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聰
金屬化薄膜電容器極殼間局部放電研究
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聰
局部放電是影響電容器絕緣性能的重要因素,長期使用過程中還會影響電容器的使用壽命,尤其是對電壓較高的軌道交通行業(yè)而言更為重要。本文對局部放電的原理和過程進行了研究,并找出改善局部放電水平的方法。
薄膜電容(Film Capacitor);局部放電(Partial Discharge);軌道交通(Rail Transit);帕申定律(Paschen Law)
局部放電(Partial Discharge,PD,簡稱局放)是在電場作用下,導體間絕緣僅部分區(qū)域被擊穿的電氣放電現(xiàn)象。局放產生的擊穿并沒有貫穿施加電壓的導體之間,放電的幅度通常較小,單次放電產生的能量微弱,因此局放并不會影響絕緣體短期內的絕緣強度。但系統(tǒng)內絕緣長期存在局放時,內部局部的缺陷會慢慢擴大,絕緣強度逐漸劣化,日積月累,最終可導致絕緣被擊穿。局放對器件而言是一種隱患。
圖 1和圖 2列舉了局放引起的絕緣不良。可以看出電容大部分的絕緣情況仍然良好,但局部區(qū)域的絕緣已經遭到破壞。尤其是圖1,其底部局部區(qū)域的絕緣材料已經碳化,除了引起設備運行問題外,還可能導致漏電,甚至是電擊等人身傷害。因此電容器的局放性能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圖1 局部放電引起絕緣材料局部碳化

圖2 局部放電引起側面絕緣下降
在高電壓、長壽命要求的場合,不僅僅要關注例行試驗時不能發(fā)生絕緣擊穿,也需要關注產品的局放性能。在目前薄膜電容器的各應用領域里,高壓輸配電和軌道交通行業(yè)對局放均有要求。我司與某軌道交通行業(yè)客戶合作進行電容國產化開發(fā),鑒于局放對薄膜電容器的影響,特對其展開研究。
局放可分為氣隙放電、沿面放電、電暈放電、電樹枝放電等類型。其中對金屬化膜電容器的極殼間局放性能有影響的是氣隙放電。因此以下僅對氣隙放電進行討論。

圖3 局部放電類型
圖4所示是典型的含有氣隙的介質剖面圖,在分析時可以將其等效為圖 5三電容模型。利用這兩個模型可以對局放過程進行分析。

圖4 含有氣隙的介質剖面圖

圖5 三電容模型
其中:Cg是氣隙的等效電容,Cb是與Cg串聯(lián)的介質等效電容,Cm是其余其它部分的等效電容。
設電極間施加交流電壓值為u,計算Cg上的電壓ug為:

設氣隙g的擊穿電壓為Ug。氣隙上電壓ug隨著外部施加電壓u而升高,當ug達到Ug時(此時電壓u的數(shù)值記為Us),氣隙Cg發(fā)生放電。ug的數(shù)值從Ug瞬間下降到Ur,放電熄滅。稱Ur為殘余電壓。
放電火花一經熄滅,ug再次上升。此時外加電壓u仍在上升,ug也跟著上升。當ug再次達到Ug時,氣隙Cg再次發(fā)生放電,電壓再次下降到Ur,放電再次熄滅。
對應的電壓電流波形圖請見圖6。

圖6 局部放電時氣隙中電壓電流波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旦系統(tǒng)存在著條件使得氣隙上電壓ug達到擊穿電壓Ug,那么局放就會反復出現(xiàn)。
局放有多種測量方法,分為電測量和非電測量。電測量有脈沖電流法、超高頻檢測法,非電測量有光檢測法、超聲波檢測法等等。國標《GB/T 7354-2003 局部放電測量》推薦使用脈沖電流法。
從圖6可以看出,局放形成的瞬間,Cg上對應產生一個脈沖電流。仍沿用三電容模型對其進行分析。
當Cg放電時,總放電電容Cg’為:

Cg上的電壓變化為(Ug-Ur),因此一次脈沖放電放出的電荷為:


圖7 放電時的三電容模型
在進行實際操作時,公式(3)中各變量的數(shù)值都是無法直接測量的,為了得到能夠反應局部放電水平的數(shù)值,需要找到能夠直接測量的量。
外部施加電壓u同時也作用于Cm上,當Cg上的電壓ug變化(Ug-Ur)時,外部施加電壓的變化量△U為:

將式(3)代入式(4),可得:

與△U對應的電荷變化量為:

將式(5)代入式(6),即得:

△qr稱為真實放電量,由式(3)可知真實放電量是無法直接測量得到的。
△q稱為視在放電量,由公式(6)進一步得到:

