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懿 盧文飛 張露 伏奕帆 馬旦旦 江文
摘要:在調查四川農業大學閱讀指數時,首先以城市閱讀指數為藍本,構建了大學生閱讀指數模型;其次,從學科門類的視角,將大學生閱讀指數模型應用于四川農業大學,調研得到四川農業大學主要學科門類的閱讀指數,從而反映四川農業大學各學科門類閱讀水平的高低。研究表明,不同學科門類大學生閱讀水平不存在差異;研究也表明四川農業大學閱讀水平為中等閱讀水平。
關鍵詞:閱讀指數模型;大學生閱讀指數;學科門類
一、緒論
近年來,黨的十八大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其中對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都提出了重要要求。閱讀是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本質就是獲取信息,信息量越大,種類越豐富,對于做出決策就有更具科學性。國家和社會都在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各界人士意識到閱讀對個人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對當代大學生有更高的期許,因此構建閱讀指數框架體系來反映大學生閱讀水平的研究,不僅對高校學風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更是對大學生群體的后續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二、大學生閱讀指數模型結構
本部分陳述的是大學生閱讀指數模型的構建以及運用yaahp層次分析法軟件計算出的模型指標權重。
(一)閱讀指數模型結構
城市閱讀指數就城市居民的閱讀量、閱讀頻率、閱讀種類、閱讀意識、閱讀活動參與情況等因素進行調查。本論文結合大學生閱讀目標明確、閱讀媒介多樣性、閱讀內容的寬泛性、閱讀程度的膚淺性等特點。通過對閱讀行為、閱讀豐富度、閱讀動機、閱讀外界環境四個二級指標、十六個三級指標的綜合調查,得出一級指標大學生閱讀指數。其中二級指標閱讀行為分為閱讀認識、閱讀頻率、閱讀費用、閱讀時長、閱讀數量、閱讀習慣、閱讀活動參與情況;二級指標豐富度分為閱讀種類、閱讀知識的知識性、閱讀方式;二級指標動機分為閱讀的目的、閱讀的動力;外界環境分為閱讀政策環境、閱讀活動數量、閱讀基礎設施、閱讀宣傳力度。
(二)權重
根據閱讀指數模型運用yaahp層次分析法軟件,首先確定“大學生閱讀指數”為目標層、確定二級指標為準則層、確定三級指標為方案層;其次構造二級指標判斷矩陣(數據見附錄),構造三級指標判斷矩陣;再其次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當CR≤0.1時,一致性檢驗通過,得出指標權重值。
三、大學生閱讀指數算法應用——基于四川農業大學
本次閱讀調查自2016年5月份起至2016年9月,以學科門類為視角進行分類抽樣,對四川農業大學22個學院共88個專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1781份,回收問卷1405份,有效問卷1325份,有效回收率78.89%。根據經驗樣本量的范圍判斷調查樣本量是否合理,本次抽樣的調查范圍為地區性調查——四川農業大學,調查的目的是相關性調查,總體規模人數在1萬人-10萬人。抽樣比為1%-5%,本次調研的抽樣比為4.14%,滿足要求。
四、閱讀指數分析
根據公式計算出,本份問卷在所有人閱讀頻率平均每周1次以下,每次閱讀時長低于1小時,閱讀數量每月最多1本,閱讀習慣為只讀不思考,只有1種動力,只讀1類書籍,采用1種閱讀方式,閱讀內容的知識性低到沒有得到幫助,外界沒有任何有關閱讀的政策,學校也沒有開展閱讀活動,自身也不參與閱讀活動,只有1項用于閱讀的基礎設施,基本不在閱讀上進行花費的極端假設下,會產生基礎分值50.60,在此基礎上得出四川農業大學的閱讀指數為71.76,農學的閱讀指數為72.40,工學的閱讀指數為71.22,管理學的閱讀指數為70.25,經濟學的閱讀指數為73.80,理學的閱讀指數為72.87,文學的閱讀指數為77.79,藝術學的閱讀指數為70.91。這表明各學科門類的閱讀水平及四川農業大學整體閱讀水平處在中等閱讀水平,學校仍需加強對閱讀的建設。
文學閱讀指數高的原因在于第一是閱讀動機不僅只有一種,第二是閱讀多種類的讀物,第三是閱讀的讀物知識性更深,第四是處在更好的閱讀政策環境等;同時也可以看出管理學閱讀指數低的原因在于第一是閱讀頻率低,第二是閱讀數量少,第三是閱讀的讀物知識性較淺。這表明大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需要多種動機,也表明大學生需要閱讀內容的知識性高的讀物。
采用SPSS(21.0)檢驗學科門類、權重指標及其交互作用對指標分值的影響是否顯著。學科門類顯著性檢驗水平大于0.05,權重指標的顯著性檢驗小于0.05,學科門類和權重指標顯著性檢驗大于0.05,這表明學科門類對分值的影響不顯著,權重指標對分值影響顯著,學科門類和權重指標交互作用不顯著。這說明學科門類的不同對閱讀指數不產生影響,閱讀指數只受η1的影響。
再將各指標進行相關性檢驗可以發現閱讀頻率與閱讀數量,閱讀動機與閱讀內容的知識性、閱讀政策環境,閱讀方式與閱讀內容的知識性、閱讀政策環境,閱讀內容的知識性與閱讀政策環境、閱讀基礎設施、閱讀認識,閱讀政策環境與閱讀基礎設施均存在高度正相關關系(person相關性>0.7),也可以發現閱讀種類與閱讀活動數量,閱讀內容的知識性與閱讀宣傳力度,閱讀宣傳力度與閱讀認識,閱讀認識跟閱讀費用均存在高度負相關關系(person相關性<-0.7)。這表明讓大學生產生一個對閱讀的動機對提高大學生閱讀指數很重要,同時也表明大學生采用碎片化閱讀的方式對自身選擇閱讀讀物的知識性以及對閱讀認識的層次高比采用單一的紙質閱讀方式、電子閱讀方式好,也能夠表明提高閱讀宣傳力度會對讀者閱讀產生影響,閱讀宣傳力度程度越高,大學生閱讀讀物的知識性深度就越低,閱讀認識也就越淺,需要采用適度的宣傳手段才能夠起到既能夠提高大學生閱讀深度又能夠提高大學生閱讀指數。
五、結論與展望
在以農學為主要學科門類,其他學科門類協同發展的特點下,四川農業大學的閱讀水平為中等閱讀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其次,學校需要展現出更多地讓大學生產生閱讀興趣的閱讀動機,同時制定相關的閱讀政策而適度引導大學生閱讀有深度的讀物從而提高大學生閱讀水平;個人需要采用碎片化閱讀的方式,把零碎時間運用,提高閱讀頻率以進行多種類的閱讀從而提高大學生閱讀水平。再次,不同學科門類大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存在差異性,只受閱讀指標的影響。
本文研究了不同學科門類大學生的閱讀水平是否具有差異性,給出了計算大學生閱讀指數的公式,研究完善了大學生閱讀指數模型,但未能考慮不同性別是否對閱讀水平產生影響,也未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來提高大學生閱讀水平。這將是本文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作者簡介:陳懿(1997.04—),男,土家族,重慶石柱,四川農業大學,在讀工學學士,研究方向:大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