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思遠+李奕澎
近年來,隨著市場不斷繁榮發展和社會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統計數據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統計數據成為了社會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統計數據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家統計部門在檢驗統計數據質量時,主要是從定性的角度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與檢驗,以人工審核為主,采用定量統計方法的比較少,為了滿足人們對統計數據日益增長的要求,國家統計部門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對定量統計方法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我國GDP不斷提高,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二名,但是如此龐大的GDP數據卻沒有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一方面是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我國GDP核算方法上的缺陷,分析和檢驗我國GDP統計數據質量問題,有利于彌補核算方法的缺陷,有利于統計部門制度的完善,對相關部門做出相應決策和發展計劃也十分有利,并能綜合反映我國的全面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充分了解認知我國國情的重要依據,此外,能夠進一步的提高我國的GDP數據質量評估的精度,更好的滿足數據使用者對數據質量的需求,對提高我國統計部門的權威性起著重大作用。
本文對我國統計數據質量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首先介紹了當前我國統計數據的背景,闡述了其中存在的問題,解釋了統計數據質量的含義,說明了數據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利用SPSS軟件對我國1994-2016年的GDP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對解決統計數據質量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方法和建議。采用的方法:多重共線性分析、逐步回歸分析、異方差檢驗、相關性分析、方差齊性檢驗、參數性檢驗、非參數性檢驗。
首先用支出法GDP與生產法GDP之間的差值作為因變量,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作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模型,首先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異方差檢驗,相關性分析來檢驗回歸模型中自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來消除模型中的多重共線性,再建立一個新的回歸模型,然后進行顯著性檢驗,判斷樣本是否顯著,通過SPSS軟件建立線性回歸模型。利用SPSS軟件計算得出回歸方程為
Y=1045.191-0.217X1+0.138X2-0.077X3
用SPSS軟件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有,方差膨脹因子遠遠大于10,容忍度遠遠小于0.1,說明自變量中有嚴重的多重共線性,而且還會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最小二乘估計值。消除多重共線性—逐步回歸之后我們進一步得出方程如下:
Y=-506.265+0.109X1-0.087X2
針對上述模型我們進行顯著性分析:
原假設H0:生產法與支出法GDP之間的差值與兩個產業有相關關系。
備擇假設H1:生產法與支出法GDP之間的差值與兩個產業沒有相關關系。
T檢驗:T檢驗的P值的大于α=0.05,所以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認為原假設成立,即認為生產法與支出法GDP之間的差值與兩個產業有相關關系。
F檢驗:F檢驗的P值大于α=0.05,所以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認為原假設成立,即認為生產法與支出法GDP之間的差值與兩個產業有相關關系。
本文通過檢驗我國GDP數據質量問題,得出以下結論。
(1)對我國1994到2014年的GDP數據進行分析,造成中央公布的GDP與地方公布的GDP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產值重復計算問題,兩者之間差額不全是由于數據質量問題導致的。
(2)本文從定量的角度對我國的統計數據質量問題進行分析,運用相關性檢驗、多重共線性檢驗、異方差檢驗等多種檢驗方法檢驗,發現了第一產業導致了回歸模型中多重共線性的存在,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相關性很大,影響了歸模型,有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組成的模型存在異方差,經過懷特檢驗后得到了新的歸回模型。
(3)新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我國GDP數據質量很有借鑒意義,能夠反映出我國GDP數據質量問題所在,也說明了由生產法和支出法計算出的GDP影響了我國GDP的匯總。
根據存在的相關問題對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完善的數據質量評價機制和管理體系,統一的管理體制下,對整個統計部門數據進行全面的質量檢驗與評價,要不斷完善數據質量評價標準,改變統計數據理念,擴大統計數據評價標準,要實現統計工作的垂直管理,逐步實現統計部門的獨立性,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2)增加統計數據質量管理力量,引進國外先進的質量認證管理體系,進行質量管理和檢驗,要對統計數據質量進行的定性和定量的檢驗,進行分析,統計數據質量的核心就是滿足數據使用者需求的程度,數據質量管理的過程應該是公開透明的,要借鑒國外其他國家的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方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3)建立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對統計數據質量進行評估和檢驗,將評估結果公布于眾,以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性。
(4)加強基層統計組織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基層統計組織的工作條件,提高統計數據設施的應用率和普及率,提高統計人員個人素質,定期采取相應的考核方式來檢查統計人員的個人素質與業務水平。
(5)加強社會監督,要加強統計工作的社會監督,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把社會監督落實到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并且要依靠法律來監督和控制統計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