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珂珂+韓道光
摘 要: 隨著交通運輸經濟開發戰略的不斷推進,公路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為合理利用資源并保護生態環境,填石路基成為公路修筑的一種必然選擇。作為一種特殊結構型路基,如填石路基施工效果不佳,將大大降低工程質量,最終對公路通行能力、行車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為此,本文通過實際案例,對填石路基施工準備及施工流程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 填石路基;工程案例;施工準備;施工流程
某公路工程施工段的起止樁號為K1+413.3—K7+743.16。路線途經路段具有較小地形起伏,43米為相對最大高差,20.231米為公路中心線最大挖方高度,12.872米為填方最大高度。131.55萬方為本路段路基土石方工程總挖方量,其中84.97萬方為填方總量(30%為石方比例)。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需進行石方填筑試驗段施工,其長度約100米,該路段左幅地質內存有淤泥等,其右幅可選取半填半挖設計。遵循平均填筑6到10層作為此次試驗工程量。
一、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準備
1、測量放線。應先復測校核提交的控制樁資料,導線點、水準點需通過監理辦批準,按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可進行導線點、水準點加密。其次填方邊界應通過全站儀放出,以此確保其精確度,同時進行牢固控制樁設置,且在施工中加強校核。隨后復測路基所有橫斷面原地面高程,進行路基橫斷面圖繪制,對路基填料數量進行準確計算,最后根據原地面實測高程進行路基施工寬度的準確計算,通過監理人員同意后即可施工。填石路基施工前期,需對中線與固定路線的重要控制樁進行全面恢復,如交點、轉點等。路基中線樁恢復時需對結構物中心、相近施工段中線閉合等情況加以重視,如出現問題需找出原因,且向相關部門上報。
2、場地準備。先原地面復測施工現場,同時經監理人員現場核實,隨后清理填挖方地段原地面表面,按照工程地形實際情況,可選取挖掘機結合人工的方式進行清表施工,如橫坡地段在1:5以上,需根據施工規定進行臺階開挖。右側順著坡腳線進行縱向水溝開挖,0.8米為水溝深度,按照實際情況在試驗段內相隔一定距離進行橫向排水溝開挖,30到50厘米為溝深度,向縱向排水溝引入路基誰,且向路基外排出。15厘米為清理深度,集中放置清理出來的表土,隨后通過自卸汽車向棄土場運輸。
3、材料準備。填石路基施工對填筑材料具有嚴格規定,具體如下:
第一,路堤填筑時一般不能直接選用膨脹巖石、易溶性巖石,同時,強風化石料、鹽化巖石等也不能直接使用;
第二,路堤填料粒徑需控制在500毫米以內,同時在層厚70%以下,15到20為其不均勻系數范圍。路床底面下方400毫米內,要求其填料粒徑必須控制在150毫米以內;路床填料粒徑則需控制在100毫米以內。
二、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流程
1、試驗段總體施工方案
(1)對低洼地段先進行縱、橫向排水溝開挖,以此達到地下水位降低的目的,清淤晾曬,以此達到填前碾壓的目的。旱地清表后需先進行整平與臺階開挖施工,或進行翻松晾曬碾壓。
(2)填筑施工中需將邊線先放出,隨后將施工標尺立出,根據本層填料松鋪厚度進行卸料面積的準確計算,通過石灰線將方格劃出。
(3)根據工程建設實際情況,本工程選取環刀法、灌砂法作為土方壓實度檢測的主要方式。
2、路基填筑
選取分層填筑與壓實的方式進行路基填筑施工,按照相關施工規定,要求各層石料松鋪厚度必須控制在50厘米以下,如將50厘米作為各層松鋪厚度進行鋪筑施工,需通過專人指揮運輸車輛,根據相應路線由料場通過自卸汽車將石料向施工現場運送。一般以梅花型作為堆料分布形式。
按照路基寬度、自卸車各車方量等條件,選取白灰灑網格的方式進行上料工作面施工,以此對各車卸料位置加以確定,且進行填筑厚度的嚴格控制。一般在填筑路基前期,需將紅白50厘米間隔的填筑控制桿設置到路基相隔20米的橫斷面上,以此對填方材料松鋪厚度進行全面控制。這種方式可確保在料堆推平厚度,路基填料松鋪厚度基本一致。
3、攤鋪整形
路基攤鋪整平時一般選取推土機進行施工。首先根據路基“三桿”控制的填筑高程利用推土機進行基本推平,人工應與裝載機配合的方式將超粒徑填料挑出,如局部不平整,需通過人工的方式通過細石塊、石屑找平。如石料具有較差級配、較大粒徑或較寬石塊間隙,需將石渣、石屑等填入到各層表面空隙內,直至填滿空隙。
4、路基壓實
不可壓縮為路基填料石塊自身的特點,壓實的作用是實現緊密咬合狀態,如消除所有粒料間松散接觸現狀,從2邊到中心為路堤碾壓施工的壓實順序。0.4到0.5米為橫向接頭重疊寬度,前后相近兩段應具有1到1.5米的縱向重疊寬度。在壓實作業中,嚴禁出現漏壓、死角現象。通常選取壓路機進行2遍靜壓,隨后按照慢—快的速度進行施工,振壓強度為從弱—強。通常情況下,需在每小時1到2千米之間控制行駛速度。在該過程中,需選取人工方式利用小石塊、石屑等將縫隙填滿補平。如大塊硬質材料無法通過壓實設備碎化,可利用人工方式進行碎石化,要求破碎后硬質材料最大尺寸必須控制在壓實層厚度70%以下,且確保分布均勻。最終確保路基壓實層頂面具有良好穩定性,且不存在輪跡等現象。
三、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1、公路工程路基具體施工前,必須先測試路基的承載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路基施工及材料填筑與施工承載力相符合。其測試內容包括:填筑材料小于10米高度時,路基承載力可以空載在大于150kpa的范圍;當填筑高度在10米到20米的范圍內時,必須確保其承載力大于200kpa。填筑高度大于20米時,路基填充高度要控制在高于巖石基面的范圍。
2、填筑路基前,施工企業必須確保路面的干凈度。第一,要徹底清理掉地面上的植物或雜物,在處理耕種地段的路面時,要清理到表層土的150毫米處,當發現路面平整度較差時,必須將其坑洞處進行有效及時的填筑及碾壓,確保其壓實度符合施工要求。在對較為松散的路基底部進行施工時,要確保其具有大于90%的壓實密度,進而增強路基的穩定性。
3、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企業應嚴格遵循石質路基施工的相關規范進行有效施工,防止因施工不當造成嚴重的質量隱患。在公路工程填石路基的具體施工中,必須加強相關技術保障及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
4、施工企業必須指派專職施工人員嚴重監督及控制施工的每個環節,確保公路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施工規定進行科學有效地施工,同時還要詳細記錄每層攤鋪石料的粒徑、速度及次數,檢測路基施工的各項指標,進而確保路基施工的質量及穩定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填石路基作為公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水平。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填石路基施工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確保工程建設整體質量,施工企業必須嚴格遵循工程實際情況,規范施工工藝,選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延長工程使用壽命,提升行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馬文奎;;談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質量控制[A];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4年.
[2]周勇;吳立堅;劉升傳;;新建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基碾壓試驗研究[J];公路;2010年02期.
[3]彭杰;;淺談公路橋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3年02期.
[4]劉偉帥;;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