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豆瓣網的評分是多少,浙江衛視熱播的《深夜食堂》勢必會登上2017年年度國民話題榜。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會談論起身邊的“深夜食堂”,也會跟著劇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有人說,是趙又廷扮演的聽障爸爸、蕭敬騰扮演的絕癥男孩、海清扮演的患阿爾茲海默癥的母親等演員那如教科書般的演技拯救了《深夜食堂》,實際上,拯救《深夜食堂》正是它自己。
國產的《深夜食堂》在主演黃磊的影響下少了一些冷硬,多了幾分溫暖。“環球網”評論:《三姐妹》中,老板細心地觀察著每個人的情緒變化,所以能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調解三人間的矛盾,也能用一碗泡面去化解三人和解時的尷尬。先用溫婉、平靜的語言講述發生在城市一角的故事,再用故事獨有的深沉情感打動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最后用一道看似家常實則連結無限情感的美食做收尾。該劇以獨特的敘事模式和內斂的情緒賦予其本身“廣闊的療愈力”,讓忙碌的食客心靈得以停靠,情感有所寄托,這也是它能給予觀眾溫暖的原因之一。
多維解讀
1.對社會群體關懷的比例越來越重。《深夜食堂》的低開高走,可看出浙江衛視對電視劇的選擇,看重的是對社會群體的關懷。從去年的《小別離》《好先生》到今年的《外科風云》《歡樂頌2》,帶有“中國藍”標簽的電視劇一直具有叫座又叫好的品相。較之今年上半年的兩部現實主義題材力作——醫者仁心的《外科風云》和以22樓五美為主要表現對象的《歡樂頌2》,《深夜食堂》輻射的社會群體更廣泛,同時也折射出了許多嚴峻的社會問題,讓每個觀眾都能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共鳴,潤物細無聲地進行心靈治愈。
2.IP劇改編亂象。“IP改編”“IP劇”雖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新說法,但IP作品改編現象自影視劇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網絡小說改編成為了這股熱潮中的主要力量。
如今,IP劇已被視為“圈快錢”的大殺器。細數近兩年火爆的幾部IP影視劇,基本上都是“高顏值演員+大制作團隊+高投資成本”的模式,這也讓不少人認為,只要套用這種模式,改編IP影視劇就會大火。可同樣是大IP、大卡司、大制作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大漢情緣之云中歌》《幻城》等卻遭遇了滑鐵盧,有些收獲了高收視卻是低口碑;有些虎頭蛇尾,直接被忽視;更有些大IP劇枉擔盛名。好端端的暢銷小說,最后卻被改編成了神劇、雷劇。
如何能打造出如《瑯琊榜》《甄嬛傳》之類的精品電視劇,的確是眾編劇、眾導演接下來應該思考的問題。
適用話題
關懷、溫暖、療愈、共鳴、網絡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