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暉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加快,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地位尤為重要。英語教育普及率上升迅猛,并且呈現低齡化趨勢。我國的幼兒英語教育開始普遍開展。幼兒英語教師作為影響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成為了研究幼兒英語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采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采訪,對南寧市一所幼兒園英語教師做了研究,旨在了解該所幼兒園幼兒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對繼續教育的態度,發現其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幼兒英語教育; 幼兒英語教師專業素質; 幼兒英語教師繼續教育
一、前言
當今隨著經濟、科學、文化一體化的快速發展,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越來越流行。同時隨著教育低齡化的趨勢下,幼兒英語教育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同時大量的幼兒園建立起來。但是這些幼兒園缺乏專業幼兒英語教師、完善的教學書和教學設備。幼兒英語教師的素質影響著幼兒的英語學習, 因此這成為開展幼兒英語教育阻礙。同時缺少相關幼兒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研究阻礙了幼兒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所以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過研究英語教師的基本情況,專業素質以及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和態度。其中教師專業素質包括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分析研究結果總結出幼兒園的成就和不足,指出具體的問題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可行性建議,為幼兒園英語教學的順利發展提供參考,引起教學工作者對幼兒英語教育的關注,提升幼兒園英語教學的質量。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教學觀察的對象是廣西某所幼兒園7名幼兒英語教師和100名學生,教師多為剛剛畢業的英語或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教學經驗不足。其中有一名外教,一共有6個班,學生年齡為2-4歲,有一部分為附近大學院校的教師子女,父母的文化水平較高。
(二)研究工具的設計
調查問卷、采訪是我收集數據的主要工具。
教師的調查問卷共設計了7份、57個問題,主要是了解幼兒英語教師的基本情況,幼兒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幼兒英語教師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和看法,其中教師專業素質包括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專業能力。采訪分為教師和園長篇,主要是對當堂課結束后及時對教師進行即時采訪,一共有2個問題,了解教師對當堂課的自我和學生表現的總結、評價。也有對專門進行教師對自己教學和繼續教育方面深層次的看法進行了解的采訪,一共有8個問題。園長篇主要有9個問題,幼兒園英語教學和教師基本情況著手。教學觀察主要是進入課堂,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行為進行細微觀察,及時記錄下來教師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互動、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在課堂如何表現的。同時用設備錄下視頻,課后再回看,及時不漏課上未觀察到而疏忽的部分,最后對整堂課進行總結梳理,分析教師和學生在課上的行為。
(三)調查結果分析
本研究進行采用了問卷調查、采訪的方式,一共制作了7份教師問卷,收回7份,回收率100%。教師的調查問卷有設計了7份、57個問題,但其中有3道題,部分教師未答。
1.基本情況
本次研究主要從性別比例、年齡結構、學歷層次、教齡結構、教學任務、科研等方面考察幼兒英語教師的基本情況,結果如下:
性別比例方面:7名教師中,6位為女性,占86%,1位男性,占14%。男女比例失調。
年齡結構方面:5人年齡在25歲以下,占71%,2人在26-35歲之間,占29%。年齡結構呈年輕化。學歷層次、專業方面:大學本科及以上2人,占29%。大專5人,占71%。英語專業4人,占57%。非英語專業3人,占43%。學歷層次較低,非英語專業的比重大。
