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興
(蘇州淡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 蘇州 215000)
皮革制造加工過程中需要添加等多種化工原料和助劑,加上原料利用率只有20%左右,形成的污染物或副產品導致制革廢水的成分相當復雜,主要含有酸、堿、染料、硫化物、鉻、NH3-N、油脂等多種物質,加上廢水水質水量波動大、污染物濃度高的特點,使得該廢水已成為了輕工業的重大污染源之一[1-3]。
浙江某制革企業,其排放的生產廢水主要來自片皮洗滌以及浸酸鞣制等產線,基于綜合排放廢水的水量水質特點,結合類似制革廢水處理技術,本工程針對性的設計了以UASB+A/O-HBR為主體的生化組合處理工藝,經工程調試、運行評估了該工藝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并介紹了工藝中各主要構筑物的設計參數和工程經濟指標等情況。
制革廢水主要來自制革生產的濕操作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主要由脫脂廢水、浸灰脫毛廢水、鉻鞣廢水、加脂染色廢水和各工序洗滌廢水等5部分組成,其中脫脂廢水、浸灰脫毛廢水和鉻鞣廢水3種廢水盡管只約占總廢水量的50%,但卻包含了廢水中的絕大部分的污染物[1-3]。
本工程處理對象是企業對生產工序中重點污染源廢水(如鉻鞣廢水等)進行單獨收集處理后再與其他來自生產線、設備及地面沖洗水和部分生活污水進行混合形成的綜合廢水,其具有較高濃度的有機物、硫化物、懸浮物,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廢水總量為270 m3/d。工藝設計出水水質達到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要求,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

表1 設計進、出水水質mg·L-1
制革廢水總的特點是成分復雜、色度深、水質水量波動大、污泥負荷重、懸浮物多、耗氧量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水質水量波動大;②污染負荷重;③可生化性較好;④懸浮物濃度高,易腐敗,產生污泥量大;⑤廢水含硫化物和鉻等無機有毒化合物。
制革廢水的成分相當復雜,在制革過程中脫毛、浸灰工段產生的含硫廢水和脫灰軟化工段產生的NH3-N廢水,對整個廢水處理非常不利,如果采用單獨的生化法處理,硫化物、鉻、NH3-N,高濃度的鹽會對生化處理產生抑制作用或毒性作用[4-5],因此,在制革廢水處理中,應采用物化與生化、一級處理和二級相結合的處理原則[6]。
由表1可以看出,綜合廢水生化性較好,ρ(BOD)/ρ(COD) > 0.3,屬于高濃度可生化性有機廢水,另外,NH3-N,SS濃度較高,且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離子,針對廢水水質特點,本工程設計采用UASB+A/O-HBR為主體的組合生化工藝,結合堿性條件下的混、絮凝預處理措施對該廢水進行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廢水工藝流程
各工段廢水首先進入設有穿孔曝氣攪拌系統調節池,進行勻質、勻量,然后經提升泵提升到pH值調整槽,通過投加Ca(OH)2沉淀去除硫化物,同時降低一部分廢水中的COD和NH3-N,廢水自流進入混、絮凝槽,通過投加PAC及PAM,使廢水中的固體顆粒凝聚成較大的絮體,在初沉池得到去除;上清液自流進入中和池,通過投加H2SO4調節廢水pH值至中性后進入設有蒸汽盤管的中間水池,通過蒸汽將廢水溫度提高到35℃,為后續UASB厭氧微生物保持活性提供條件。
中間水池內廢水由泵提升進入UASB厭氧反應器,UASB采用了滯留型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利用厭氧微生物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條件下,以被還原有機物作為受氫體,改善可生化性,提供高的去除率[7-8];然后,廢水自UASB上部自流進入兼具A/O,SND,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功能的前置反硝化的多泥混合A/O-HBR高效生物組合單元,有效實現COD和NH3-N的降解去除。含有污泥的廢水自流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即可達標排放,底部污泥排入污泥池,脫水后的泥餅委外處理。
工藝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見表2。

表2 主要構筑物的設計參數
該工藝調試主要是生化系統的調試,而關鍵是UASB厭氧系統的調試與運行。
(1)UASB 系統
接種污泥量對系統的啟動具有較大影響[7],本工程采用某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的絮狀厭氧污泥,控制接種污泥量在15kg/m3。在系統啟動初期,控制厭氧反應器內容積負荷不超過0.5 kg/(m3·d),控制厭氧進水pH值為中性,水溫35 ℃,ρ(COD)/ρ(SO42-)> 3.3[7],通過調整進水水量及COD濃度,逐漸提高負荷,每次提高幅度不超過20%,經過為期1個月的提負運行,系統負荷達到2.2 kg/(m3.d),對COD的去除率穩定在60%以上,厭氧系統啟動完成,進入穩定運行階段。
(2)好氧系統
接種某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的好氧污泥,接種污泥含水率85%,接種污泥量15 t。投加污泥后,悶曝2 d,待污泥恢復活性后進入正式馴化階段。控制A/O-HBR缺氧池ρ(DO)在0.5 mg/L,進水COD質量濃度在500 mg/L以下;開啟A/O-HBR好氧池的曝氣系統,控制DO質量濃度在2~4 mg/L,逐步提高進水流量和進水濃度,并根據情況在生化池中適當投加葡糖營養劑,以改善廢水水質,利于活性污泥生長。根據水質水量情況調節污泥回流量,并定期排放剩余污泥。期間各單元運行效果見圖2。

圖2 系統各單元運行效果
接種污泥完成馴化后,廢水處理系統進入穩定運行階段。為了檢測系統運行效果,在調節池、中間水池、UASB出水口及二沉池出水口設置取樣點進行連續監測。其運行穩定期間監測數據平均值見表3。
從表3可知,UASB+A/O-HBR為主體的組合生化工藝處理制革廢水,可有效的去除廢水中的COD,BOD,NH3-N,SS,SO42-, 其中有機污染物總去除率穩定在88%以上,出水水質優于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排放標準。運行期間,雖原水水質頻繁波動,但系統運行穩定,說明系統具有良好的抗沖擊負荷性能。

表3 系統各單元運行效果mg·L-1
該工程總投資185.75萬元,其中工程直接費144.9萬元。
該工程日耗電量為28.4 kW·h,電費按0.8元/kW·h計算,則日耗電費545.28元;污水含工作人員4人,人均工資為2 000元/月,則人工費為266元/d;系統運行過程中,藥劑費為216元/d,則直接運行費為1 027.9元/d,折合成水運行費用為3.8元/t。
(1)工程運行效果表明,采用UASB+A/O-HBR為主體的組合生化工藝處理制革廢水是可行的,其工藝流程具有出水穩定達標、運行穩定可靠、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能耗以及工程造價低等技術特點,出水水質優于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排放標準。
(2)生化系統的管理與調控是工藝能否穩定運行的重點所在,但由于制革廢水水質波動大,NH3-N,COD濃度高且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及SO42-,應當充分重視調節池以及預處理在系統中發揮的作用,以免對后續工藝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在系統啟動運行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進水條件,有組織有計劃的逐步增加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