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見習記者 楊皓
高鐵上班族的雙城生活
文/見習記者 楊皓

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城市中存在著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的住所與工作單位不在同一個城市,每天通勤需要乘坐鐵路列車,穿梭于不同的城市,一堆堆火車票是專屬于他們的考勤記錄,每天往返合計的四五個小時是專屬于他們的高鐵生活。
在普通人眼中,他們是時代中的生活苦行者,但在他們眼中,這樣的生活并不至于痛苦。用他們的話來說,“其實兩地通勤沒有想象的那么辛苦,但是肯定要比普通上班族累一點,但也只是累一點。”
東方明珠上海輻射著整個中國東部的經濟,圍繞著它的周圍,有一群每天乘坐城際鐵路往返家與公司的上班族,趙強便是其中一個。
以下內容為趙強口述實錄:
我大概一年前從上海某個大學碩士畢業,當時工作定在了上海。但是我老婆的工作比我早一年定在了蘇州,我不可能為了自己讓她放棄現有的工作來上海和我一起居住。為了兩人能夠生活在一起,我只能選擇住在蘇州,每天高鐵通勤,往返需要四個小時。
冬天蘇州只有黑夜
我現在每天大概六點二十起床,一般會選擇乘坐七點半左右的高鐵前往上海市,九點半之前可以到公司了,大致的通勤過程是:公交—高鐵—地鐵—步行。
要說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失落的地方,就是冬天了。冬天早晨六點多出門的時候,天還是灰蒙蒙的,天還沒完全亮,我就坐上了去往上海的高鐵列車。晚上六點下班,乘坐七點的高鐵,八點到蘇州時已經是夜晚了。所以說,除了周末,冬天的蘇州對我來說只有黑夜。不過很多工作辛苦的人不也是天還沒亮就出門,天黑了才下班么,這樣想想心態也就平和了。
其實習慣了就好了
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不適應,因為我本身時間觀念并不是很強,經常會給自己一些周旋的時間,但是這樣的習慣在坐高鐵的時候非常致命。有一次我早上肚子不舒服在家多待了一會,想著路上跑去公交站就行了,可是很遺憾那班公交車最后還是沒趕上,當然脫了一班公交高鐵也趕不上了,最后的連鎖反應當然是遲到了。
后來時間觀念就慢慢變強了,事情的輕重緩急分得很清楚,六點二十鬧鐘一響,接下來所有的行動似乎都有一張無形的表,早早地為我規劃好了。當然,總會有一些意外情況,比如惡劣天氣等等,面對這種情況我會選擇用之前辦好的“中鐵銀通卡”,這個卡好在不用預定購票,刷卡就可以上車,但是由于用的人多,經常是坐不到位置的,所以一般我還是會選擇提前在網上購票,然后花點時間把下一周的票全部取出來。
我們公司也知道我的情況,遇上惡劣天氣等意外情況和人事打個招呼也就過去了。我感覺自從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自己更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了,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高鐵路,也是生活
在高鐵通勤的那群人中,我只能算是新兵了。一年來,我在高鐵上發現了無數熟悉的面孔,但我們一般都沒有交流,大多數時候都是各自玩玩手機或者打打瞌睡,偶爾遇見以前坐在過旁邊的乘客,就相互笑一下。其實也不是沒有話說,以前有一個哥們,我們倆就挺聊得來,不過說了幾句,為了不打擾對面正在列車上補覺的朋友,我們就沒有繼續聊下去了。
我現在這樣理解,每天的高鐵路上班路,其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光光把這往返的四個小時當作為了趕路而趕路,這樣確實會很累,而且是心累。我現在就試著去享受這樣的時光,如果累了就可以在座位上小憩,如果興致好我會拿出手機,看看之前收藏的文章,看看下載好的短視頻等等。而且,在列車上觀察形形色色的人,也是非常有樂趣的。
就看如何選擇了
其實兩地通勤沒有想象的那么辛苦,但是肯定要比普通上班族累一點。要提前一周就買好下一周的票,每天早上要時刻注意不能晚點。遇到極端一點的天氣也會比較麻煩。
