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董銘

作為華人(以及亞裔)聚居的街區,“唐人街”因其封閉的社會結構、統一的建筑風格、對外國人而言神秘的異域文化和風俗習慣,經常作為特定背景出現在外國影視作品中。正在韓國熱映的電影《青年警察》,將中國朝鮮族人聚居的首爾市大林洞描述為“連警察都不敢碰的黑幫聚集點”,引發在韓朝鮮族團體的強烈抗議。
在韓朝鮮族團體抗議新片
由韓國兩大當紅青年男星樸敘俊、姜河那聯袂主演的《青年警察》,講述兩個在警察大學就讀的學生偶然目擊綁架事件后,順藤摸瓜開展偵破工作,并查出一個驚人犯罪集團的故事。而這個犯罪集團大部分成員就是中國朝鮮族人,他們專門綁架離家出走的十幾歲少女,并將她們的卵巢切除后拿去販賣。片中還有這樣的臺詞:“在這生活的都是中國朝鮮族,沒有護照的中國人也很多。晚上經常發生亂刀砍人事件,所以連警察也不愿來這里,建議晚上盡量不要出門……”該片自8月9日上映后,引發在韓朝鮮族同胞集體抗議。8月底,由30多個在韓朝鮮族團體組成的聯合組織向法院提交訴狀,要求片方停止上映《青年警察》。9月1日,“在韓同胞總聯合會”“中國同胞眾志成城協會”等43家在韓朝鮮族團體聚集一處,商討接下來的對策。
在韓國電影中,中國朝鮮族人群往往被描述為“只要給錢什么事都做,甚至是殺人放火買賣人體器官”的形象,他們的聚居地、位于首爾大林洞的“唐人街”常也被描述為是犯罪事件頻發的黑暗地帶,在2010年上映的《黃?!贰?013年的《新世界》以及今年的《惡女》和《青年警察》中,都有類似情節。韓國《中央日報》稱,看過這些電影的觀眾都會對片中出現的中國朝鮮族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是一群冷漠無情、殺人不眨眼的窮兇極惡之徒”。這些電影上映后,不少韓國人都表示“不敢去唐人街,太可怕了”。
韓網民認為以偏概全
在韓國,除了首爾大林洞,仁川也有一個華人聚居的“唐人街”。2015年由韓國著名影星金惠秀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故事背景,便是仁川“唐人街”。該片中,唐人街被描述為開展各種人體器官非法切除手術及交易的窩點。韓國《京鄉新聞》評論稱,在電影中抹黑唐人街或中國朝鮮族人,這種帶著偏見的大眾文化作品,不僅不利于韓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還恐讓韓國人產生抵觸外國人情緒,進而引發各種社會矛盾。
對于韓國電影經?!澳ê凇碧迫私?,韓國網民也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認為“電影制片方解釋稱,電影只是電影,不要那么較真。但幾乎所有電影都抹黑唐人街和朝鮮族,就有問題了”“在唐人街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是好居民,請不要誤導觀眾、以偏概全”。也有一些韓國人認為,“很多好萊塢電影中的唐人街,也被描繪成為犯罪率高的危險地帶,但沒有人認為在美華人都是犯罪分子”。
歐美拍成“罪惡街區”
最早涉及唐人街的好萊塢作品,可以追溯至1929年的《唐人街之夜》和1934年的《石灰屋藍調》。不過提到唐人街電影,很多影迷最先想到的是波蘭名導羅曼·波蘭斯基的那部《唐人街》。這部1974年的影片其實并沒有明確的華人犯罪情節,但“唐人街”名頭一出就讓觀眾隨著主人公感受到其中的神秘、罪惡和難以預料的陰謀,在近年來的《尖峰時刻》《致命武器》《匪幫傳奇》乃至漫畫改編的《蝙蝠俠》系列中,都能見到唐人街的“罪惡街區”。
另一位拍攝過唐人街題材的大導演是奧利弗·斯通,他在《龍年》(1985年)中完整構建出一個紐約唐人街的“暗黑世界”:退休白人警官孤身與唐人街黑幫搏斗,其中的華人角色大多是兇神惡煞的打手、惡棍、賭徒、妓女、皮條客,為數不多的正面形象如華人女記者最后還是投入白人男主角的懷抱。該片因對唐人街的負面描繪受到在美華人譴責,但同類好萊塢電影至今仍沿用此套路,只有成龍自己拍攝的《紅番區》等為數不多的影片給予正名。
相比美國唐人街,法國巴黎華人聚集的十三區則呈現多元化的“祥和風貌”——在喜劇片《唐吉》里的漢語教師搬到十三區生活后,滿眼的漢字和普通話讓他如魚得水。▲
環球時報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