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洋+張霞+王山山
摘要:企業要想實現規范管理、高效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堵塞風險點和漏洞,離不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必須結合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緊盯制度“建立、修訂、廢止、執行”四個環節,持續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提高制度的實效性和生命力。
關鍵詞:制度;建立;修訂;廢止;執行
規章制度是全體員工在企業生產運行、經營管理、組織建設等各項企業活動中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稱。制度建設水平直接體現一個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制度建設能力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穩健發展能力,構建系統完備、全面覆蓋、針對性強的制度體系可以有效推進各項企業活動趨于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讓企業管理從無序走向有序,從隨意走向規范,從粗放走向精細,最終實現科學管理、高效運行。
企業要想實現規范管理、高效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堵塞風險點和漏洞,離不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必須結合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緊盯制度“建立、修訂、廢止、執行”四個環節,持續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提高制度的實效性和生命力。
一、建立制度要學會“三種唱腔”
建立新制度如同孕育新生命。要想讓一顆種子順利萌發,結出新芽,長成參天大樹,需要陽光雨露溫暖滋養,更為關鍵的是深深扎根于土壤,從土壤中獲取營養。制度的執行主體是廣大干部員工,制度建立者就學會用這個群體能聽懂的語言,唱出他們喜聞樂見的強調。
(一)唱出“統一的腔調”
制度建設最忌政出多門、政令不一。一個新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實現上下之間政令暢通、政令如一,使本部門與上級對口部門各項工作規范一致、有效接軌,進而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有時正是基于這種想法,導致我們在制定相關規章制度過程中,關注上級要求多一些,關注企業內部科室部門的要求少一些;落實上級政策法規多一些,重視企業內部法規少一些,也就出現了各部門制度之間相互沖突矛盾,讓員工左右為難,無所適從。根治這類問題,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統一”,也就是“統籌一致”,“統籌”是手段,“一致”是目的,概況起來就是,制定制度前要收集整理所有與新制度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條例,統一差異項,調和相似項,去除重復項,實現規范一致。
(二)唱出“群眾的腔調”
規章制度的生命力就是操作,只有具有可操行性,利于操作、便于操作,一個新制度才能得到迅速推廣應用,體現出制度應有的價值屬性。然后,我們在制度一些制度時,習慣于參考上級部門的相關規章制度,本應取得“精髓”,棄其“皮囊”,將上級文件精神注入到企業自身實踐中,但實際上,往往有的人樂于做“文抄公”,簡單修改上級制度,甚至是“照搬原文”作為新制度執行下發,以致部分制度過于理論化、含義迷糊,老百姓看不懂,影響制度推廣應用。
二、修訂制度要熟悉“三種音律”
修訂完善制度是制度建設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基層油氣企業內部制度修訂數占總體工作量(立、改、廢)的50%以上,涉及到生產、經營、信息、黨群等各個工作領域。如果說制度是一篇“樂章”,修訂制度應按照正確的“曲譜”,把握三種律動,對制度進行“調試”,查找郁結之處,或刪除之,或改進之,或補充之,成就悅耳之聲。
(一)熟悉上情與下情的律動
規章制度體現的是企業意志,維護的是企業根本權益,貫徹的是以人為本的觀念。因此,修訂制度的主體必須要吃透上情、把握下情。一方面,要充分掌握企業發展形勢,胸懷全局、把握大勢,對企業發展特征了然于心。同時,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熟悉掌握上級部門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保證修訂規章制度合法合規、具有前瞻性;另一方面,要積極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調研當前制度實施情況,查找存在問題,結合實際,提出修改方案,提高修訂制度的針對性。
(二)熟悉統籌和協調的律動
修訂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單位、多部門上下聯動、統籌協作。以基層采油廠而言,需要計劃科、辦公室、制度歸口管理部門、基層單位多部門統籌協作,其中,制度歸口管理部門是修訂制度需求部門,承擔修訂制度的立項、修訂職能;計劃科是規章制度的綜合管理部門,承擔修訂審核和檢查職能,基層各單位是應用制度的主體,承擔著修訂制度的測試職能;辦公室是制度發布的最后一個關口,起著文字校驗的作用。此外,修訂制度也要對照內控流程、QHSE系統文件等,統籌考慮、保持一致,堅決不能出現相抵觸、相重復、相交叉的現象。
三、廢止制度要把握“三個音符”
從基層石油企業“十二五”期間制度建設來看,每年企業廢止制度平均在5項左右,占制度建設總量的25%,具有極大的比重。規章制度在企業管理中的具有嚴肅性和權威性,每個制度的建立過程都承載著管理層的意志,凝聚著專業人員的心血和含水,所以要把廢止制度作為一件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的大事,認真對待、謹慎開展,做到廢之有理、廢之有據。
(一)找出“與上級政策法規不適應的音符”
企業建立所有的規章制度都要遵守國家的政策法規,遵循上級部門的要求和建議,這樣才能做到合法合規。然后,有時因為前期調查研究不夠,對政策解讀不準,沒有考慮過政策法規的未來發展方向,以致建立制度缺乏前瞻性,隨著企業不斷發展,企業現行制度與國家政策法規出現沖突和偏差,對于此種情況要堅決廢止。
(二)找出“與企業發展目標不符合的音符”
制度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服務,而有些制度由于起草建設過程調查研究不夠,只忙著扎“籠子”,沒有考慮籠子的輪廓和框架,僅就制度而制度,而沒有進行通盤考慮,與企業的發展實際和中心目標結合不夠緊密,甚至是與總體目標相偏離,不但沒有起到推動有效企業發展的作用,相反嚴重束縛企業的穩健和諧發展,阻礙任務目標的完成。這樣制度必須擯棄廢止,絕不能嘗試修訂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