如果不兩地通勤就要在上海租房子了,以普陀區現在的房價一個標準三室一廳的房子月租要在6000元以上,和別人合租租一個10平方米的房間也要一月2000元。坐高鐵往返通勤一月也就1700多元,只看錢的話兩者并沒有差太多。論舒適程度兩個人生活的感覺肯定比一個人要好,在家里住也更舒適,環境也更好。只不過往返兩地要花不少時間在路上,懶覺肯定是睡不了,但這就是現實。而且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收入差距,蘇州雖然目前也是全國經濟的排頭兵,但就我這個工作來說,在蘇州類似職位的工資可能只有上海的一半到百分之六十,當然,這也是我選擇去上海工作的原因之一。總的來說,各有利弊,就看如何選擇了。
與趙強等大多數前往上海工作的上班族不同,Leo每天通勤的行程是從上海前往蘇州,再從蘇州返回上海的家中。
Leo一年前從上海某大學畢業后,在上海當地的一家公司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因為公司對于新員工有輪崗外派的政策,Leo必須選擇一個上海以外的城市進行為期大半年的輪崗工作,考慮多種因素之后,Leo選擇了蘇州。
“從上海到蘇州每天通勤,確實比較少見,從蘇州到上海我身邊倒是還有兩個,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么,我反正跟著公司政策走。”Leo向記者說道,“其實自己現在還很年輕,多跑跑多折騰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最關鍵我本身每天早上都有早起遛狗的習慣,所以到蘇州通勤對我來說并沒有多大困難,只不過以前遛完狗我就會下樓跑步,現在遛完狗就直接得去高鐵站了。”Leo大學畢業就在上海落戶并購買了房子,女朋友目前也在上海工作
在Leo所在公司位于蘇州40多人的分部中,一共有三個來自上海的輪崗員工,相比Leo對于高鐵通勤的應付自如,另外兩名員工在堅持了一周的高鐵往返后,最終選擇了在蘇州當地租住,究其原因在于早起的痛苦。
“對我來說早起是沒有問題的,讓我感覺到有所不便的是吃飯吧,特別是晚飯。以前在上海總會和女朋友一起吃晚飯,吃得也比較健康規律,自從來蘇州上班后,因為晚上必須趕火車,每天基本都是便利店買些簡餐隨便吃一下,這些東西大多數是冷凍再微波加熱的,有時候吃得不巧肚子就會不太舒服。另外一方面就是運動了,我本身興趣不多,跑步算是我最大的興趣之一了,以前基本每天都會晨跑,如果晚上興致好還會去游泳,現在就基本不可能了,每天回到上海的家就要九點左右了,早晨又得早早地出發去火車站了。” Leo表示,“有時候會覺得生活挺無奈的,因為我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原本我都會買一輛早晨停靠在蘇州園區站的高鐵列車,從那里打車去公司也就十分鐘。但是不知為何,一個多月前,那班列車不再停靠蘇州園區站,而是直接開到蘇州站。現在我就必須每天先坐高鐵到蘇州站,然后再坐半個小時的地鐵才能到公司。”
Leo告訴記者,他們的公司對于外派上海以外城市的員工都會有一定的工資補助,另外蘇州分部的工作氛圍也讓他非常享受,所以輪崗結束后,他很有可能會選擇留在蘇州工作一個階段。至于自己的未來,Leo很清楚總有一天他會回到上海工作的。

與上述兩位主人公不同,葉子的雙城生活在常州和南京兩座城市之間展開。葉子居住在常州,工作單位在南京,她的單位恰恰正是陪伴她每日通勤的鐵路集團下屬的一個子公司。
葉子向記者表示,“因為我們本身是鐵路系統的,所以我們坐列車上下班會比較方便,一般坐餐車就可以了,也不用買票。而且我們單位上下班都會有大巴來南京站接送,所以時間上也是比較節省的。南京的單位里一共有40多個工作人員,其中有20多位同事和我一樣維持著高鐵上下班的通勤習慣。”
在被調到南京總部之前,葉子在常州當地的分部工作,由于工作上表現比較優秀,葉子得到了前往南京總部工作的機會。“得到這樣的機會當然是不愿意放棄的,而且公司也給我們在南京提供了宿舍,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啥的完全可以選擇住在宿舍。往返兩城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兩年多了,不出意外,這樣的生活還會陪伴我更長的時間,其實對我來說,上下班路上的高鐵列車也是一種公共交通而已,畢竟三十多分鐘的旅程,有時候還沒有坐一趟市區公交的耗時長。”葉子說道。
