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
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力軍,是課程改革的主要承載者,而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最有生機和活力的群體,青年骨干教師的成長快慢關系到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為了更好地構建區域科學教師的發展平臺,浙江省麗水市通過骨干教師系列培養計劃的實施,以點帶面地推動區域科學師資隊伍建設。
一、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探索
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研修活動的總目標是:從提升骨干教師素養出發,著眼于促進專業化發展,提高運用先進教育理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造就一支在市域起領頭作用、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初中科學骨干教師隊伍。
1.方案精致化
2011年年底,浙江省麗水市開展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問卷調查,在此基礎上,又召開了科學教師代表座談會,與多位科學教師進行個別交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科學教師的發展需求。依據《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結合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專業培養規劃,2012年2月,浙江省麗水市制定了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方案(包括指導思想、項目名稱、研修目標、研修時間、研修對象、研修內容和形式、研修活動安排、作業與考核和研修預算九個方面)。
麗水市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對象依據培養研修方案制定個人兩年研修發展規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發展需求,確定在教育教學理論、課堂執教能力、實驗研究能力、試題研究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五個模塊中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并根據考核要求對兩年內要完成的作業做出具體的計劃和安排。
2.任務分段化
為改變常規培訓“事先不知教研任務、會場方知活動安排、研討時段被動接受、活動結束任務完成”效率低下的現狀,我們對研修任務進行了分段布置并提出完成任務的具體要求(見表1),著力提高研修效率。
3.方式多樣化
浙江省麗水市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主要研修方式為:以成員自主學習、在崗鉆研為主,全體成員集中交流研討為輔的組織方式;立足市域內科學教研力量為主、結合請進來或走出去利用市外研修專家為輔的研修方式。每次活動安排一位市外科學專家進行專題指導、2~3位市內科學名師開展跟進式指導、2~3位培養對象做主題發言或開設研討課;實行成員單獨組班研修為主、融入省市級教研活動以及與縣級工作室合作研修為輔的方式。每年獨立研修活動3次,參與省市級教研活動2~3次(培養對象有具體研修任務);積極開展“借智”教研活動,每期安排一次3~5天的省內外學習考察活動,達到開闊學員視野、增進與外界交流的
目的。
4.內容模塊化
由于制約初中科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因素很多,我們選擇了對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影響較大的教育教學理論、課堂執教能力、實驗研究能力、試題研究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五個模塊,每個模塊又根據研修目標劃分為由低級到高級的三個發展層次,再逐一展開研修實踐,并依次擬定了每個層次應達成的目標(見
表2)。
二、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效果
三期初中科學骨干教師培養研修實踐活動共有120位教師參加,組織參與者開展研修活動30次,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可供借鑒的初中科學骨干教師的成長培訓模式,同時也遇到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1.骨干教師培養的成效
促進了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清晰的研修目標為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發展動力和行動指南,培養方案的確定、個人規劃的制定讓研修成員既懂得研修機會的珍貴,更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思考研修期間應該達成的目標、教學生涯可持續發展應夯實的基礎,增強了研修成員做好研修工作的自覺性。
激發了骨干教師的參與熱情。研修任務分段化實施使得工作室研修活動既緩解了與學校教學時間的矛盾,又使得研修任務能夠向活動前和活動后兩個方向延伸,既能讓研修成員提前進入研修狀態、又能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體會和內化研修期間的所見、所聞及所得,使得集中研修的效率更高。
提高了骨干教師的執教能力。模塊化分層次的研修內容安排使得研修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教材解讀是執教能力提高的前提條件。重點、難點的分冊收集整理和專項研修、領會編者意圖的沙龍活動,提高了參與者的教材把握能力;導課、小結等專項教學技能的研討,促進了參與者教學行為由低效走向高效;優秀課例研究、案例教學研究及運用“課堂觀察技術”診斷教學問題等引導教師從粗放走向精細,起到引領骨干教師向著形成有自己風格特色的教學行為藝術化方向邁進。
提升了骨干教師的科研能力??蒲心芰κ墙處熃逃虒W理論水平的重要標志。當前,主要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題研討加深了參與者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運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際問題解決如“案例教學理論與案例分析”“探究教學誤區與改進策略”等研討活動,促進了參與者自覺運用教育教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研究能力的提高,針對課堂教學中無效行為和低效行為、上課中的隨意性等主題研討活動,有效促進了參與者在實際問題解決中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的自覺性,提高了努力將理性認識上升為教育教學理論的創新能力。整理歸納學生錯題專項研討、科學命題藝術研究、試題評價能力培訓等活動,有效促進了教師對科學試題的感悟能力、編制水平和鑒賞能力的提高??茖W實驗技能專項培訓、科學實驗過程管理研討、科學實驗改進與創新專題研討等研修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參與者實驗技能的規范、實驗過程管理的優化和對實驗思想的領悟能力的提高。積少成多式的課堂引課、教學生成等小專題沙龍式研討,“借智”式利用省內外專家的針對性指導,開展科學思維和方法、哲學基本原理在科學中的運用等研修活動,使得參與者有效地拓寬了教育科研視野、提高了教育科研成效、提升了教育科研品位,大大提升了他們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形成了一套可供復制的骨干教師培養方案。隨著課程改革發展的深入實施,骨干教師培養研修目標需要及時充實和完善。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好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也是教書育人的必然要求,還是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要求。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往往可以從“師生關系”上找到原因。因此,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骨干教師研修活動中增加了“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一專題,受到了學員的熱烈歡迎,通過該專題的研討,參與者回到課堂,覺得與學生相處變得更加順暢,師生有效配合增多。為貫徹省教育廳《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引導教師開展“拓展性課程”研究,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骨干教師研修活動中增加了“如何建設拓展性課程”專題研究,為參與者在開發“拓展性課程”中獲得先發優勢。
2.骨干教師培養的反思
無論是骨干教師研修目標定位、研修時間安排、研修人員確定還是研修后續跟蹤等問題,都有許多值得探討的東西,現分析如下。
骨干教師研修目標定位問題。研修目標隨著研修人員的變化而變化,對于同一期的研修學員,也應該區別不同情況,確定各有側重的研修目標,每位學員在教育教學理論素養、課堂執教能力、實驗研究能力、試題研究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5個模塊中選擇兩個模塊作為重點,其他3個模塊作為一般性研究,形成有個人特色的、可以達成的個人研修規劃。
骨干教師研修時間安排問題。由于這些科學教師在學校都是擔任繁重的教學任務,有的甚至還是學校管理層成員,外出參加研修活動極易與學校的教學工作發生沖突,研修活動需要占用周六或周日的一些時間,這樣才能協調好學校教學和學員研修的關系,讓學員安心完成研修任務。
骨干教師研修活動跟蹤問題。一期的研修活動時間是有限的,但在研修活動中建立的良好人際關系和專業素養發展是不會終止的,應該定期對“骨干教師”成員的后續專業發展進行回訪和跟蹤調查,以促進“骨干教師”成員的持續進步和研修活動的深入開展,推進初中科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