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祥
(江蘇省射陽縣盤灣中學,江蘇 鹽城 224300)
探析金屬及其化合物考查形式
魏兆祥
(江蘇省射陽縣盤灣中學,江蘇 鹽城 224300)
金屬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學中的難點,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這部分知識點零碎且雜亂,給學生的復習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本文對高考中這部分知識的考查方式進行歸納整理,希望對學生的復習有所幫助.
金屬化合物;高考;歸納
金屬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的重點內(nèi)容,常見金屬單質(zhì)及化合物的性質(zhì)、應用、相互間的轉(zhuǎn)化都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本文結(jié)合高考真題,探究金屬及其化合物的考查形式和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常見的金屬如鈉、鎂、鋁、鐵、銅的性質(zhì),以及他們的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鹽的性質(zhì)是考查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要牢記他們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硬度、導電性以及其他物質(zhì)反應條件和反應時的現(xiàn)象.
例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e與S混合加熱生成FeS2
B.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大于Na2CO3
C.過量的銅與濃硝酸反應有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氣中加熱到一定溫度能轉(zhuǎn)化為紅磷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涉及的知識點多,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題目難度不大.要注意分析題中“過量”、“足量”等字眼表示的含義.
對實驗操作的評價是高考高頻考點,涉及離子檢驗、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化學反應的影響因素等.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實驗原理來判斷實驗操作是否正確或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例2 (2015江蘇)下列設計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制備Al(OH)3懸濁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過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純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過量飽和Na2CO3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并除去有機相的水
C.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檢驗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D.探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在相同條件下,向一支試管中加入2mL 5% 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2mL 5% H2O2和1mL FeCl3溶液,觀察并比較實驗現(xiàn)象
解析 加入過量NaOH,會生成偏鋁酸鈉,而不是氫氧化鋁懸濁液,A項錯誤.乙酸和碳酸鈉反應后,會與乙酸乙酯分層,振蕩靜置后分液,并去除有機相的水,可達到除雜的目的,B項正確.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若先加入新制氯水,則Fe2+被氧化成Fe3+,再加入KSCN溶液,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應當先滴加KSCN溶液,不變色,確定溶液中無Fe3+后,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變紅,說明原溶液有Fe2+,C項錯誤.要探究催化劑對實驗的影響,應當取除了催化劑不同外,其余條件均相同的兩組實驗進行對照,D項正確.正確選項為D.
點評 解決實驗方案與操作問題時,要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分析,弄清每一實驗步驟的目的,看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即使加入的試劑相同,加入的順序不同,得到的結(jié)果也不一樣,比如本題的C項.在解題時要多加注意.
對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zhuǎn)化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已知物質(zhì),考查物質(zhì)的反應過程和條件,一是已知反應條件,考查物質(zhì)的推斷.學生要熟練掌握不同條件下,常見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的關系.
例3 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它們之間具有如圖1所示轉(zhuǎn)化關系,下列關于物質(zhì)的推斷中,不正確的是( ).
圖1
A.若甲為焦炭,則丁可能是O2
B.若甲為SO2,則丁可能為氨水
C.若甲為Fe,則丁可能為鹽酸
D.若甲為NaOH溶液,則丁可能是CO2
解析 依次將各項代入,看能否實現(xiàn)圖中轉(zhuǎn)化關系.若甲為焦炭,丁為O2,則C與少量O2反應生成CO,CO與氧氣反應生成CO2,CO2與C在高溫下反應可以生成CO,滿足題目條件,A項正確.若甲為SO2,丁為氨水,則乙為NH4HSO3,丙為(NH4)2SO4,(NH4)2SO4與SO2反應可生成NH4HSO3,滿足條件,B項正確.若甲為Fe,丁為鹽酸,F(xiàn)e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2,而FeCl2不能再與鹽酸反應,不滿足條件,C項錯誤.若甲為NaOH溶液,丁是CO2,則乙為NaHCO3,丙為Na2CO3,Na2CO3與CO2反應生成NaHCO3,符合轉(zhuǎn)化關系,D項正確.因此正確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間的相互轉(zhuǎn)化,有一定難度.逐個選項代入驗證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解題時要多加思考,高中化學中滿足圖中轉(zhuǎn)化關系的物質(zhì)有很多,針對性地總結(jié)歸納這類物質(zhì)的反應及反應條件,對之后的解題有很大幫助.
從上面的解析過程可以看出,高考側(cè)重對知識整體性的考查,題目綜合性較強.學生在學習時要形成知識體系,系統(tǒng)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在解題時要充分調(diào)用、靈活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多加思考總結(jié),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會得心應手.
[1]劉國峰.金屬及其化合物常考題型及解題策略[J].高中數(shù)理化,2016(23).
[2]朱文友.探秘高考中的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J].高中數(shù)理化,2015(23).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7-05-01
魏兆祥(1981.03-),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主要從事化學教學與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9-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