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丹丹
教育事業就是這樣一種根的事業極其重要,卻又容易被忽略。21世紀是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知識飛速增長、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新世紀,而教師是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創造者,教師的角色也應從傳統意義中尋求新的突破,從而形成新的角色內涵。那么新時期幼兒教師的形象到底有怎樣的要求呢?
要塑造新時期教師的新形象,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內外形象
(1)儀表風度是一種“無形”的教學力量,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更是應先塑造好自身的外在形象。我認為教師的外表應該穩重、大方,以體現教師隊伍乃至學校的形象,另外應該有親切的外表,穩重、大方、親切加上自信,就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從衣服到裝飾,都要得體,切莫在衣服上做太多的文章,不要因此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總之,我們的外表應該是光鮮的,精精神神才行。新時期的人民教師,要美得適當,帥得端正,更要抵制不良誘惑,才能體現出咱們新時期人民教師優良的素質,不俗的人格魅力。
(2)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語言習慣。“言傳與身教”是教育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的言談與舉止將直接影響著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生隨手可得的感性材料。而學生就象一張白紙,教師在絕大部份學生的心目中又是絕對正確的。因此,教師不論是在言談也好,行動上也好,都應該做到溫文爾雅,給學生以效仿的榜樣,讓學生真正受益。
(3)健康的心態。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求教師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環境的變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二、職業品格
(1)誠信待生。“誠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明確提出一項道德準則,它對于解決當前社會某個角落所存在的“誠信危機”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對待學生更應該講求誠實與信用,因為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效仿教師的行為,因為今天教師的小虛偽與小欺騙將會是明天我國社會爾虞我詐惡習的根源。
(2)友善待生?!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讓學生感到和藹可親,學生才會信任他并聽從他的教誨。我國當前所提倡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開放式課堂等模式,教師也應該親近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學習知識、探究知識的共同者、
(3)耐心待生。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立稈見影。但現實中有的教師卻是急于求成,求不成了就著急暴躁,完全沒有應有的耐性。“諄諄善誘”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育人好詞,孔子也有言曰:“誨人不卷”。因此,作為教師,應當沉著“應戰”,釋心誘導,才能教有所獲。
(4)寬容待生。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寬容他人,利人利己。寬容會使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主動的改正自己的錯誤。而作為育人天使的教師,更應該以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學生,慢慢達到感化、教育。
(5)公平待生。教師不論開展什么工作都應該公平公正,才能贏得學生信賴與愛戴。當然,因材施教的偏愛差生那是另外一回事。
(6)關愛學生。常言道:琢玉首先要愛玉,育人首先要愛生。”我想:愛學生除了是教好學生,還應給予孩子心靈上的寬容、鼓勵與尊重。每位教工都要擺正角色,要尊重學生,平等、公正對待每個學生,對待孩子從生活上付出細心、細心、更細心、從教育上付出耐心、耐心、更耐心。只有給學生關愛,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給學生以有效的教育。教師應該通過“拍一拍后腦勺”、“談一談心”、“問一下冷暖”等方法表達關愛,消除學生隔閡心理,讓學生敬重,才能有效教育學生。
三、職業技能
(1)業務能力。教師就要不斷探索科學教育的道路,不斷克服各種困難。不僅要注重理論學習,還要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技能技巧。一個好教師要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善于教學,也要勤于教研,敢于探索,敢于挑戰。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
新時期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更高、更嚴、更遠的要求。具體來說應包括:系統的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知識;完整、扎實、精深的專業知識,做到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同時將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形成文理滲透、交叉的知識網絡。另一方面將引領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祖國,尊重生命。此外,教師還要力求掌握一門外語和微機,以及網絡知識,以便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學習。
(2)綜合能力。教師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和教學活動時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例如,傳授知識時所需要的閱讀積累能力、理解鑒賞能力、教材鉆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板書能力、考試命題能力;科學育人所需統籌管理能力、激活情感能力、誘發興趣能力、溝通評裁能力、藝術審美能力;自身素質提高所需的學習新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學科研究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參加有益于鍛煉能力和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各種活動等。
新時期的人民教師時時都能注重形象、關注小節,處處記得教育無小事,事事為育人;教師無小節,節節為楷模。但愿新時期的每個教師都以此為標準,做個內外兼美的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