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球圣地

1.洛克公園球場(Rucker Basketball Courts)
紐約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林蔭大道155號,被稱為“美國街球圣地”、“娛樂籃球經典之家”,張伯倫、歐文、科比、拜倫·戴維斯、阿爾斯通、拉里·威廉姆斯等大名鼎鼎的球星皆出身于此。美國黑人籃球夢想的起源地。
2.富蘭克林公園(Franklin Park)
芝加哥第15大街西4320號。芝加哥是街球的天堂,奧斯丁公園就在它的西面,福斯特公園、弗恩伍德公園在其南面。一些有著堅韌性格的街球愛好者們賦予富蘭克林公園的夏季許多色彩,包括蒂姆·哈達威、哈里斯和當地的風云人物布瑞·里奇都曾將身影留在此地。
3.勒克萊爾球場(Leclaire Court)
芝加哥第34大街西5120號。人們所說的勒克萊爾球場通常指的是外場,其實室內球館才是最好的。來自芝加哥南部的街球手們在這里通常會被視為死敵。
4.羅杰斯公園(Rogers Park)
羅杰斯公園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英格爾伍德區海岸大街西400號。每天早上8點就有人在球館里打球,下午人會越來越多,大部分都轉到了外場,這里是加州人籃球夢想的起源地。
5.威爾森公園(Wilson Park)
加利福尼亞州坎普頓市玫瑰大街西123號。這里的外場燈光允許你打到很晚,直到厭倦或勞累,盡管如此,這里的人氣卻并不高。
6.摩斯伍德球場(Mosswood)
奧克蘭麥克阿瑟大街的某個拐角。如果你看不起“拐角”,那就看看下面的名字吧——加里·佩頓、賈森·基德、安東尼·戴維斯和德魯·古登都是這里締造出的英雄,誰知道這里還會出現怎樣的明星呢?
7.圍籠球場(Cage)
紐約市西四、西六大街。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該場地狹窄、空間小,看球的人必須站在四周的柵欄上。但可千萬別藐視這彈丸之地,他可是被譽為僅次于洛克的“世界第二”街球場。羅伊德·丹尼爾斯、斯特里克蘭和斯馬什·帕克都在這里打過球。
洛克公園,一個讓紐約人驕傲的地方。它位于紐約哈林地區第155大街,毗鄰福雷德克·道格拉斯大道。洛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園,對于那些為黑人文化、紐約文化乃至美國文化而癡迷的人,這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
哈林幾乎成為街頭籃球的代名詞,但“洛克籃球”才是其中最精髓的文化。這里是街頭籃球的圣殿,即使是像科比這樣的NBA巨星來到洛克公園,也要保持謙卑。
穿著無袖的金色T恤,及膝的短褲,R&B的明星瑪利·比利吉,舒服地靠在場邊的座位上,為她的球隊熱情歡呼。能在一個悠閑的晚上,看一場頂級的籃球賽,這種感覺真是好極了。
這是在好萊塢明星云集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球場前排區嗎?NO,但這里的名氣絲毫不亞于廣場花園,當朋友問起比利吉在哪里,比利吉用自豪的語調透過電話大聲說,她正在霍坎比·洛克紀念公園看球。比利吉和其他500多名觀眾一樣,已經激動地站了起來,手舞足蹈。她就像一位驕傲的母親,為他們球隊中鋒的精美灌籃大聲喝彩。以他名字命名的“瑪利全明星隊”已經遙遙領先于另一支叫作“泰森·瑞考茲”的球隊。
激情四射,對于此時的比利吉來說,絕對不是為了嘩眾取寵。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沒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幾乎無事可干。”比利吉動情地說起他贊助這次比賽的原因,“但是,洛克籃球改變了一切,他給孩子們提供了樂趣,給他們希望和自信。如果你喜歡籃球,毫無疑問,這里就是你的天堂。”
她也到廣場花園看NBA的比賽,但也許是一種偏愛,比利吉認為洛克更有趣:“這里才表現了真正的籃球文化。它現在是紐約最著名的地方之一,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美國文化的很多方面。”
這是一個周一的夜晚,洛克公園燈火通明。而在5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垃圾場,是個周圍居民敬而遠之的充滿臭氣的地方。1965年,霍坎比·洛克——一位紐約公園市政處的工人,決定好好利用一下這塊地方,于是對垃圾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用瀝青鋪成球場地面,將他喜歡的街頭籃球聯賽搬到了哈林區第155號大街的公園露天場地上。
洛克公園當時不僅僅為街區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娛樂運動的場所,更挽救了許多很可能走上歧途的貧民區少年。這個免費的公園讓那些本該在社會上瞎混的孩子在球場上找到了另一片天地,很多不良少年,現在卻成為了當地引以為豪的球星。
現在,RBK隊的“骨頭收集者”威廉姆斯用他驚人的速度多次甩開防守者,他用胯下雙腿之間的交叉運球把防守者騙的東倒西歪,他的背后傳球像背后長了眼睛一樣精準,讓球迷們不顧一切地尖叫起來……
暫停的時候,熱辣勁爆的Hip-Hop音樂響起,DJ恰到好處的煽情,說唱樂歌手的表演,讓球迷們的情緒始終處在High的狀態。幾個黑人小伙子按捺不住激動,沖到球場上表演紐約最流行的一款“街舞”沒有保安人員上去阻止他們。很多不安分的屁股,已經和這些孩子們一起扭動。
如果霍坎比·洛克還活著,他肯定會獲得紐約的榮譽勛章。洛克公園現在是幾百萬世界狂熱街籃的年輕孩子跳動的心臟,但這個聯賽創立的初衷是避免孩子們走上不良的道路。



他也許不是一名偉大的球員,但肯定是一位杰出的革新者,孩子們最好的人生導師。洛克先生始終認為,公園里的比賽“并不是一個籃球聯賽”,他想創造的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告訴孩子們籃球是一種生命,值得用一生去追求。
“他讓我們感覺人生有了意義,我們完全可以有夢想,有目標。”查爾斯·特納緩緩地說,他是洛克文化的忠實信徒,也在公園里打過多年的聯賽。“他挽救了很多孩子,原來他們會在街上和一些爛仔胡混,搶劫,吸毒,如果不是被砍死,就是在監獄里度過一生。但是突然,他們在籃球場上發現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



過去,紐約的警察局為這座世界大都市奇高的犯罪率,成為最大的毒品販賣地之一頭疼不已。但是在洛克公園等街籃盛行之后,很多明天就會成為不良少年的孩子,卻成為了當地津津樂道的籃球明星,更多的孩子談論的是籃球的技巧,而不再是毒品獲得的渠道。
1974年,洛克先生去世后的第9年,當地政府為了表彰他的杰出貢獻,將這座最初被成為“P·S·156操場”的公園以他的名字命名。紐約的一家媒體甚至說,“如果不是因為洛克先生,紐約現在也許就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城市。”
現在,在公園的零售攤點買一瓶蘇打水,一包熱狗,用最快的速度在露天里發現一個不錯的座位,讓自己的身體在這個晚上徹底搖擺和放松,成為不少紐約青少年最酷的生活方式。在某個晚上發現一位大名人來看球,譬如說比爾·克林頓,丹澤爾·華盛頓等等,是經常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