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芳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雙語教育是以普通話為第一語言,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語言教育。隨著國際間交流的急劇增加,世界各國都清醒地認識到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推行雙語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研究幼兒在學好母語的同時,掌握全球使用頻率最高的英語,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闡明了雙語教育的基本概念與發展的可行性,分析了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特點及類型,提出了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基本條件與策略方法。
【關鍵詞】雙語教育;特點;類型;可行性;途徑;雙語學習環境;有利因素;家庭雙語環境
一、幼兒園雙語教育活動的類型
正式的第二語言教育活動;侵入式的其他學科教育活動;滲透的區域活動;隨機的生活活動
二、如何實施雙語教育
(一)外語已經成為幼兒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開展雙語教育的前提
當幼兒能夠經常接觸說外語的人,能夠在圖書、玩具、服裝、電視節目以及生活場景中經常看到或聽到外語時。幼兒便會產生學習外語的潛在動機和欲望。學習和了解外語就會成為幼兒生活、游戲和學習的一種自然要求。如果缺乏足夠的環境支持,幼兒很難真正產生外語學習的興趣,雙語教育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必須配備合格的外語教師,這是開展雙語教育的關鍵
外語教師必須是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外語教師需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組織幼兒的日常生活、游戲和其他活動,能夠合理滿足幼兒的需要。這是對外語教師在幼教專業素質方面的要求。同時,外語教師的外語發音必須準確、熟練、流利,而且符合外語國家的文化特點。除了需要掌握比較牢固的外語知識外,外語教師還要能比較自然、流利地使用外語組織幼兒的各類活動,使用的外語應當具有生活化、兒童化等特點,而不是生硬的課本式外語。教師還要能夠熟練使用非言語手段。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外語。這是對外語教師在外語運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三)幼兒園必須配備合格的雙語教材
選用從幼兒園教育的實際出發,從幼兒的年齡特點著眼,符合幼兒的思維、認知、記憶等特點,引發幼兒興趣的教材。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幼兒園實施雙語的教材,就第二語言外語(英語)而言,應由三部分組成:1.幼兒園幼兒日常生活活動英語;2.幼兒游戲英語;3.幼兒文學(兒歌,故事)英語。
(四)幼兒園要創造良好的雙語學習環境
目前,在幼教領域影響較大的蒙臺梭利教學法,其一大特點是重視幼兒的感官(或感覺)訓練和智力的養成。有人說,教育實質上就是環境的再造。可見,環境在教育中的分量,環境對幼兒的潛移默化,引起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多數幼兒園不具備自然的漢英雙語環境,需要我們創設模擬的漢英雙語環境。這里所說的漢英雙語環境,是包括物質環境和人際交往環境。雙語物質環境的創設指的是園內,活動室內的環境布置應具有雙語性質、雙語特色。例如,在同一幼兒園或同一活動室內分設漢語區和英語區,漢語區內的物品擺放和墻壁上的裝飾與單漢語幼兒園一樣,而英語區的布置與國外單英語幼兒園相似。幼兒置身于兩種不同文化背景、氛圍之中,通過觀察、比較,最終達到對兩種不同文化的鑒別和理解。物質環境的創設應是靈活的、可變的,也應與幼兒當前的語言學習內容有機結合。人際交流環境主要指的是人的因素,創設一個模擬的漢英雙語交際情景,向幼兒提供一種感受和運用兩種語言的機會,使幼兒學得自然,聽得入耳,說得大膽、順口。除此之外,還要為幼兒創造良好、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心理環境,多進行鼓勵和表揚。營造民主氛圍,使幼兒“敢說”。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幼兒可以輕松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敢于說,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家園共育,實現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化雙語教育。創設寬松、自主的雙語情境有以下方法:利用情境游戲,引導幼兒主動開口;營造寬松氛圍,引導幼兒輕松開口;創設語言交流環境,引導幼兒自然開口。
(五)整合周圍環境中的有利因素,為幼兒雙語學習提供條件
1.帶幼兒走進社區
社區擁有豐富的社會、自然資源。幼兒走出幼兒園,能在社區豐富的環境刺激下獲得更多的語言經驗。教師經常帶幼兒在社區散步,可以讓幼兒隨機學習花草樹木、房屋、學校、商店等英語名稱。
2.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資源,幫助家長創設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家庭雙語環境
家庭具有多對一的語言環境,幼兒能在家長那里更加自然的獲得豐富的語言經驗。我們可以根據家長不同的英語水平和教育需求,開展不同形式的家長工作。對具有較強英語能力的父母,我們鼓勵他們在家中由父母中的一方堅持使用英語與幼兒交談,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和良好的語感;對有一定英語基礎的父母,我們將教育活動內容告訴他們,請他們在適當的時候給幼兒展示所學語言的機會,并進行適宜的指導;而對沒有英語基礎的父母,我們則建議他們去購買一些適合幼兒的音像資料,并把幼兒園的學習內容錄制成音帶,請他們在家里為幼兒播放。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我們都竭力把有關幼兒學習英語的正確觀念(如興趣為主、語感為先等)介紹給他們,幫助他們在家里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雙語環境。
成功的主題教育離不開家庭的配合,教師可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基礎上讓家長主動參與幼兒的學習過程。為了讓幼兒更自信地發展,教師組織家長成立爸爸媽媽雙語劇團,并一起排練雙語小話劇。通過看爸爸媽媽精彩的演出,幼兒會對雙語表演產正濃厚的興趣。
同時可以為幼兒創設適宜的雙語物質環境。雙語物質環境指的是:滿足幼兒發展需要,遵循幼兒雙語學習的特點,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和空間,引發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支持幼兒的游戲和探究活動,從而促進幼兒的雙語學習。可用以下方法:營造具有濃厚雙語特色的園所環境;創設有利于幼兒參與、互動、探究的雙語活動環境。
三、結論
總之,雙語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幼兒園雙語教育指導綱要》和本班幼兒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富有彈性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地執行。雙語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以幼兒的原有經驗和發展水平為基礎,循序漸進,逐步落實。雙語教育的內容,應去繁就簡,貼近生活,以功能項目(如問候、告別、感謝、意愿、請求等)為主要內容,其中英語應以自編英語教材為主,適當補充歌曲、故事、韻律詩等。雙語教育活動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以創設情境為主,注重直觀性、趣味性,寓雙語學習于生活、游戲之中。
參考文獻:
[1]昆體良.教育學原理.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
[2]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03-1
[3]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