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記憶 NBA 歷史最著名的兩次停擺
今年7月1日,NBA全新勞資協議已經生效,新勞資協議有效期七年,直到2023-2024賽季結束。這意味著NBA已經成功制定了未來幾年的利益分配方案,最起碼在以后七年里,球迷、球隊、聯盟和球員都不必再為沒有比賽遭受的損失擔心了。許多經歷過前兩次停擺的老球迷恐怕都對那兩個賽季記憶猶新,在我們的全新版塊“歷史上的今天”中,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在那兩年的休賽期都發生了什么足以改變NBA格局的大事吧!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2017年的最新協議。
2011年的NBA停擺事件,對聯盟、球員和球迷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得益于此前聯盟獲得的一份巨額電視轉播合同,新一輪勞資談判進行得非常順利。在2016年12月,聯盟就已經宣布新版勞資協議達成,之后NBA董事會和球員工會先后投票通過。而當地時間1月19日,NBA和球員工會正式簽署合同,球迷無需擔心聯盟再度遭遇停擺。新合同規定,勞資雙方都有權在2022-23賽季結束后選擇跳出合同,但必須要在當地時間2022年12月15日前告知另一方是否選擇跳出合同。

在1998年停擺期間,喬丹和尤因等有頭有臉的人物私自組織了一個聯賽,這摧垮了他和斯特恩之間的關系,也直接導致了喬丹的第二次退役。
根據新勞資協議的內容,關于籃球收益分配方面將保持不變,球員方將根據具體收益情況,占比在49-51%之間。同時,自由球員簽約的年限也將維持不變,與本隊續約最長為五年,與其他球隊續約最長為四年。
而由于新電視轉播合同,在新勞資協議中,球員薪資待遇將全面提升,底薪合同、老將底薪合同、新秀球員合同、中產特例、雙年特例的金額都將大量增加。就連交易中出現的現金額度,也會從目前的360萬美元增加到510萬美元。
新勞資協議還有一項限制超級巨星頻頻自由轉會的條款,就是指定老將特例。一支球隊可以指定給一名效力年限為7-9年的球員起薪直接為頂薪工資帽35%的頂薪合同,但必須要符合以下條件,一是這名球員必須是球隊自己選中的或者在球員新秀合同期間交易得到的,二就是他需要在簽約前三年2次進入NBA最佳陣容或者獲得MVP或者獲得最佳防守球員。
另外,新勞資協議中還有很多的變化,比如縮短了自由市場簽約時限,球員和球隊在當地時間7月6日起就可以正式簽約。同時,受限制球員在收到邀請合同后,主隊的匹配時間也將從72小時縮短為48小時。NBA常規賽開賽時間也將提前,以進一步減少背靠背賽程。36歲條款也將改為38歲條款。同時,NBA將會對退役球員以及游走于發展聯盟和NBA的球員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那一次聯盟陷入停擺危機時,球員工會前任主席亨特和NBA主席斯特恩才55歲。但1998-99賽季那次為期191天的停擺讓這兩個人憑空老了五歲。當時勞資雙方一樣地互不相讓,你來我往的糾纏讓每支球隊少打了32場比賽,勞資雙方的損失都要以億萬美元計算,更重要的損失是金錢無法衡量的——那就是球迷。
不過與聯盟當時的鼎盛時期結束相比,其他損失都不值一提。在那半年間,無所事事的球員、聯盟、和球隊老板因為NBA的荒蕪期而作出了無數傻事,除了籃球,他們的精力幾乎發泄在了每件事情上。
現在,我會用時間的方式幫你回憶,那一年都發生了什么。1998年6月22日:在勞資雙方的第九次談判中,球員工會堅定地拒絕了老板們關于硬性工資帽提出的建議(這也是今年談判的主要內容)。
1998年6月30日:NBA發表聲明,稱從次日起聯盟將進入停擺期。這是NBA歷史上第三次停擺,前兩次很快就結束了,幾乎沒造成什么影響。
1998年7月1日:波士頓凱爾特人的肯尼·安德森成為第一個拿不到工資的球員(五百八十萬美元)。因為當時正值他的“發薪日”。而其他大部分球員的工資在停擺之前就發完了,還有的人是要到12個月之后領取年薪。1998年8月6日:雙方自6月22日后的45天內沒有任何正式會面,而重新開始的談判僅僅繼續了90分鐘就再次陷入了僵局。1998年9月10日:NBA取消了10月12日邁阿密和以色列馬卡比隊的巡回賽。這是聯盟史上第一次由于勞資雙方沒有達成一致而取消比賽。
1998年9月24日:24場季前賽被取消,訓練營開營的日子也被無限期延后。
1998年10月5日:NBA取消了余下的所有季前賽。
科研人員為了順利通過考核,往往忽略科研的實際需要和發展規劃,根據容易達到的研究成果設定項目績效目標,使得目標與結果倒掛。此外績效目標的設定往往不夠細化,僅作簡單陳述,績效目標設定相關性的論證也不夠充分,績效目標的合理性難以得到保證。
1998年10月13日:五天前的會談毫無成果,NBA宣布前兩周常規賽被取消。從這一天起,NBA不再是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唯一未曾因為勞資糾紛而取消正式賽事的聯盟。
1998年10月26日:紐約時報曝光了肯尼·安德森的財務清單。在清單上,肯尼·安德森的八輛車每年要花掉他75萬美元的保養費和保險費,安德森表示自己可能會被迫出售一輛車:“我考慮賣掉其中一輛,我實在不需要那么多車,我應該把我的奔馳賣掉!”安德森的話堪稱停擺期球員經典語錄,不過他的對窘境的形容顯然不如帕特里克·尤因那么理直氣壯。尤因如是說:“我們賺得是不少,但我們花的更多啊!”很顯然,球員們都已經達成了共識,要盡量在媒體面前表現出自己其實賺的不多。
1998年10月28日:在聯盟全體大會之后,硝煙味漸漸濃了起來。那次大會一直開到了深夜,還有些日后廣為流傳的對碰:公牛后衛史蒂夫·科爾稱資方的提案是對球員的侮辱,而斯特恩談起球員們要求得到63%的利潤分成時也用了類似的評語。更廣為人知的是,當時還在公牛的喬丹說到了華盛頓的老板阿比·波林(波林后來還讓喬丹以球員的身份加盟華盛頓奇才,并入股球隊):“如果你的球隊沒有盈利,那你就該把它賣出去。”年輕的馬布里當時的反應是:“瞧那老家伙!”
