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晴
【摘要】近年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推動,促進京津經濟共同快速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本文從經濟增長的理論研究出發,對京津經濟增長差異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議:加快資本流動性,將儲蓄轉化為投資資本,保持投資資本高速形成;天津要加強就業人員資本提升;北京市應加快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繼續促進科技進步與發展,降低對外技術依賴,推動京津經濟高速發展。
【關鍵詞】經濟增長;京津差異;建議
一、研究背景
推動京津冀共同發展進步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堅持京津冀協同發展、互惠共利、相互學習,加快京津冀經濟快速發展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核心理念。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北京經濟發展一直領跑于京津冀地區,因此展開京津經濟增長的差異分析有助于京津在經濟發展方面進行相互學習借鑒,有助于推動京津。
二、理論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
庫茲涅茨(S.Kuznets)是對經濟增長理論分析和數量分析的鼻祖,他認為資本是經濟增長唯一的決定性因素,資本相對其它生產要素相比更具有稀缺性而資本是一種稀缺的生產性資源,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想要加快經濟發展,就要加快資本流動,增加資本投資。
羅伯特·巴羅(Robert J.Barro)用大約100個國家1960—1990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得出對經濟增長有正向影響的因素有:人力資本、就業率以及良好的貿易條件等。
(二)國內研究
目前國內對經濟增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理論分析,另一方面是實證分析。由于新中國自成立以來經歷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有些統計指標在完善的過程中有過變動,有些數據的真實性也不高,國內對經濟增長研究有代表性的有:
李京文、鄭友敬等對1953—1990年間我國的經濟增長情況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研究我國1953—1990年資本投資、勞動效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三、京津經濟增長比較分析
從1982年以來京津經濟增長率均在15%上下波動;北京經濟增長在2000年有較大波動,增長率為-43.4%,2001年經濟增長率為107.2%是由于2000年經濟增長嚴重下降造成的,以1999年為基數增長率成為17.3%,和其它年份平穩,近四年經濟增長率一直下降;天津經濟1982年是負增長,經濟增長率是-38.6%,從1983年至1995年經濟增長速度較高,從1996年經濟增長速度較低,大多數年份在20%以下,近三年經濟增長率就一直降低;北京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天津,京津經濟增長率的差異是由于資產投資、就業人數以及進出口貿易等共同影響的結果。
(一)京津投資資產比較分析
從整體上,天津投資資產增長率波動較大,北京相對穩定;北京投資資產增長率變動相對穩定,最高的是2004年的21.4%,最低的是1998年的-5.1%,整體上在3%左右波動;天津相對波動較大,但可以看做在20%波動,波動趨勢和北京大致相似;京津資產投資增長率差異較大,固定資產投資是政府對經濟增長進行調控的最有效手段,由于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影響的邊際效應遞減,京津經濟發展程度差異促使京津資產投資增長率差異較大。
(二)京津就業人數比較分析
天津就業人數增長率在0上下波動,北京就業人數波動較大;天津就業人數增長率相對平穩,最高的是2007年的9.1%,最低的是2000年的-4.2%;北京就業人數增長率波動較大,最高的1994年是58.1%,最低的1989年是14.4%;京津就業人數增長率差異較大。北京就業人數增長率趨于穩定是由于北京就業資源趨于充分就業,而天津就業率相對北京較低,給就業人數增長率上下波動提供了波動空間,市場變化等都能引起就業人數的變動。
(三)京津進出口貿易比較分析
京津進出口額增長率波動方向基本一致,京津進出口額增長率波動較大,天津波動更大,近三年進出額增長率明顯降低趨于0;京津進出口額增長率均在1995年最高,北京是91.8%,天津是195.6%,均在1992年增長率最低,天津是-25.0%,北京是-34.3%。天津進出口貿易波動相對較大是由于天津市港口城市,進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
四、建議
(一)加快資本流動,保持投資資本高速形成,尤其是天津
資本投資是京津現階段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中國一直有較高的儲蓄額,鼓勵人們對閑置資本進行儲蓄,將儲蓄轉化為投資資本,可以加快資本流動性,保持投資資本高速形成,促進經濟快速高效發展。
(二)天津要加強就業人員資本提升
天津就業人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顯著,這與經濟增長理論不符,天津需要加強對就業人員與勞力資源的素質教育、技能培訓,提高就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就業人數對經濟增長正向相關的作用。
(三)北京要加快出口產品結構優化
數據表明,北京勞力資源短缺,所以北京出口貿易應當積極促進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天津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太顯著,這是由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相對價格便宜,所以天津也要加快出口結構優化,使得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四)繼續促進科技進步與發展,降低對外技術依賴
繼續保持科技高速發展,可以降低我們對外技術的依賴,相對降低技術密集型進口商品價格,使得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五)盡量減少不可生資源密集型商品的出口
出口貿易對京津經濟增長的影響都不顯著,不可生資源具有稀缺性,我們要減少不可生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加我們的不可生資源儲蓄。
參考文獻:
[1]郭克莎.中國:改革中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2]常廣庶.中國經濟增長因素分析.中國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3:20
[3]主筍雨.貿易政策、增長和就業[J].經濟經緯,2011(2):55-58
[4]孫繼民.美國經濟增長因素分析[D].博士學位論文,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