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蘭嶼肉桂為樟科樟屬常綠喬木,別名紅頭嶼肉桂、紅頭山肉桂、芳蘭山肉桂、臺灣肉桂、平安樹等,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喜光又耐陰,喜暖熱、無霜雪、多霧高溫之地,不耐干旱、積水、嚴寒和空氣干燥。蘭嶼肉桂既是優美的盆栽觀葉植物,又是非常漂亮的園景樹,市場需求量很大,具有廣闊的前景。蘭嶼肉桂除了具有葉色亮綠、株型美觀、耐陰、易管理的優點外,全株還獨具清新香氣,極適合在住宅、酒店等場所擺放。根據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的調查研究,蘭嶼肉桂極適合廣東特別是珠海濱海地區種植。
一、種子處理
1.采集與處理
選擇樹齡15年以上,生長旺盛、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當果實呈紫黑色時即可分批采集,采種時間為9—10月。果實收集后,洗去果皮果肉,漂去空癟的種粒,把沉在底層的飽滿種子取出,攤放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將晾干的種子按照《林業種子檢驗規程》進行檢驗。
2.種子儲藏
不能及時進行播種時,需將種子進行濕沙儲藏。將種子與干凈的河沙混合,混合后放在干凈陰涼處。沙的濕度以手捏成團、手松能松散為宜,沙量為種子容積的2~3倍,儲藏時間不超過180天。
二、育苗
1.播種時間
播種育苗,隨采隨播,秋播宜在9月下旬至10月。
2.育苗
苗床播種:選擇交通方便、背風向陽、排灌良好、地勢平坦、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塊作苗圃地。土壤pH值為5.0~7.0,地下水位最高不超過1米。苗圃地施腐熟土雜肥1000公斤,在播種前15天,每畝施熟石灰15公斤和90%晶體敵百蟲2公斤,翻耕碎土。筑苗床,寬1米、高20~30厘米、長不超過20米,苗床間留30厘米寬的工作通道。
未經沙藏的種子,播種前用0.3%的福爾馬林溶液浸種30分鐘,然后倒出多余的藥液,密封種子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種子,隨即用清水浸種24小時。播種前將苗床淋透水,開溝點播。經沙藏后種粒裂口露白的種子直接播種,行距20~25厘米、株距5~7厘米,覆土厚度1.5~2.0厘米,播種后淋透水,加蓋稻草保濕。
播種后管理:以噴霧方式澆水,保持苗床濕潤。播種20~30天后,種子發芽,種粒出土1/3后,于傍晚或陰天分2~3次揭去覆草,隨后搭設遮光率為70%的遮陽網。當幼苗出真葉后,施一次0.2%的三元復合肥溶液。
幼苗移植:營養土為30%泥炭土、30%黃心土、30%椰糠和10%的腐熟土雜肥混合而成,pH值為5.0~7.0,偏酸用生石灰或草木灰調節,偏堿則用硫黃粉、硫酸亞鐵或硫酸鋁調節,堆漚10~15天后裝入規格為(7~10)厘米×(12~16)厘米的營養杯備用,移苗前將苗床淋透水。
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于早、晚或陰雨天,分批選擇壯苗移栽。起苗時,要保持根系完整,每杯移植1株,移植深度略高于根頸(澆水壓實基質后,根頸與基質面齊平)。移植后及時淋足定根水,遮陰50%以上。營養杯按1米寬整齊緊密排列,行間留30厘米寬工作道。
水肥管理:移植后7天內葉面噴水,早晚各一次,保持基質濕潤。后期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進行澆水。移植14天后噴施一次0.2%的復合肥溶液。以后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逐漸加大濃度至1.0%。
三、定植
1.定植前準備
定植時間為大寒至清明期間。選用規格為(28~35)厘米×(28~35)厘米的硬質或軟質塑料容器,軟質塑料容器壁有3排排水孔。基質為50%圃地土、30%泥炭土和20%腐熟堆肥,pH值5.5~7.5。堆漚10~15天后備用。
定植地塊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灌溉便利、排水良好的地塊,忌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及風口地塊。清除草根和石塊,起壟寬1.6~2.0米,壟溝深60~80厘米,壟溝底寬60厘米。壟溝底水平,四周開排水溝。
2.定植
裝填基質之前先將基質濕潤,以手捏成團、攤開即散為度,將基質裝實,裝至距容器口10厘米。選擇生長健壯、株形整齊、無病蟲害的幼苗,將幼苗小心脫去營養杯,保持土球完整,移入容器中央,補加基質壓實,基質距容器口1厘米。
定植床底先墊入少許園土,整平。硬質塑料容器直接擺放于定植床,株、行距均為0.8~1.0米。軟質塑料容器放置于定植床內預先挖好的土坑中,土坑應略大于容器,填土充分壓實,保持容器平衡。移植后要及時澆透水。
3.管理
追肥:以薄肥多施為原則,移植14天后施一次0.5%的三元復合肥溶液,之后濃度逐漸加大至1.0%。溫度為15~25℃時,每隔30天追一次肥;溫度為26~35℃時,每隔15天追一次肥。11月下旬控制施肥,每隔5天噴施一次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連噴3次。
排灌:移植7天內,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保持基質濕潤。之后澆水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夏季高溫,每天早或晚澆一次透水,上午和下午各噴霧一次,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11月下旬開始控制澆水。
整形修剪:修剪要求主干高25~35厘米,主枝3~5個,副主枝3個以上,均勻分布。樹冠呈自然橢圓形,株型整齊、豐滿。每年修剪1~2次,春梢萌芽前10~15天,對無分枝的單干苗,在距地面約40厘米處剪頂,選留健壯、分枝角度及位置適合的3~5個春梢作為主枝,夏梢抽出后,每條春梢留2~3條夏梢作為副主枝,其余剪除。修剪以輕剪為主,同時剪除弱枝、過密枝和病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