教齡結構方面:從事英語教學一年以下的3人,占43%;1-5年的3人,占43%;6-10年的1人,占14%。全部都為聘用教師,其中有2人為轉崗后擔任英語教學工作,占29%。上崗前接受的英語培訓報道一個月的有3人,占43%;1-3月的1人,占14%;三個月以上的3人,占43%。從事英語教學的教齡相對合適,但是接受的專業培訓時間普遍短。
教師資格證方面:2人考取了幼兒英語資格證,占29%。3人持有小學教育資格證,占43%。1人為外教,考取了本國的教師資格證,可教任何年齡階段學生,占14%。1人沒有考取任何資格證,占14%。
2.專業素質
(1)專業態度
對于幼兒英語教師的專業態度,本研究主要從教師對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程的看法,教師的職業態度、擇業動機等方面進行調查。
29%的教師認為非常有必要開設英語課程,71%的教師認為有必要。所有教師都認可幼兒英語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絕大部分學生都看好幼兒英語教學的前景,并且認為在工作中應該盡善盡美,出于自己的理想。而當提及對于這份工作的職業的態度,4人,占57%的教師很喜愛,2人;占29%喜愛,1人占14%;情緒比較復雜;1人,占14%,沒感覺。同時只有1人,占14%不想變換工作;5人,占71%,不確定;1人,占14%想變換工作。可以看出該所幼兒園英語教師對于幼兒英語教育的情感是復雜的,一方面認可這份工作,上課時熱情也高,但同時對于這份工作有些疑慮、困惑。
(2)專業知識
本研究主要從幼兒英語教育知識、英語語言理論知識、英語文化背景、教學法等方面進行調查。
關于幼兒英語教育知識方面:對于自己掌握的幼兒英語理論是否在工作中夠用,1人,占14%,覺得非常夠用;1人覺得夠用;3人,占43%,覺得一般;1人覺得欠缺。大部分的教師對于本學科的前沿知識有點兒關注,占86%。可見教師對幼兒英語教學的知識的掌握一般,而對于該學科前沿知識的關注度也不夠。
關于英語語言理論知識:教師在聽所讀寫方面的整體情況較好,教師掌握的詞匯普遍不夠高,口語表達能力一般,導致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使用英語表達的頻率少。endprint
教學法:大部分掌握得好,少部分掌握得一般。在上課時,一些掌握得好的教師教授時,學生理解快。
歐美文化背景知識:大部分教師對此了解程度一般,而且只是偶爾介紹給學生。平時比較偏重于教授教學任務里的知識:單詞、句型。
(3)專業能力
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設計包括制作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活動、安排教學目標等等。
大部分教師都把字母和單詞作為幼兒掌握得內容。對于英語歌曲的教授較少。教學時應準備的主要內容絕大多數教師都考慮到了多個方面:幼兒心理特征、口語、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單詞。每個教師都會寫單元教學計劃,只是編寫的詳略程度不一,2人寫詳案,1人寫簡案,2人寫詳簡教案。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教案是否體現自己的特色。
教學實施的能力:
在教學組織上:上課每次組織游戲的1人,占14%;經常的5人,占71%;偶爾的1人,占14%,從不組織的1人,占14%。絕大多數教師還是會組織游戲的,采用團隊的方式比較多。
在教學運用教學技巧的能力:對教學簡筆畫和彈唱等專業技能運用情況一般,在制作幻燈片和教具方面的能力整體較好。基本上都會使用圖片、自制教具、教學模型、電教設備。
教學評價、反饋能力:教學時5人,占71%的教師會經常觀察、評估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行為;1人,占14%,偶爾,看情況會;1人,占14%,不會。對于英語學習情況的評價標準,絕大多數老師都認為包括是否對英語感興趣,6人選擇;其次是發音正確與否,5人選擇;4人選擇說英語的主動性。
科研方面:教師總體認為自己在科研方面存在的問題是英語教學理論缺乏,缺乏創新意思。普遍認為參加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是聽、評課和做課題研究。只有2人,占29%,在地級市以上專業刊物發表過教學論文,其余5人,占71%,從未發表。
3.教師對繼續教育的需求與看法
大多數教師意識到自己在教學法上單一,急需提高的素質主要包括語言素質、理論素質。最需要解決的的問題是改善他們的教學方式。他們急切地希望語言和理論素質。絕大多數幼兒英語教師希望能通過觀察、學習、專業研討會和同伴交流,經常接受關于教學方法、技巧培訓、英語學科和相關教育理論的課程培訓。
4.問卷數據分析
(1)從教師基本情況方面來看,教師的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比例過大;年齡結構呈年輕化,教學易帶動課堂氛圍,教學有激情和活力,同時教學的經驗也不足。教齡短,在該園教學的時間也較短,也接受的專業培訓也不夠。因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運用不夠熟練。
(2)從教師專業態度方面來看,普遍認可英語教學的活動及其重要地位,選擇這份職業大多源于自己的理想,較看好,也愿意在工作中盡善盡美或完成任務。但對于這份職業的喜愛程度不一,大多數喜愛甚至很喜愛,而也有教師情緒復雜和沒感覺。對于是否變換工作時大部分都不確定。
