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屹
【摘要】根據傳統對外貿易理論,本幣相對于外幣的升值和貶值會對出口貿易產生影響。我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增長態勢強勁,因此分析人民幣升值是否會影響福建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實證分析的方法探究人民幣升值對福建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發現人民幣升值與福建省農產品出口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農產品出口貿易;格蘭杰因果檢驗;時間序列
近些年由于我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貿易中,貿易順差不斷擴大,人民幣具備了升值的條件,福建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必將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以往文獻的研究大多把重點放在國家層面上去分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本文則將研究重點放在省份層面,并進一步細致于福建省,這使得本文的探究更具專一性。
一、文獻回顧
鐘偉、代慧君(2001)經過分析發現:如果要使我國國際貿易收支達到均衡狀態,那么過于謹慎或者放寬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在短期內對國際貿易的平衡不會產生影響;Choudhry(2005)對美國在1974至1995年間的匯率變動與出口貿易變化量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認為美元的升值將減少美國的出口貿易量,對美國的出口貿易額產生消極影響;
二、數據的來源與說明
本文實證分析部分選用的數據是2006年至2013年的季度數據,這些數據主要來自福建省海關信息統計數據、福建省商務廳對外經濟統計數據、中國農產品出口分析報告書以及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福建省農產品主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是美國、日本和歐盟,所以,本文主要選取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季度的數據。
三、人民幣升值對福建省和廣東省農產品出口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
本文為了方便研究,這里假設福建省出口的農產品都不會被出口的農產品進口國家國內相關產品完全替代。
本文引入三個變量:
NYCKi:福建省的季度農產品出口額;
HLi:實際有效匯率;
WGDPi:福建省季度農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加權。
建立模型:LnNYCKi=C+β1LnHLi+β2LnWGDPi+εi
模型中雙對數形式以降低異方差。其中,β1表示匯率彈性,β2表示農產品出口的貿易彈性。
(二)平穩性檢驗
由于變量數據取自2006-2013年的數據,往往存在不平穩的問題。本文選擇ADF檢驗對所采用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
對NYCK、HL、WGDP變量的數據進行ADF檢驗后,得到檢驗結果如下。
由表1可知福建省的NYCK、HL、WGDP這三個時間序列變量都存在單位根,但是這些變量的一階差分形式在顯著性水平為0.05時都顯示是平穩的,可能存在協整關系。
(三)協整分析
要判斷變量之間是否都存在協整關系,本文使用的是EG兩步法。首先對福建省的數據進行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分析。
由OLS的回歸結果,得到福建省的協整回歸方程:
LnNYCK=1.294551LnHL-0.071263LnWGDP-4.632295且R2為0.826967,方程擬合程度較好。同時,各變量均通過了t檢驗,可以對協整回歸方程的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以確定各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
從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回歸方程的殘差e是平穩的。這證明了福建省的季度農產品出口額、福建省季度農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加權和實際有效匯率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四)格蘭杰因果檢驗
由之前的分析可知,三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在0.1的顯著水平下,LnHL是LnNYCK的格蘭杰原因,而LnWGDP和LnNYCK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
四、結論及分析
從以上協整回歸方程和格蘭杰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際有效匯率HL促進了福建省的季度農產品出口額NYCK,而福建省季度農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加權WGDP的上升卻降低了福建省的季度農產品出口額NYCK。
本文通過分析發現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對福建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是,本文也發現,人民幣匯率上升反而會促進福建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這和傳統貿易理論所支持的升值不利于貿易出口這一觀點相違背。
五、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福建省擴大農產品出口的對策建議
對于福建省政府來說,首先要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的監管和控制,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標準規定。其次,要加強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監管和控制,致力于提高企業出口產品的質量。
對于福建省農產品出口企業來說,首先,農產品出口企業要重視產品品牌的樹立,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其次,農產品出口企業需要加快企業的內部改革,積極進行市場調研,及時更新匯率變化的信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