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見她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心靈之美勝于所有浮華。
每當學校門口三三兩兩地站著手拿厚厚一沓傳單的人,校門口的垃圾桶就鼓起了鐵肚皮。以垃圾桶為圓心,半徑一米內往往橫七豎八躺著折皺的銅版紙,更有甚時,整條街上都是撕碎的廢紙片,好像臺風剛剛呼嘯而過。
那天放學,我和她出了校門,沒走幾步,手里就又被塞了宣傳單。走在我們前邊的一行人吵吵嚷嚷,把手里的宣傳單對折幾次,變成了紙飛機,手臂用力一揮,紙飛機飄向不遠處的地面。還有的人采取更加暴力的方式對待傳單,“刺啦——”把傳單撕成幾片,任它們在空中掙扎、墜落,然后揚長而去。
我盯著那群罪魁禍首遠去的背影,有些鄙夷,可也別無他法,甚至為自己剛剛把傳單規規矩矩扔進垃圾桶的行為沾沾自喜。那些從他們身邊經過的、看到了這劣跡全過程的學生們,都與我一樣行色匆匆,大概也都與我一樣選擇了對這刺目的行為視若無睹。
這時,一直走在我身旁的她忽然不見了。緊接著,我聽到身后傳來她的聲音:“等一下!”停步,回身,我逆著人群站立,看見她側身蹲著,我們成了涌動人流中的兩塊礁石。
她左手攥著一張碎紙片,右手臂直挺挺地伸著,去夠一張廢紙,她的書包壓在背上,向一側傾斜,因為吃力地伸臂,她的表情有點猙獰。見觸碰不到那張廢紙,她把身體往前挪了挪。剎那間驚覺,我是多么的麻木不仁!與亂扔傳單的學生們形成了對比而產生的自尊,頃刻被撕得粉碎:我以為不亂扔已經是美德,然而,她……我快步走上前,把那張她碰不到的廢紙遞給她,然后蹲在她旁邊,和她一起收拾一地狼藉。她看了我一眼,繼續低頭撿廢紙,臉上多了淺淺的笑。
我以為像她這樣愛美、愛干凈的女孩,不會主動和垃圾打交道。但是她用行動告訴我,有時即使“事不關己”,也不能“高高掛起”。她不是要自己美,而是要用心傳遞美,讓世界有那么一點點不一樣。而這種美,一旦被傳遞下去,世界也許會有很多不一樣。
美,以心傳遞。
點 評
正如王君老師所說的一樣,“如果把一篇佳作比喻成一棵參天大樹,那么‘真實便是它賴以生存的肥沃的土壤”。本文為人物活動所設置的情境就非常真實,走在大街上,不管是城市還是鄉鎮,我們總能看到野廣告到處貼,宣傳單滿天飛。文中的“她”姓甚名誰我們不知道,但是“她”可以,也應該是每一個人,凡人小事蘊含大主題,值得點贊!
(劉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