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東
摘要:本文首先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找到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問題所在,然后結合籃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障礙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籃球運動;大學生心理障礙;影響
大量社會研究表明大學生中2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應和心理障礙,將近8.0%的人出現中度心理障礙,而且目前這種狀況還在不斷惡化,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呈現叛離性、經受不住挫折、依賴性強、缺乏勇氣和信心的特點,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對籃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障礙影響進行分析。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1、人際交往障礙。人際交往障礙在剛剛入學的新生中最為常見,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匯聚在高校中形成一個陌生的群體,他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家庭背景、性格興趣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在人際交往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矛盾等問題。再加上當代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都是說一不二的,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想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別人做的事情不合自己心意就會產生沖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孤獨感和人際不和諧的局面,這類學生發展到最后常常會出現抑郁、自卑心理,影響他們正常發展。
2、經濟壓力。部分學生家庭比較困難,家庭經濟壓力讓他們感到強烈的自卑和煩惱,讓他們產生交往退縮、遠離群體等心理,最終形成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等不良心理問題。
3、大量不良信息對大學生造成不利影響。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信息蜂擁而來,很多學生對這類信息不能做到正確分辨,以至于很多學生都沉迷在網絡游戲而出現逃課、逃學等問題,由于他們長期脫離集體生活,很少參加實踐活動,導致他們交流能力急劇下降,從而產生孤僻、自私和冷漠的性格,進而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1]。
4、大學生運動心理障礙。大量調查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不少學生表示他們不想運動、更加偏向舒適的生活,上體育課也不是很認真,精神萎靡不振、身體軟弱無力,但是一提到打游戲等活動就精神抖擻,這種病態的心理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正常成長了,教師必須要對這種狀況引起重視。
二、籃球運動帶來的影響
1、促使學生樹立自信。籃球運動適合人群比較廣泛,活動容易開展、幾個人就能夠上場、運動強度也比較適中,沒有特殊的技能要求,學生通過籃球運動能夠使得全身關節都得到鍛煉和活動,促進學生樹立強大的運動自信[2]。經常參加運動的學生能夠得到體質水平提高,身體素質好了就不容易生病,身體抵抗能力強、思維反應敏捷、心率和血壓相對常人都比較低,從而有效預防外界不良信息對生理產生刺激,減緩或消除學生心理疾病發生。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得以發揮自身的價值和作用,讓他們感受到在集體活動獲得的快樂和心理滿足,在運動中學會合作和謙讓,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而且還能夠加強學生溝通與交流能力,當學生在運動中遇到各種意外狀況時要及時協調處理,培養他們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提高他們控制情緒和自我行為的能力,幫助學生在運動中解除煩惱、抑郁、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情緒。
2、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籃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堅持、有規律的項目,長期堅持下去將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都知道運動障礙不僅影響學生自身體質健康,還會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更加應該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堅持長期運動對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的促進作用和價值[3]。有規律的運動能夠促進學生養成堅持不懈、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對學生生活和學習上養成好習慣也會產生一定促進作用和影響。
3、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通過籃球運動可以化解學生之間產生的矛盾和問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客觀開朗、豁達明理的生活態度和處世之道,學生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可以緩解生活學習、家庭經濟帶來的壓力。通過打籃球促使學生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擴大交際圈,在友愛的環境中感受到溫暖和情感,消除內心的緊張、壓抑、悲觀、尷尬和憂愁等心理障礙,從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4]。在籃球訓練中不僅有利于學生體質水平提供,同時對學生智力發展也有積極促進作用,在運動場上不僅是力量的拼搏,對排兵布陣等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學生在運動中不僅要發揮肌肉的力量還要發揮自身智力,才能提高運動的質量。同時學生在運動中體溫不斷升高、能夠排除大量汗液,肌肉收縮,促進身體脂肪的降解,使得學生的精神得到放松,轉移學生對不開心、不愉快事件的注意力,就能夠減少
或消除學生不良心理情緒的產生。[5]
4、有助于情感和情緒的調控。目前不少大學生在應聘工作時經常會遇到被歧視的狀況,如果不能正確對待這種際遇,很容易使得他們生出自卑等不健康情緒,此時就要通過運動轉移自身注意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和健康,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面對別人的指責和歧視,以一種更加豁達的心態去化解,這些品質都在運動鍛煉中逐漸養成,保持長期運動的好習慣,不僅能夠消除不良情緒和情感,還有利于塑造更加健康的精神面貌[6]。
三、結語
加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是提高當代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到快樂、建立強大的自信、養成積極向上、客觀豁達的良好心態,從而促進全面綜合發展的人才培養,為社會輸送更賤健康、有用的人才。高校教師在培養健康人才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建議從運動方面解決學生心理障礙問題,培養學生積極運動和終身運動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蔣佳蓮.籃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9:23+32.
[2] 王照敏.談高校籃球運動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J].成功(教育),2009,03:26-27.
[3] 朱宏慶.探究籃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J].運動,2009,04:111-112.
[4] 王海濤.大學生籃球運動與心理彈性、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新鄉醫學院,2014.
[5] 薛玉龍.籃球運動對蘭州地區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4.
[6] 馬亞軍.高校籃球運動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09: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