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山
摘要:在現在的教育模式下,初中生的升學考試主要是卷面測試。學習數學,最后的檢驗形式就是解題。解題能力的好差直接關系到答卷情況,決定升學考試的結果。數學題目浩如煙海,千變萬化,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是教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文章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關于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能力
作為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數學的代名詞一直是嚴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數學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小到吃飯算賬,大到宇宙規則,都有數學。它可以很平凡,可以很高尚。幾乎所有的現代科學都要用到數學作為基本的研究工具。學好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初中數學相對而言和科學研究還很遙遠,但解題能力的培養卻是要抓緊,這與所學數學的難度并沒有多大關系。
人教版的初中教材一共六本,每本的內容都可以大體分為兩部分,代數和平面幾何。整個初中數學的教學就是圍繞這兩部分展開的。代數運算對學生的運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平面幾何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邏輯性和嚴謹性的特點鮮明,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一、充分理解知識點的數學原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解好題,首先要充分吃透書本上的知識點,理解其中的數學原理。在課上,數學老師一定要講解清楚,務必讓學生聽懂。在完全理解了書本知識后,才能在解題過程中加以運用。書本上的知識要點雖然不多,而且看著也不難,但卻可以出一些很難得題。這時候對于原理的理解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有了很好地理解,自然而然地會運用,順利地解答。而如果對于書本知識一知半解,即使問題非常的簡單,也難以聯想到所學的知識點,覺得無從下手,無法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識點的講解是否透徹,書本例題一定要精講細講,將如何運用知識點的核心思考過程講述給學生聽,引導學生思考。學生不要一味只跟著老師走,抓不住聽課的重點。
二、教會學生如何審好題
解題之前,審題的過程非常重要。審題的過程是思考最多的過程,了解題目講的什么,求的什么,需要用到什么知識點。整個過程其實已經將題目解了一半。通過審題,可以尋找到解決思慮和方法。其實在審題方面做得訓練最多的是語文作文,數學審題也可以參考語文作文審題,圈出關鍵條件,或者在草稿紙上羅列出來,以免看漏。對于有多個小問題的題目,要善于發現這些問題之間的隱藏聯系,通過問題找條件,逆向思考,站在出題者的角度看待問題。學會看清問題的共性,即所考察的知識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題目都有不同之處,審題時一定要細心,很多特殊的題都有自己的注意點,也是關鍵的得分點。下面看一個例題:
案例1: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n- 1)x*x+8=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求n的取值范圍。根據題目可知,這個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是一個關于n的代數式,又因為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項系數是不能等于0的,也就是說3n- 1這個代數式不能等于0
通過這個案例說明 雖然題目中沒有給出在各個條件,但是根據初中數學的基本知識這個條件應該被重視,所以應該加強審題方面的訓練。這個題目考察的是代數知識,但是有隱藏條件,3n- 1不等于0。雖然從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普通的題,但卻有這樣一個特殊的注意點,忽略的話就很容易失分。
三、靈活利用所學內容,多種方法解題
對于同一個題目,有時候存在多種方法解答。雖然最后都能求出最后的正確的答案,但難易度存在差異,所需要的時間也有長短。在考試中,時間是很寶貴的,能節省就節省,不要給自己找麻煩。選擇簡單易行的方法,減少計算量,不僅能減少解題用時,還能降低出錯的可能性。還有,代數與幾何是密不可分的,很多題目都是“數形結合”的。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找到最簡單的解題方法,將大大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性。
在日常的習題訓練中,要多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題。同時,在教師講解習題時,如果有不同的解法,一定要展示出來,并且向學生講解不同解法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把可以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的習題進行匯總分類,引導學生在何種情況下可以采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并且知道如何采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
四、大量練習,總結方法
熟能生巧,數學解題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和不斷地思考總結。量的積累能帶來質的飛躍,同一類問題,經過反復的解答分析,就能發現這類問題的共性,基本的注意點,正常的解題思路和合適的解題方法。就算今后見到比較新穎的體型,也能看出原題的類型,找到解題的方法。教材的知識點就那么多,萬變不離其宗。題海戰術雖然不是很高明的手段,但不得不說它的效果確實很好。不用海量的題目,但大量的練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見識了各種不同的題目,不但會獲得良好的解題技巧,還能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有了這些背后的積累,解題時自然就會底氣十足,就算題目重來沒有見過,也能見怪不怪,冷靜地分析解答。另外,練習的時候,切不可為了做題而做題,要學會總結。要不然,做再多的題,也不會有多大效果。用腦子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題思維。
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審題習慣,獨立的解題思維,熟練的解題技巧,解題能力必然不會差到哪里去。但這種鍛煉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堅持,不能過于心急。尤其是解題思維的鍛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類似于武功中的內功,成效緩慢,但至關重要。
五、結語
數學學習中解題是重中之重,解題的好差直接反應了一個人數學能力的強弱。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形成嚴謹而又靈活的解題思維,將會讓學生受益終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初中的數學內容是有限的,讓學生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解題能力,才是一種目光長遠的做法,一種明智之舉。
參考文獻
[1] 趙翠娥.探討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成功(教育),2012,(24):56-57.
[2] 朱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9):88-89.
[3] 顧明.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3,(32):34-35.
[4] 汪秉彝,呂傳漢.“設置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教學探索[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