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不斷推進,“大數據”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行各業中。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逐步被電子數據審計方法取代,審計工作面臨著全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本文研究了大數據時代對審計風險的影響,并相應列舉出了幾條防范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審計風險;對策
一、研究背景
伴隨著信息與網絡通信技術革命的迅速開展,企業的各業務環節已經難以脫離開計算機的使用。面對復雜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企業會更加廣泛地運用自動化數據處理系統(ADP system)來協助完成。這為審計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導與理念創新的契機,同時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和困擾。對于當前大數據環境對審計風險的影響,運用大數據技術減少審計誤差、構造審計模型、規范審計報告、改進審計制度以及加強審計監控工作,進而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工作質量,實乃當務之急。
二、大數據時代對審計風險的影響
(一)制度風險增加
在國外,為適應大數據審計背景的要求,發達國家政府、國際協會和部分民間組織逐漸著手制定和施行大數據審計規范。以美國為例,2004年,美國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公布了五條新的信息系統審計指南;2010年,該組織繼續推出了云計算管理審計和保證程序,具體規定了審計工作中使用的工具、模板和程序,明確了審計工作中遵循的標準以及應重點關注的事項,保證相關數據記錄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反觀國內,在大數據環境的影響下,國家審計機關針對審計工作所頒布的法律法規和制定的相關審計準則尚不完善。比如:《內部審計準則第28號——信息系統審計》側重于審計工作通用原則的規定,缺乏實施環節的具體指導,對于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工作沒有很高的借鑒價值;《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商業企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指引》等制度也缺乏具體的審計依據和操作規范。在法律制度和審計規范不完善的局面下,大數據環境下審計工作中的“審計對象”、“審計方法”等問題亟待解決,制度風險是難以避免的。
(二)固有風險加大
大數據環境下,審計工作中的數據報送風險加大,云端存儲的審計模式應運而生。云端計算在給審計工作帶來便捷的同時,審計人員對審計數據的管理與調控力度也會被相應地減弱,任何管理方面的失誤都可能會導致審計數據的對外泄漏。此外,在某些不可預見的因素下,數據傳達者并不能完全控制數據的完整性與安全性,進而導致大量的審計數據很難達到大數據系統頂端的目標,財務風險和數據風險隨之增大,最終使審計的固有風險增加。
(三)檢查風險加大
“大量、高速、多樣、價值”是大數據的四大特點,采集、整理、存儲及綜合分析被審計單位的數據,是審計工作中的巨大挑戰。此外,大數據環境下開展計算機審計,審計工作人員越來越依賴審計軟件,一旦審計軟件存在缺陷,檢查風險就很可能會加大。此外,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匱乏,也會影響和制約審計工作的開展。
三、大數據時代下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完善業務規范和審計準則,盡快適應大數據環境
大數據環境下,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業務更加多樣化。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深入,相關部門應加緊制定有關政策法規,同時也應將對數字認證機構的合法資質和管理問題上升到法律法規層次,予以規范運作。信息化審計準則的出臺也迫在眉睫,應該有針對性地構建相關審計工作的標準和規范,指導信息化環境下的具體審計方法、經驗、流程、思路等,為審計工作適應時代要求、跟進信息化過程提供依據和方向。
(二)完善審計模型,應對審計對象的復雜性與廣泛性
目前,我國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審計對象的復雜性與廣泛性的特點日趨明顯。應當根據審計對象的具體情況,不斷完善審計模型:(1)建立新型的、更加實用的審計模型。可以通過大數據網絡平臺了解審計模型新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尋找專業技術人員設計專屬的審計模型。(2)建立審計風險模型。利用數據技術建立的審計風險模型,進一步降低審計風險為目標,可以引導審計會計師合理規避審計風險的產生,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
(三)采用云平臺監控網絡,做好全面的審計監控工作
大數據管理技術是網絡云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者對審計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其監控重點在于審計過程與制度執行中的風險管理。在審計過程監控中,管理者可以通過云網絡平臺對會計師審計過程進行遠程監督,對審計過程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降低過程失誤造成審計風險的出現。在制度監控中,管理者可以通過網絡系統對于審計人員違反管理制度的行為,及時進行預警報告并作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四)高度重視數據安全,不斷完善審計軟件
數據的安全關乎國家社會經濟的穩定,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在設計與完善審計軟件時,盡量避免軟件本身、人為非法篡改或竊取造成的錯誤,這既要求審計軟件具有強大的數據采集、分析、轉換等功能,還需要審計軟件具有反入侵、反病毒等功能,從而進一步降低審計軟件系統被破壞、被竊取的風險,提高審計效率。
(五)提升審計隊伍信息化水平,培養專業數據分析團隊
審計是一個依賴數據而生、用數據說話的行業。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要向更高層次發展,一支專業的數據分析團隊是必不可少的。面對當前我國審計隊伍信息化建設的現狀,應當有序地開展多層次的計算機審計培訓,爭取在短期內培養出一批既懂審計業務、又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審計人才。通過整合區域內審計資源,建立數據分析專家團隊,定期探討交流審計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有效防范和控制大數據環境下的各類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魯清仿,魏欣媛.大數據對審計風險準則影響探究[J].財會通訊,2015(7)
[2]龍子午,王云鵬.大數據時代對CPA審計風險與審計質量的影響探究[J].會計之友,2016(8)
[3]牛艷芳,薛巖,孟祥雨.云計算環境下的審計業務模式變革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