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瑤
用積分制的方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班級管理的自主性,發揮積分制評價體系的積極作用,才能讓學生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提高學生的道德境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一、利用積分制,提高學生管理主體地位
利用積分制革新班級管理工作,提高班級管理的自主性,是尊重學生獨立人格的表現。在過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掌握著班級管理的大權。利用積分制的方式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權力的下移,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在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學生是廣泛的群眾基礎,他們擁有做主的權利。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班委,構建班委領導小組,促進學生積極表態,給學生班級管理的發言權。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學生收獲了獨立的人格,更讓學生收獲了尊嚴,促進學生話語權的提高。新時代的班級管理者,將班級管理的責任分給班委以及全體學生。學生們就不必要再對班主任有很大的畏懼心理,不必再察言觀色,只要想著如何切實解決問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做小主人。
比如,衛生問題就是班級管理問題中的一個。解決衛生問題,給學生們營造干凈、清潔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個人學習效率的提高。一直以來都是班主任為學生們安排值日表,安排哪一個學生在哪一天做哪一個區域。學生只能聽從于班主任的安排,無論公平與否,只能接受。利用積分制去提高學生的班級管理自主性,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規劃一套衛生方案,推進衛生方案的落實。并通過積分大小的設置來分配較困難的衛生區域以及較輕松的衛生區域,以積分制的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完成做衛生的任務,獲得個人積分。積分制,給學生們提供了全新的評價體系,也讓學生在做小主人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新想法。
二、利用積分制,促進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積分制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的應用,讓班級管理者走出了以分數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教育模式。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利用積分制,學習成績不再是評價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從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評定學生的成長階段,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過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許多學困生糾結于個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問題。而積分制實施的情況下,這些學困生可以從其他方面獲得積分,通過多方面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力量,成為班級中的自主管理者,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積分制,讓全體學生有了自我成長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力量。積分制轉變成為學生自主管理的動力,有助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比如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但在日常班級活動中樂于助人,能夠與每一位同學建立和諧的關系,這就在個人品質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獲得了積分。還有學生的個人學習成績較強,但個人紀律不佳,通過積分方式讓學生意識到控制個人紀律較為容易,有助于學生自我成長。
三、利用積分制,提高學生個人道德水平
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可以說是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標,也是教育的指向。道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利用積分制促進班級自主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關注學生個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每一所學校都應當將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將德育融入到每一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融入到學校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班級管理也應當重視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通過積分制的實施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改善當代學生心理素質較低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課堂中勇于發言,在課下積極互動,給學生合理的方式釋放個人學習生活壓力正確,調整心態,才能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討論有關于道德的積分原則,讓學生將自己認為好的道德品質分享出來,并轉化成為具體的行為。比如有的學生說誠信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準則。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誠信相關的行為,像認真完成作業、獨立完成作業、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等。將這些細則作為積分的原則,當學生做到其中一條時便積下對應的積分,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監督自己的行為,監督同學的行為,有助于積分制積極教育作用的發揮。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雷鋒月”等特殊活動給學生提出具體的道德要求,以完成任務的方式促進學生積分,讓學生在競爭中成長。
四、利用積分制,提高學生自身實踐能力
教書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育人才是最終目的。在教育工作中,將班級管理理論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積分制環境下的班級自主管理工作,對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班級內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從思考、規劃、實施、完善等不同的環節完成一項班級活動,有助于學生個人實踐能力的提高,還能促進學生知識應用水平的提升。
現在組織主題班會活動時,學生需要結合社會時事與熱點話題去選擇班會的主題。在思考出班會的主題后,同學們需要在一起討論有關于此主題的班會內容,設計班會的內容與具體環節,提高班會的可行性,調動大家的參與性。在實施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要關注規劃方案的實施效果,以個人行為去促進班會的順利開展。在反思過程中,學生需要積極思考,相互討論,共同發現主題班會的問題,反思個人不足。從每一個環節的難度出發,設計不同的分數,讓學生選擇自己要參與的環節,推進學生成為班級管理者與建設者。
綜上所述,將積分制應用在班級自主管理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還能解決班級管理的很多問題。在積分制評價體系的引導下,學生成為了自己的主人,不再受制于他人,從被管的角色過渡到了自理的角色。促進每一位學生在積分制環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個人成長目標,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梅晶晶.以積分制為依托的高中班級管理過程性考核[J].教學與管理,2016(25).
[2]沈莉.微“積分”:構建活力班級的一把金鑰匙——初探“積分制”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的實踐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20).
[3]李政.道德行為積分制評價的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德育,201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