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波
1.補鈣越多越好。成年人鈣最高可耐受攝入量是每天2000毫克,而推薦的鈣攝入量為每天800毫克。攝入的鈣越接近可耐受最高量,其危害健康的風險就越大。攝入鈣過多,會干擾人體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可能導致腎結石。營養素的攝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對健康不利,過量對健康也不利。補鈣過量,會引發浮腫、多汗、厭食、惡心、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引起高鈣尿癥。
2.鈣片是補鈣的最佳途徑。很多天然食物都有補鈣功效,如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鈣片,這些食品價格便宜,食用方便,應為補鈣的首選。通過食物調整如果還不能達到身體需要,營養素補充劑或強化食品是解決微量營養素不足的手段之一。糖尿病容易合并成骨質疏松癥,這時就需要補充鈣質,同時需要服用維生素D制劑、降鈣素等才能達到良好的鈣質吸收效果,以緩解骨質疏松癥癥狀。
3.輕信廣告中的說法。正常情況下,人體對鈣劑的吸收率在30%左右。有些商業廣告宣傳的吸收率可高達90%,還有廠家把在動物身上獲得的實驗結果寫在產品說明書中,消費者要有正確、客觀的判斷力,對產品宣傳不能盲從,平時積累一些醫學常識是必要的。
4.保健品與藥品混淆。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許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藥品是允許有毒副作用的。藥品是在疾病狀態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讓人日常食用的。就時間而言,藥品是偶爾吃的,食品可以經常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營養素產品在批成藥品時,它的劑量允許大一些。長期大劑量攝入某些營養素對健康會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