(3)從教師專業能力方面看,教師都會寫教案,但未有意識地寫凸顯自己的特色的教案。這同時在教學組織上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歌謠律動、團隊活動、小組PK等,并且學生參與度高。但是語音、語調還不夠標準,在教學中英語口語表達少,對英美文化背景的介紹也欠缺。教學設備主要使用電教一體機,圖片、實物等輔助教學,教學工具多樣化。外教教學時使用電教一體機較多,其他工具使用較少些。總體看來教師還是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將此作為開展英語的目標。幼兒園開展了家園共育的項目,運用愛校通軟件和家長實時互動。同時也會課后與家長交流和將所學發給家長。教師們在與家長反饋和合作方面做得很好,有利于學生更好掌握所學,課后得到鞏固。
(4)絕大多數的教師認為他們的教學方式簡單并且想要提高教學技巧。因此他們采用了很多游戲,但是沒有改變游戲的形式,例如采用歌曲、舞蹈、繪畫和表演情景劇等。所有老師都意識到他們的在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和專業技巧上的不足。他們的科研方面的能力不足,有待提。所以他們希望園領導多組織培訓和教研和科研活動。
5.采訪結果分析
當問及年輕教師們關于他們的如何評價自己的教學,他們表現得不自信,也無法指出教學中具體存在的不足,缺乏自我評價的能力。相反有幾年教學經驗的教師表現得自信而且具體而且準確地分析他們的教學情況。
每一位教師認為開展幼兒英語教育的目的不完全一樣。不過教師們普遍認為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積極和家長合作教學,該園領導也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聽評課,可見該園對英語教育格外重視同時幼兒的家長也參與到幼兒英語教學當中。幼兒園使用了哈佛少兒英語教材。哈佛教育擁有一套教學用書、全套的教學輔助軟件和幫助家長輔助孩子教學的“愛校通”軟件。它幫助了教師和家長更好地教學。教師們意識到他們在教學技巧上有許多不足,并且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得到改善。
教師們意識到他們在教學上的不足,但是不能具體分析問題所在,可見缺乏自我評價、分析的能力。他們希望提高在教學上各種各樣的技巧。教師和園領導重視幼兒英語教育也積極地與學生家長合作教學。
三、結論和建議
作為教師本身要善于總結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尋找方法改進;多向同行虛心求教,交流心得體會。積極關注幼兒英語教育領域的動態,擴展視野。同時幼兒園應多開展英語教研活動,教師之間多交流經驗,自我反思總結,并且進行實時跟蹤,檢查教師是否有所進步;針對教師的不足定期進行專門的專業培訓;指導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提供豐富的教具,實現教學多媒體多樣化教學;定期開展幼兒英語教學的室外體驗活動和英語劇表演,激發幼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陳雅芳. 幼兒英語教育活動指導[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
[2] 韓冬云.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問題與趨勢[J].遼寧教育研究. 2005.
[3] 龍成彥. 幼兒英語教師英語專業素質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82.
[4] 潘君利.幼兒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內涵解析與目標設定[J].幼教園地, 2009.
[5]楊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21.
[6]楊琳,孫曉軻. 常州市幼兒英語教師專業素質調查報告[J]. 常州工學院學報, 2010.
[7] Foster-Cohen. An Introduction to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M].Longman.1999.
[8] McLaughlin.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Edward Arnold. 1987:99.
[9] Selink,Swain and Dumas.The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 Extended to Children[M]. Language Learning.1975:139-152.
[10] Susan Gass, 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Course3rd Edition[M]. 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