文(20))已知函數f(x)=(x+1)lnx-a(x-1).當a=4時,求曲線y=f(x)在(1,f(1))處的切線方程.





x(-32,-1)-1(-1,-12)-12(-12,+∞)f′(x)+-+f(x)增減增



例5 (2015文21)已知函數f(x)=lnx+a(1-x).討論的f(x)單調性.
解析f(x)的定義域(0,+ ∞),


① 當a=0時,沒有拐點,f′(x)>0, ∴f(x)在定義域(0,+ ∞)上是單調增函數.


x(0,1a)1a(1a,+∞)f′(x)+-f(x)增減


∴f(x)在定義域(0,+ ∞)上是單調增函數.

評析 關于函數單調性、極值、最值問題,近十年文、理30套題中共出現了17個,幾乎全部都在第一問.其中不含有參數函數的單調性、極值、最值,共有12道題,含有參數函數的單調性、極值、最值共5道題.例4是不含有參數的單調極值問題,解答的基本步驟是求定義域、求導數、求拐點、列表、回答單調與極值的結果.例5是含有參數的單調極值問題,在求拐點時,需要根據參數的取值討論拐點個數,然后按拐點特征進行分類,其解答的基本步驟依然是域(定義域)、導(導數)、拐(拐點)、表(列表)、答(回答).這類題的第一個難點是何時討論參數?由于題目條件的不同,有的在求零點時討論參數個數;有的在列表時討論參數大小.第二個難點是如何討論參數的取值?簡單一點的根據參數本身的特征,比如分式的分母不為零等,復雜一點的需要根據題目的條件,參考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進行討論,關鍵是要做到不重不漏.
練習: (2016文1(21))已知函數f(x)=(x-2)ex+a(x-1)2.討論f(x)的單調性.
例6 (2010文(21))設函數f(x)=x(ex-1-ax)(Ⅰ)略.(Ⅱ)若當x≥0時f(x)≥0,求a的取值范圍.
解析 (Ⅱ)法一:圖象法.
當x≥0時f(x)≥0?x(ex-1-ax)≥0(其中x≥0)
?ex-1-ax≥0(其中x≥0)?ex≥1+ax(其中x≥0).
設y1=ex,y2=1+ax(其中x≥0),
則y1圖象在y2圖象的上方,兩個圖象都通過(0,1),只需y1在(0,1)處的切線y2圖象的上方.
又因為y1=ex在(0,1)處的切線方程是:y=x+1,
所以x+1≥1+ax恒成立,所以a≤1,即a的取值范圍是(-∞,1].
解析(1) (Ⅱ)法二:求參數討論參數,部分肯定部分否定法.
由題x≥0時f(x)≥0,即f(x)=x(ea-1-ax)≥0.
令g(x)=ex-1-ax,則g′(x)=ex-a.

∴a≤1適合題意.
當a>1,g′(x)=ex-a=0?x=lna.

x(0,lna)lna(lna,+∞)g′(x)—+g(x)減增


∴a>1不合題意,舍去.


解析 化為不等式恒成立求參數,用分離參數求最值法.


f′(x)=3x2-6ax-9a2=3(x-a)2-12a2,
它的圖象是關于直線x=a對稱的拋物線,


②若a>1,則|f′(a)|=12a2>12a.故當x∈[1,4a]時|f′(x)|≤12a不恒成立. 所以a>1不合題意舍去.

評析 函數解答題中求參數范圍問題,近十年文、理30套題中共出現了11個,全部都在第二問.這種類型題從條件上看大多為指數型函數的混合函數或復合函數,都是在給定未知數x取值范圍的條件下,在一個不等式中求參數的范圍.由上面3個小題可知,求參數的取值范圍問題有三種解法,第一圖象法如例6解法一,其基本步驟是分離函數式(一邊化為指數式另一邊化為代數式)、構建函數、作出函數圖象、根據圖象位置建立新的不等式、解不等式.第二討論參數法如例6解法二,其基本步驟是求函數定義域、求導數、求拐點、列表、利用單調性建立新的不等式、化簡不等式確定參數的范圍.第三分離參數法如例7,其基本步驟是利用公式a>f(x)?a>fmax(x),把不等式恒成立化為函數最值問題,利用函數單調性求最值、利用建立新的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參數.
綜上可知解答參數問題時首選分離參數法,能直接分離參數的直接分離參數如例6,不能直接分離的考慮能否分離含有參數的代數式如例7.其次考慮能否使用圖象法,關鍵在于能否分離代數式和指(對)數式,構造函數人出圖象如例6法一.最后考慮討論參數法如例6解法二,這種方法的難點之一是求拐點時需要討論參數,討論的標準要有時需要參考x的取值范圍;難點之二是根據參數的取值,否定一部分即參數取值不適合條件部分,肯定一部分是參數取值適合條件部分,從而確定參數值的范圍.
例8 (2013理(21))已知函數f(x)=ex-ln(x+m)(Ⅰ)設x=0是f(x)的極值點,求m,并討論f(x)的單調性;(Ⅱ)當m≤2時,證明f(x)>0.
解析(Ⅱ) 當m≤2時,x∈(-m,+∞),ln(x+m)≤ln(x+2),
∴ex-ln(x+m)≥ex-ln(x+2).
故只需證明當m=2時,f(x)>0,
即f(x)=ex-ln(x+2)>0.
由函數知定義域為(-2,+∞),

又f′(-1)<0,f′(0)>0,故f′(x)=0在(-2,+∞)有唯一實根x0.

x(-2,x0)x0(x0,+∞)f′(x)-+f(x)減極小值增

綜上,當m≤2時,f(x)>0.
評析 函數解答題中關于不等式(恒等式)的證明,近十年文、理30套題中共出現了10個,其中與零點有關的不等式四道題,證明函數不等式的有6道題,都是解答題的第二問.由上例題可知例8題的解答順序是求函數定義域、求導數、利用函數單調性列不等式、化簡不等式、即得要證明的不等式.例9題的解答順序是化簡函數、求函數定義域、求導數、利用函數單調性列不等式、化簡不等式、即得要證明的不等式.觀察就會發現解答這類題的核心步驟是:構造函數、求導數、列表、利用單調性極值或最值建立新的不等式、化簡或解不等式.
綜上我們就會發現函數解答題基本上都是兩大問題,其中第一小題主要是導數的幾何意義或者是導數的函數意義,突出對現代數學內容的考查,屬于中、低等層次要求.其中切線問題的基本解答步驟是:導(數)、(切)點、斜(率)、(切)線、列(方程)和解方程.單調極值問題的基本解答步驟是:(定義)域、導(數)、拐(點)、(列)表、(回)答.其中第二小題主要是求參數的范圍或者是證明不等式,就其內容在本質上而言屬于二元變量函數,求參數范圍是控制一個變量的范圍,去探究另外一個變量的范圍,通常選用分離參數、圖象法或討論參數法.證明不等式題大多數需要構造函數,使用導數的函數意義.這兩類題雖然題目內容有時差別很大,方法也大不相同,但解題的本質思想基本相同,其核心步驟是:構造新函數、求其定義域、求導數、求拐點(根據參數取值情況討論有無拐點)、列表、利用最值建立新的不等式、化簡或解不等式.
[1]唐學寧.例析函數選擇壓軸題的解題策略[J].中國數學研究,2017(5):23-24.
[2]劉紹學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選修2-2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
[責任編輯:楊惠民]
2017-05-01
張興(1967-),男,漢,中學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教育教學. 李雪琴(1979-),女,漢,固原回民中學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教育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9-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