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其他季節(jié)來說,在夏季,痛風發(fā)作更易誘發(fā)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所以在飲食方面多加注意尤顯重要。
1.食物嘌呤攝入要控制。控制食物嘌呤的攝入是痛風患者飲食禁忌中的關鍵,幾乎所有食物都含嘌呤,正常人每天從膳食中攝取的嘌呤為600~1000毫克。痛風病人應嚴格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攝入,少吃含嘌呤高的海鮮以及動物內臟。
2.蛋白質攝入應適量。痛風病人的蛋白質供給量應與正常人一樣或稍低,一般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0.8~1.0克蛋白質即可。通常以牛奶、干酪、雞蛋、谷類和蔬菜等作為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緩解期的病人也可選用少量肉、魚或禽類食物。
3.脂肪攝入量應限制。膳食中當脂肪含量過高時,其代謝產物會影響尿酸的正常排泄,所以脂肪攝入量應偏低,一般控制在每天50克左右為宜。除要注意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外,還要注意烹調用油應選擇大豆油、菜籽油、亞麻籽油等植物油。
4.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適當放寬。在控制總熱量不增加的原則下,碳水化合物的供給比例可略加大。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可防止脂肪組織過度分解而產生酮體,碳水化合物還有促進血尿酸排出的作用。
5.維生素供給要充足。B族維生素充足有利于物質代謝,維生素C對提高機體應激能力和改善器官機能均有幫助,其主要食物來源為粗糧、蔬菜和水果。
6.大量飲水很重要。大量飲水可以保證足夠的尿量排泄,從而排出大量尿酸。在無明顯腎功能異常的情況下,應保證每天飲水在2000毫升左右,但睡前半小時建議少喝水。
7.大量飲酒不可取。雖然少量飲酒不一定會引起痛風急性發(fā)作,但大量飲酒會造成體內乳酸堆積,乳酸也與酮體一樣,可競爭性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痛風病人不應飲酒。
(湖北 張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