1998年11月3日:原定于在這一天舉行的1998-99賽季揭幕戰沒有進行,球迷們必須被迫接受沒有NBA比賽的夜晚了。
1998年11月20日:勞資雙方進行了一次長達13小時的會談,談判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在五天之后,球員工會表示他們之前誤解了資方的部分提案,原定于11月25日舉行的會面也被取消了。
1998年11月23日:原定的焦點之戰——尼克斯和公牛的圣誕大戰被取消了。
1998年12月1日:西雅圖超音速和明尼蘇達森林狼的新年之戰被取消了,這表示停擺將會一直延續到1999年。
1998年12月4日:經過了11個小時的會議討論后,斯特恩聲稱,很可能會取消整個賽季。
1998年12月7日: 在經紀人大衛·法爾克和安姆·特勒姆的安排下,球員工會宣布,12月19日會在亞特蘭大舉行一場表演賽,所得收益用于幫助那些因停擺陷入財政困難的球員和慈善用途。
1998年12月8日:原定于在費城舉行的1998-99賽季全明星賽被取消。
1998年12月19日:16名球員參加了那場有9512名觀眾入場的表演賽。結果尤因領銜的球隊以125比119擊敗了莫寧帶領的球隊。由于此前球員陷入經濟困難的說法被公眾嘲笑奚落,這場比賽的全部收益都捐作慈善用途。
1998年12月23日:斯特恩和亨特在洛杉磯進行了5個小時的會談。斯特恩宣布,1月7日是最后期限,如果在那天之前勞資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整個賽季將被取消。
1998年12月27日:在丹佛進行的最新會議中,資方在會上提交了自己的最終提案。
1998年12月30日:NBA聯盟把資方最終提案發給了每一位球員,要求他們投票決定。結果球員們拒絕投票,表示他們會在次日提交勞方的最終提案。
1999年1月4日:球隊老板否決了勞方提出的經過一個月全員討論的最終提案。斯特恩說,聯盟在考慮,如果這場拉鋸戰持續下去,有可能會讓其他原本不屬于NBA的球員打1990-2000賽季的NBA聯賽。
1999年1月5日:全體球員在紐約集結,準備在次日投票決定是否拒絕資方的最終提案。為了達成一致,斯特恩和亨特在不為公眾所知的情況下,低調地會談直至深夜。
1998年停擺,雙方花費了191天達成協議、204天恢復聯盟的正常秩序、當1998-99賽季的第一場比賽真正開始時,時間已經過去219天。常規賽被縮短到50場,464場常規賽被取消,甚至連全明星賽都沒有舉辦。緊密的賽程安排讓很多球員頗有怨言。1999年1月6日:距離斯特恩要取消整個賽季的最后期限只剩一天了。經過了先前一晚的徹夜談判,球員們以179對5通過資方的最終提案。
停擺終于結束,NBA安排了為期三周的訓練營,讓球員們熱熱身,以準備即將重開的聯賽。各隊草草地打了幾場季前賽,來不及細想就與自由球員簽約,導致許多球隊其實并未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球員。
2月5日,1998-99賽季的大幕終于掀開了。
停擺結束后一周,邁克爾·喬丹宣布第二次退役,這也代表了公牛時代的終結。
許多球員的銀行戶頭損失慘重——新的勞資協議就讓查爾斯·奧克利損失了一千萬。勞資雙方的公眾形象都遭受了重創,菲爾·杰克遜并沒執教任何球隊,而是眼看著馬刺隊奪得了那個賽季的總冠軍。總決賽一直到6月 25日才結束,值得慶幸的是,季后賽并沒受到太大影響。
為了重建形象,讓失去的球迷回到NBA的賽場上,各個球隊開始公開訓練課、盡可能多地參加公眾活動,球星們一反常態地友善對待球迷,簽名拍照無一不可。NBA用了一切能夠討好球迷的手段,確實培養了一批新球迷,但許多老球迷的心也被傷透了。
問題解決以后,勞資雙方達成了空前的一致,他們齊心協力,用了六、七年的時間,期間又依靠喬丹復出和2003黃金一代的加盟贏得了不少球迷。比利·亨特在最近接受采訪時回憶起那時的NBA聯盟說:“這種傷害造成的影響很深遠。如果停擺持續一年,球員會損失20億美元,球隊老板除了承擔同樣的損失以外,還要承擔球隊貶值的風險。而有些球迷離開了,可能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停擺對于剛剛當選球員工會主席的帕特里克·尤因是一次大考驗,他甚至不惜為了工資和斯特恩撕破臉,將聯盟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