葉子的寶寶目前十個多月大,每天兩城往返的工作狀態擠壓了很多她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對此葉子表示自己非常重視與寶寶相處的時間,但她也同樣看重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葉子的單位對于工作多年的員工,還會有在南京優惠購房的機會,即便是這樣,葉子也沒有想過把家搬往南京,“就像我愛著我的工作一樣,我也愛著我的家鄉。如果說事業的發展是我的夢想之一,那么對常州這片故鄉土地的熱愛與眷戀,同樣也是我的夢想。為了同時實現這兩個夢想,我愿意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在通勤上。”
作為鐵路系統的職工之一,葉子特意向記者指出,“我國的高鐵建設無論在建設速度還是在建設質量上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但是票價與其他國家相比又是非常實惠的。”記者對比了世界各國的高鐵票價數據,按照每公里單價計算,中國高鐵每公里價格約為0.4-0.5元(人民幣),而法國為1元(人民幣),日本為1.6元(人民幣),德國為1.9元(人民幣)。
這些年來中國高鐵的建設速度猶如它的運行速度一樣,可謂飛快。高鐵建設消息、開通消息接踵而來,如今的中國高鐵已經達到了“公交化”密集運行,從早期規劃的“四橫四縱”到逐步成型的“八橫八縱”,直至目前,我國高速鐵路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高鐵帶來的不光光是速度的提高,也使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空間概念再也沒有以前那么清晰,鄰近城市之間不過半個小時的列車時間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2013年,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中國銀行聯合推出了中鐵銀通卡,這種消費卡類似于我們一般接觸的“公交一卡通”,使用中鐵銀通卡可以享受刷卡進站乘車、一站式服務、刷卡購票等等便捷的服務。使用中鐵銀通卡刷卡乘坐列車,按照二等座自動扣款,旅客可以持卡至預留席車廂乘車(6號車廂為上海鐵路局所設銀通卡預留車位車廂)。中鐵銀通卡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鐵上班族發生意外延誤列車、搶不到票的困難情況,市民只需要攜帶身份證到各鐵路售卡點指定窗口即可辦理中鐵銀通卡。值得注意的是此卡只可本人使用,并且自乘車之日起31日內,可在車站指定窗口打印車票作為報銷憑證。
2017年7月17日星期一,記者與本次報道的采訪對象之一荀蒙一起,乘坐他通勤常乘列車K8355次一同體驗屬于他的雙城上班路。
荀蒙的目的地是上海,因為家住得離老火車站比較近而高鐵列車只在新火車站停靠,荀蒙選擇乘坐K字頭的快速列車從昆山前往上海工作。乘坐這趟列車有兩個好處,一是K字頭列車的票價相較高鐵要便宜一半;二是這趟車的車票比較好買,基本不用搶。
在列車上記者見到了許多與荀蒙一樣的上班族,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會選擇在高鐵上瞇上一會,讓自己補個小覺。荀蒙告訴記者,“一般我一個人坐這趟列車的時候也會睡一會,這個車從昆山到上海大概40分鐘,高鐵一般20分鐘,相比高鐵我還能多瞇一會,就當早點起床到火車上睡了。坐這個車雖然慢一點,但是往返一趟也可以省下40塊錢,一周也要200。能省點錢總歸是好的,我們現代人這么奔波這么疲憊,不還是為了多賺點錢么?”
荀蒙與記者閑聊道,“中國高鐵現在不都叫‘和諧號’動車組么,其實對我們這種每天坐車的上班族來說,它更應該叫追夢號,它是我們前往更廣闊舞臺尋求更好職業發展的追夢列車。”
7點51分,K8355次列車還有20分鐘即將到達終點站上海,老舊列車上音質并不好的喇叭播放起了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車廂里回蕩起張雨生富有磁性的聲音,以及歌詞: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
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