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回應實踐,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當代旅游發展理論 杜 江04(01)
編者評論
描述現象、提出問題、建構理論秦 宇01(01)
什么是理論貢獻?秦 宇02(01)
同行評審:為什么?怎么做?秦 宇03(01)
主題論文
創建中國旅游業新常態:從政策調整到實踐轉型馬 波01(08)
我國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及優化研究——基于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驗及上海案例分析何建民 01(21)
會獎旅游與創新營銷李天元01(42)
原真性與標準化悖論:飲食文化的消費情境與生產者響應曾國軍 陸汝瑞 01(51)
旅游業二次革命與規范研究的三個基礎性工作張 輝 范容廷 02(09)
旅游是什么?——基于政府文件的話語分析張朝枝 林詩婷 02(20)
旅游業究竟對國民經濟有多大貢獻?宋子千 02(32)
閑暇配置和性別歧視魏 翔 02(44)
新常態下委托管理飯店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研究唐健雄 孫 橋 02(60)
基于博弈視角的OTA傭金模式分析王 玲 李 盟 02(79)
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學者國際旅游學術論文產出和影響評價——基于2001—2014年SSCI旅游論文統計分析張凌云 金 潔 黃玉婷 張雅坤 03(08)
通往富裕的道路:藏民的旅游非正規就業——對青海湖周邊藏民就業情況的調研郭 為 黃衛東 寇 敏 廖淑鳳 03(39)
基于FoEI 信用評價的郵輪公司環境行為及其差異性研究孫瑞紅 葉欣梁 徐 虹 豐 羽03(51)
基于學術期刊的華人學者之酒店管理研究谷慧敏 丁 昕 王雁楠 04(03)
旅游行為:基于分子生物學的視角李承哲 李玉順 04(18)
旅游企業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對顧客公民行為的影響:顧客情感紐帶的中介作用林美珍 郭利利 李曉露 何夢婷 04(35)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廬山風景區游客教育認同度提升對策研究武傳表 向慧容 萬紹娟 04(46)
“驢友”安全事故影響因素重要度評價研究鄒永廣 林煒鈴 04(57)
旅游開發中社會公平及其維度的邏輯框架構建張 機 05(01)
信息技術對北京市旅游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研究何 敏 殷 平 05(17)
鳳凰古城旅游景觀偏好特征研究——基于游記照片色彩表征的分析許春曉 成 錦 05(28)
蘇州園林游客感知特征研究——基于游記文本的多維度分析陳路遙 許 鑫 05(39)
鄉村價值嵌入視角下的旅游精準扶貧新考量李 鋒06(01)
鄉村民宿環境友好特征與消費者購買意愿關系研究魏 衛 黃杜佳 06(18)
一種面向旅游研究的海量圖片元數據分析系統——以羅馬為例鄧 寧 06(34)
領導社會責任取向、企業文化與一線員工服務績效的關系研究——以旅行社為例程珊珊 06(48)
研究綜述
社會關系視域下的VFR旅游主體互動:研究綜述與理論框架白 凱 璩亞杰 01(67)
國內外飯店業員工工作滿意度測量方法與工具述評——基于國內外2000—2012年實證研究的分析李秋云 徐 虹 呂興洋 01(80)
近十年我國旅游安全研究:回顧與研判鄭向敏 鄒永廣 殷 杰 皮常玲 02(89)
中國出境旅游研究進展與展望劉祥艷 蔣依依 呂興洋 03(65)
我國黃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楊 嫚 劉澤華 張 瑜 鄭 藝 章錦河 03(80)
酒店收益管理績效及其影響機制研究綜述與展望李沐純 馬素云 04(71)
基于文獻計量分析法的國內外旅游扶貧研究現狀與展望孫 鑫 汪 俠 劉丹麗 何 靜 05(55)
旅游者安全行為外文研究文獻綜述吳藝娟 鄭向敏 05(68)
旅游領域量表開發研究進展——基于國內外六本旅游學術刊物的分析陳鋼華 趙麗君06(66)
觀點與爭鳴
現階段我國旅游業發展中的新問題與新任務(一)戴 斌 張凌云 谷慧敏 鄒統釬 馬 勇 王佩佩 01(106)
現階段我國旅游業發展中的新問題與新任務(二)魏小安 馬耀峰 夏杰長 齊 飛 曾博偉 02(106)
主流學科一流刊物中旅游及酒店研究成果的啟示李 彬 陳增祥 楊 旸 胡興報 03(100)
旅游研究中的新技術和新工具(一)李咪咪 趙 瑩 王 珂 陳芳芳 黃杏瑜 沈 涵 薛 楠 李 淵 付 航 04(89)
旅游研究中的新技術和新工具(二)張 超 黃瀟婷 李玟璇 鄧 寧 張若陽05(86)
旅游業界的實踐與展望李 虹 孫 堅 段冬東 唐為亮 06(86)
書評
中國旅游研究轉向與旅游哲學構建——兼評《旅游哲學研究議題》保繼剛 01(115)
《可持續旅游百科全書》評介鐘林生 虞 虎 02(117)
《Routledge 酒店連鎖管理手冊》評介劉趙平 03(115)
《導游研究:洞見、議題和意義》評介黃松山 04(111)
旅游學科的發展和《旅游百科全書》評介潘 冰 胡 濤 05(107)
實踐型的旅游營銷概論劉 鋒 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