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東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農業機械發展速度也逐漸提高,農業機械在數量、品種及動力總量上均得到了創新發展。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發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若不加以解決便會對農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業發展;研究
農業作為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對我國經濟效益的獲得發揮出無可替代的作用。所謂農業機械化,實際上是指用機器替代人力及畜力實施農業生產的過程,農業機械化發展能促進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筆者將分別從: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強化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為了適應農村經濟發展不斷發展著變化。農業裝備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及服務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于2009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達8億KW,每年以6.6%的速度逐漸增長,全國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為61.8%、40.5%、35.0%,且農機服務組織達3760萬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正處于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農業領域也不例外,根據我國國情,農業科學家提出了可持續農業相關內涵,對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予以了充分肯定,我國農業機械化向著更廣領域、更大規模發展。
經筆者研究,目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這一特點為我國農業帶來諸多危害,人口數量一多,便會導致我國糧食產量難以提高,從而引發糧食危機。此外,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提升,農業環境問題逐漸突出,耕地面積逐漸減少,基于這種情況下便為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較多問題。另外我國淡水資源相對短缺,導致農業用水緊缺,尤其在我國北方地區,缺水問題相當嚴重,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一定阻礙作用。在這個發展局面下,農產品生產加工及安全問題也隨之出現,尤其體現在我國農村地方。
此外,政府部門在農業投資方面相對匱乏,導致農機技術在推廣過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設備的缺乏。在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中,缺乏相應的硬件設備,這就會進一步阻礙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同時,在缺乏硬件設備的情況下,部分推廣人員其素質較低,在使用設備后沒有及時清理的意識,且設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并未進行定期的檢查與保養,從而導致了零件磨損、老化,不能正常使用,這就進一步加劇了硬件設備的缺乏。從而使得農機技術的優越性難以發揮,嚴重阻礙了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步伐。
二、強化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根據我國科學發展觀要求,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必須解決的問題。為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首先應對農業機械化工作領域加以拓展,實現糧食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提高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與此同時提升農業產前、產中及產后的機械化水平。農業部門應堅持協調發展,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機總動力正處于快速增長趨勢,但機械多、配套農具少等問題依然未能解決,在制造工藝原因影響下,農機產品安全隱患十分顯著,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業部門應提高農機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為使用者提供更優的選擇。為了滿足農業發展需求,農業部門應加大科研力度,探索粗一條符合農業發展的技術方向,充分激發農民作業的積極性,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充分壯大農機服務組織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有4000萬農機用戶,但專業戶僅占11%,其中,經營規模小、農機設備少、組織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層出不窮。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發展,農業部門應堅持“扶持、規范、引導、服務”方針來鼓勵農戶利用農業及時來提高服務水平,使服務規模得到擴大。政府部門應給予農業更多支持力度,落實稅費減免、購機補貼、作業補貼等政策,建立有效政策體系。農業部門應組織技術培訓、人才培養服務,推進農機服務社會化、產業化。
(三)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能力
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服務水平難以適應農機發展需求,政府部門應為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促進我國農機體系的有效完善。應以農機服務組織為基礎,加強農機安全監理裝備建設,使安全監管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宣傳教育手段來幫助農戶形成安全作業意識,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構建高效農機化信息網絡,促進我國農業發展。通過實地演示的方式對農機技術、產品進行展示,讓農民能夠看得到、摸得到,從而激發農民的興趣,也能夠將農機技術的實際性能展現出來。從而讓農民更容易接受農機技術,并在認識到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主動將農機技術應用于實際的農業生產中,從而促進農機技術的推廣步伐,有效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四)加強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
現階段大型農機裝備增長速度相對較快,但其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導致有機無處走、機壞無處修等問題逐漸凸顯出,為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門應加大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機通行條件加以改善,為農機設施修建提供補助性政策。
(五)提高農機工作人員的水平
農機技術工作人員是農機技術推廣中的執行者,同時也是確保農機技術能夠持續、有效進行的關鍵。在農機技術推廣中,不僅要求農機技術工作技術人員必須掌握農機技術規范的使用方法,同時還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有宣傳農機技術優越性、科學性以及有效性的專業技能。換言之,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質量。所以,相關部門需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專業能力,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測試以及專業知識的培訓,以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并鼓勵相關的工作人員與技術人員加強對先進技術與推廣知識、方法的學習,在使其對自身工作有更深刻認識的同時,不斷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使其能在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中充分履行其職責,并為農機技術的創新推廣做出貢獻。
結束語
綜上,筆者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為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門應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充分壯大農機服務組織、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能力、加強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機工作人員的水平,通過對農機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農機技術的推廣,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蘇少勇.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 南方農機,2017,(02):127.
[2]張朝華.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影響分析[J]. 南方農機,2016,(10):24+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