式(8)中的CX即為絕緣體的總電容量,由于△U和CX都可以測量得出,故此△q也可以測量得出。又由式(7)可知,視在放電量△q的數(shù)值比真實放電量△qr的值要來得小。
視在放電量△q是局部放電試驗中的重要參數(shù),其單位為pC,其中C是電量的單位庫侖,1pC=1×10-12C。
另有兩個重要參數(shù)為放電起始電壓和放電熄滅電壓。放電起始電壓是指外加電壓逐漸升高,能觀測到重復局放的最低電壓;放電熄滅電壓是指外加電壓逐漸降低到觀察不到重復局放的電壓。
采用圖 8電路對局部放電進行測量。

圖8 局部放電測量電路

圖9 局部放電測試儀
客戶需求共2個吸收電容。吸收電容又稱緩沖電容,用以吸收掉由母排雜散電感等引起的尖峰電壓,起到保護如IGBT等開關器件的作用。吸收電容在系統(tǒng)運行時存在較高的峰值電壓。
其中一個電容額定電壓為2500Vdc,容量為2×0.2μF,實際運行電壓峰值為1900Vdc。另一個電容額定電壓為2500Vdc,容量為2×0.02μF,實際運行電壓峰值為2200Vdc。
第一次試制樣品,對電容進行極殼間局部放電測試,得到數(shù)值如下:

表1 第一次試制樣品極殼間局部放電數(shù)值
測試數(shù)值與實際使用電壓比較接近,但仍不夠理想。為了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對電容的局放性能進行了優(yōu)化。
如前面分析,局放產生的原因是絕緣體局部區(qū)域電場強度達到擊穿場強,因此改善局放的思路首先放在擊穿場強上。
帕申定律(Paschen Law)指出,均勻電場中氣體擊穿電壓是UB是氣壓P和氣隙距離d的乘積的函數(shù),即:

其曲線如圖 10所示。

圖10 帕申曲線(Paschen Curve)
從曲線可以看出,擊穿電壓存在著一個最小值。以擊穿電壓最小值為界,無論P·d是增大還是減小,都可以提高擊穿電壓。
結合電容器的生產制作工藝,增加P·d是不切實際的。在電容器制造流程中有一道灌封工序,若增大氣壓P,則會造成灌封料內的氣隙無法順利排出,成品電容會存在較多氣隙,氣隙間隙d也會增大。這樣雖然P·d的數(shù)值增大了,但氣隙數(shù)量增加會影響電容器對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防護能力;且如上分析氣隙更容易被擊穿,增加了整個電容發(fā)生局放的風險,得不償失。
而如果減小氣壓P,則灌封時氣隙可以較充分地被排出,氣隙數(shù)量少,氣隙間隙d的值也小,P·d值減小,擊穿電壓也隨之上升。實際工藝操作過程采用真空灌封。
上述改善思路是通過改變P·d值來增大擊穿電壓,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降低氣隙上的電壓。由式(1)可知,ug的數(shù)值與Cg和Cb有關,Cg難以直接控制,但改變Cb的值,也可以起到改變ug的效果。
電容器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是相對介電常數(shù),k是靜電力常量,S是兩極相對面積,d是兩極間距離。和k是常數(shù),在氣隙形狀確定的情況下S也基本確定,但可以通過改變d來改變容量。若d減小,則C增大;反之若d增大,則C減小。

表2 第二次試制樣品極殼間局部放電數(shù)值
結合式(1)和式(10),可知等效電容Cb的值減小,將有助于改變氣隙的分壓,使得ug減小;而減小Cb的方法則是增大兩極間的距離。從電容器內部結構的角度考慮,盡可能地增大絕緣部分的厚度,就能減小氣隙分壓,從而起到改善局放的效果。
此外,電容器的灌封層和外殼屬于不同的材料,在兩者結合處較容易產生氣隙。若能增強二者的結合程度,則可減少氣隙,同樣能起到改善局放的效果。常見的方法有對外殼內壁進行處理、調整灌封料成分等。
如上分析分別從提高擊穿電壓、降低氣隙分壓、減少氣隙生成這三個方面來改善局放。按照如上所述思路,進行第二次樣品試制。再次對電容進行局部放電測試,得到數(shù)值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第二次試制樣品的局放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說明改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從客戶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fā),針對局部放電這一影響長期使用壽命的隱患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局部放電的原理和模型,找到了提高擊穿電壓、降低氣隙分壓、減少氣隙生成等幾種改善局部放電性能的思路。利用理論指導電容器的設計和工藝改進。改進后的電容樣品局部放電性能良好,得到客戶的認可,也為軌道交通行業(yè)電容進一步國產化打下基礎。
[1]孫目珍.電介質物理基礎.[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 148-161.
[2]GB/T 7354-2003.局部放電測量[S].
[3]GB/T 25121-2010.軌道交通機車車輛設備電力電子電容器[S].
[4]李軍浩,韓旭濤等.電氣設備局部放電檢測技術述評[J].高電壓技術,2015,41(8):2583-2601.
黃俊聰(1983—),男,福建漳州人,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工程師,研究方向:薄膜電容器市場運用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