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
【摘要】漁業船舶質量,是搞好捕撈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和首要保障,嚴格執行漁船檢驗法規又是保證漁船質量的最關鍵環節。按照國際慣例,對船舶實施法定檢驗,是一種強制性的監督檢驗。
【關鍵詞】小型漁船;檢驗
我國沿海漁業船舶的檢驗工作雖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從總體上看形勢不可樂觀,尤其與當前海洋漁業上發展中千變萬化的新情況、新問題仍顯得極不相稱、不適應、不均衡,而且還面臨著種種新挑戰,其表現如下。
一是從漁船檢驗管理任務看:據2000年全國首次海洋漁業漁船普查結果表明:沿海11個省(市、區)共有海洋捕撈漁船24.43萬艘,541萬總噸,總功率達1222kW。其中,屬于“三無”(即無捕撈許可證、漁船登記證書和檢驗證書,下同)漁船有6.72萬艘,屬“三證不齊”的漁船5.09萬艘,分別占漁船總數的27.5%與20.8%。由于數量多、分布廣、流動性大、季節性強,而漁政、漁監以及船檢等執法管理部門力量十分有限,故存在著“法不責眾”的現象。
二是從漁業綜合執法情況看:由于各地對漁業執法管理重視程度不一致,尤其是基層機構不夠完善,管理體制不順,獨立性不強,許多基層漁船檢驗工作往往被動地“為檢驗而檢驗”或“為發證而檢驗”,失去船檢工作的獨立性。
三是從檢驗管理模式看:由于目前漁船檢驗工作實行申請受理制,決定了檢驗工作的相對被動性,以致管理思路不清楚,方法不多,手段不力。尤其是在如何制止出現“三無漁船”監管上,對造船源頭的督查上缺乏力度,致使一批“灘頭船廠”在既無設計圖紙,又無技術裝備和技術力量的情況下,粗制濫造漁船,且逃避法定檢驗。不僅給海上安全生產造成極大隱患,而且導致漁船盲目增長,增加大捕撈強度,后患無窮。
四是從船檢法規建設看:由于船檢法制建設滯后,制約了檢驗以法行政管理力度,盡管新《漁業法》第24條規定:“漁業船舶檢驗證書是發放捕撈許可證的必備條件”。但在捕撈許可證年審工作中并未要求檢驗證書必須在檢驗有效期限內。今后仍需不斷健全與完善有關漁船檢驗的法律法規,使其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綜上所述:目前沿海小型漁船檢驗存在著許多弊端,其癥結所在,主要是漁船檢驗管理機制仍不健全,目標任務尚未明晰,執法力量嚴重不足,為此,必須進行認真的反思,重新認識加強對小型漁船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是海洋小型漁船總量多、比重大,直接影響整體法定檢驗率。據了解,全國漁業船舶平均功率為32.72kW,96%以上為小于44.1kW的漁業船舶,如溫州市現擁有大小機動漁船7650艘,其中147kW 以上的大馬力漁船1545艘,不到20%,45~146kW的1777艘,占23%,其余的均在15~44kW 之間的小型漁船,也占一半多。由于受檢的重點放在大馬力漁輪,忽視了小型漁船,這與國家對漁業船舶實行強制檢驗制度的要求差距甚遠。
二是海洋小型漁船質量差,停泊散,存在嚴重的海上安全生產隱患。目前大多數小型漁船出于“灘涂船廠”,而未經法定檢驗就投入營運,加之漁民安全和法制意識薄弱,不少漁船屬家庭作業式,即“夫妻船”、“父子船”、“兄弟船”,所占比例較大,而且小型漁船停靠方便,有魚就賣,有岸便靠,駛到哪停在哪,隨意性大,停泊地點分散,給管理帶來難度。據調查,近年來溫州沿海從事蟹苗、鰻魚、鳳尾魚作業的小型漁船因質量問題沉沒的事故時有發生,防不勝防,故嚴重制約和妨礙安全生產率的提高。
三是海洋小型漁船作業人員雜,素質低,制約了漁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的進展。由于小型漁船造價低(高的每艘1~2萬,低的不到5000元),其擁有者不少是半漁半農或非漁勞動力(甚至外地打工者),又往往進行季節性生產,鰻苗汛捕鰻苗,蟹苗汛捕蟹苗,毛蝦汛捕毛蝦。作業時間分散,而且從業人員素質低,大多為文盲、半文盲,經濟承受能力十分有限,捕撈效益時好時壞。真正沒錢也不怕罰款,受檢時往往擺出一付“ 死豬不怕火燙”的樣子,給社會帶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由于上述原因,直接導致了漁船管理的“三難”現象,即港口管理難(小船受潮水影響小,隨時可進出港);經濟處罰難(漁船價值低);漁船檢驗難(泊位分散)。
事實表明,海洋小型捕撈船舶是漁業安全事故的多發點與易發點,小型漁業船舶檢驗管理工作是漁業安全防范工作的薄弱環節,也是今后一些時期的重頭戲。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檢驗條例》頒布實施一周年的有利時機,總結一年來的執法經驗,抓準切入點,根據小型漁船的“三小”(船體小、功率小、噸位小)、“三差”(質量差、人員安全意識差、經濟實力差)、“三雜”(作業人員雜、捕撈種類雜、泊位雜)、“三難”(港口管理難、行政處罰難、船舶檢驗難)的特點,把握好時機,運用各種有效管理方法和載體,進一步加大《條例》的執法力度,理順小型漁船的管理關系,使其出現新的轉機。
根據當前漁業發展新形勢、新情況,針對小型海洋漁船檢驗管理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對策如下:嚴格按照《漁業船舶檢驗條例》的要求,對本地區所有從事海洋(含河口)的小型漁船實行強制檢驗制度(分初次檢驗、營運檢驗和臨時檢驗),將其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
船檢人員要加強自身建設。沿海小型漁船的檢驗管理工作量大,任務重,要努力完成時代賦予船檢部門的歷史使命,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
開展宣傳教育,增強法制意識。針對目前廣大小型漁船船主的安全意識與法制意識差的現狀,采用一切形式和載體,開展有關船檢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宣傳、咨詢活動。此外,船檢人員要帶頭學好、弄通漁檢法規,掌握好法律武器,推進小型漁船法制化管理的進程。
突出工作重點,拓寬管理渠道。要將以大馬力漁船為檢驗工作重點,適當地調整到以小型漁業船舶為檢驗重點上來,把以往工作重心放在海島與專業捕撈漁村,轉移到小型漁船較集中的河口段兩岸半漁半農的地域上來;將以抓捕撈漁船為主轉向以抓源頭船廠為主上來。在摸清小型漁船的分布、規模(數量)與村屬的基礎上,分門別類,有的放矢地開展高效能工作,并通過多方配合,尤其是借助當地政府,以及行政村干部的力量,多渠道地推動小型漁船法定檢驗的進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