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萍+徐娜子
摘 要: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準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新時期我們更應該清醒、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力,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關鍵詞:信仰;責任與擔當
最近《人民的名義》火了,跟著火了一大批人,包括孫連城,作為光明區區長,可以說是位高權重,雖然不貪污不腐敗,但是也不干活,每天上班后就盼著快下班,時間一到打卡回家,一刻也不耽誤,一回到家就看星星,把本該奉獻給人民的熱情,都灑向了無限的星空。其實孫連城代表的就是那些現實生活中某些不貪不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害怕出事寧愿不做事,“懶政”“怠政”“庸政”的不作為的現象。而且這些“孫連城”式的懶官庸官不在少數,比如鄱陽縣凰崗鎮轄內有一座危橋,老百姓反映了多次沒有結果,后來記者也參與進來,和村民一起向上級反映,結果遭到多個部門推皮球,其中一名官員竟然說沒有公車沒辦法下鄉,公車改革后不是還有補貼嗎?說白了,就是不想下鄉自掏腰包,典型的懶政行為。而這些人比起金錢物質的貪污腐敗,思想的腐化墮落,更是一種腐敗!就像沙瑞金書記說的,貪污是腐敗,懶政更是一種腐敗。
為什么不作為的干部越來越多呢?我想與現在的高壓反腐態勢有一定的關系,做得越多錯的越多,因為害怕出事,所以大家都選擇少做事,可以總結為不敢為;但還有一部分人不是不能為,而是不愿為,不想為,究其根本,是“工作責任心不強、為民服務意識淡薄了”,喪失了責任擔當意識,忘了自身崗位應盡的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屢次強調,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要求黨員干部要“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也就是說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就是看他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
一、堅定信仰才能自覺擔當
信仰,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支柱,更是支撐一個人的精神力量之源。明代哲學家王守仁曾說:“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一個人不樹立志向,好像沒有舵的船,沒有銜口的馬。小船任意飄蕩,野馬放肆奔跑,最終能到哪處去呢?一個人要是沒有理想和志向,那后果是十分可怕的。1952年7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費羅倫絲,挑戰英吉利海峽成功了,又不滿足,挑戰太平洋沿岸一個21英里寬的水域。15小時以后,由于霧大水冷,她堅持不下去了,當她上了救生船之后,發現離目標只剩下200米。她說:“真正令我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和寒冷,而是因為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這個故事啟示我們,人生必須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標追求。
共產黨人有了堅定的信念,才能挺起精神脊梁,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對黨的事業擔當盡責。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說:“革命理想高于天”。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決理想信念問題。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定理想信念,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有人曾問鄧小平同志:“長征那么艱難兇險,你是怎樣走過來的?”他堅定地說:“跟著走!”“跟著走”就是跟著黨的正確路線走,“跟著走”就是跟著理想信念走,心有所信,才能致千里。
其實在長征途中,紅軍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跟黨走!”。一位叫歐陽平的新黨員,把難得用來改善伙食的肉星,涂抹在黨證上,讓油脂把薄薄的黨證浸潤成不怕水蝕的油紙。當危險的沼澤地淹沒他半個身子時,他伸手去摸摸最貼近心臟的那個口袋,看看黨證是否還在。“跟黨走,一定能勝利!”正是憑著這樣的信念,歐陽平走出了草地,走到了新中國。
新的長征路上,也許不會再現當年的圍追堵截、戰火烽煙,也許不再有了槍林彈雨、生死考驗。然而,今天仍然充滿不可預知的挑戰,今天我們所要做的仍然是堅定不移地“跟著走”,只有信仰堅定,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才能自覺擔當。
二、明確責任才能敢于擔當
一個人,從來到世上的那天起,就賦予了相應的責任:自己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擔當起人生所肩負的責任,是人的本質的內在要求;在其位謀其政,這就是擔當責任的具體體現。領導就是責任,領導就要擔當,有多大權利,就有多大責任,區級領導擔任著區內各領域工作的推進工作,鄉鎮領導擔負著幾萬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和地方發展的重任,部門領導擔負著本部門發展、部門間協調的責任。只要當官,就要有擔當。《尚書》中有則官訓:“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翻譯一下,就是老百姓如果需要用刀,當官的就要作磨刀石;老百姓如果需要過大河,當官的就要作舟船;如果遇到天大旱,當官的就要作及時雨。
因此,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擔當就是責任,好干部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為了黨和人民事業,我們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我們時代的勁草、真金。
三、增強本領才能實現擔當
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的是能力和智慧,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中所說:“政善治,事善能”。無論如何擔當,如何負責,要想解決問題,歸根到底要靠我們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金鋼鉆,不攬瓷器活”。要想上山打虎,就要有打虎的本領。“打鐵還需自身硬”,認識好、解決好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本領。
一個領導干部如果思想保守陳舊,不僅自己故步自封,甚至會成為一個大壩,反而會阻止一個地方或單位的發展,所以作為領導干部,更應該與時俱進,掌握新技能。
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責任成就燦爛的人生,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快樂工作、樹立盡職盡責的心態,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共同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主動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我堅信,只要人人都擁有責任,只要人人都愿付出一點責任,那么,我們事業的明天一片輝煌,我們的人生也將一片輝煌。
作者簡介:
石萍(1983—),女,山東龍口人,中共煙臺市牟平區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