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過去的半個月里,說到融創和孫宏斌,有戲謔,有疑惑,但更多是驚嘆,甚至有一點點嫉妒。整個2017年,從鏈家到樂視,再到萬達,還有正在堅持的金科,在無數費解和嘆服聲中,孫宏斌一路先前,用超過融創中國市值將近1.5倍的金額完成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讓一大批的財經媒體評論員只能想破腦袋來分析這中間的種種可能。
上一周,孫宏斌在完成與媒體的對話,回應了銀行排查的消息之后,回到華貿中麗思卡爾頓酒店上的套房時,誰也難以模擬他當時的感受,但從人性的本真出發,即便再自制的性格,或多或少的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會閃現出些許的縱橫之色。從北京到大連,再到重慶,可能再過很久之后也難再現今年融創這樣的瘋狂。作為一個商人,他的表現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看著如今的孫宏斌,仍舊低調平實,我腦子無端冒出來的是2011年黃浦江畔的王校長,彼時還沒有什么實質性進展的電子競技市場,對于校長而言確實算得上呼風喚雨,之后一年多時間里,iG戰隊的成績也說明了一切,資本帶來的整合力量清晰而又見效快速。
但是之后的一段時間里,iG陷入沉寂,在倫敦大學的知識和體驗沒能讓他給宣言強勢整合的電子競技市場帶來太多的變化,即便是先進的模式同樣會陷入困境。以結果而論,之后在香蕉計劃和熊貓TV上的發力,證明校長顯然沒有放棄電競市場的意思,那之前的沉寂就只能解釋為校長陷入了局勢的泥沼之中。
有財經媒體評論員揪著融創吃下的樂視和萬達的酒店業務之后,表達了對于不熟悉的業務板塊可能在整體決策上存在風險的問題。而對于大部分的外界投資者來說,電子競技始終是一塊兒讓人難以迅速熟悉的業務板塊,中間盤根錯節的關系,幾家大廠之間的合縱連橫,再加上想要入局者的不確定性。如今,微不足道的電子競技市場其實和最近一兩月的中國資本市場大盤一樣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變數。
人們總是在講電競利好,那是整個用戶群體上的利好,可是對于中間的經營者而言,王校長當年強勢組iG這個局的時候,相信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短短幾年之后自己家的萬達會以如此奇妙的方式完成了對于文旅項目和酒店業務的交割,入了別人的局。
對于做局者而言,再好的局也是小局,始終要跟著大盤走。
在中國,最為關鍵的力量很多時候來自于市場之外,而非內部的動力。以如今電競的聲量而言,對于泛娛樂市場持續關注的幾位大佬和對于年輕人意識形式極為敏感的監管部門都到了可能有所動作的時候。
誰會像校長當年在電競一樣,像現在的融創孫宏斌一樣,完成階段性的收割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電競市場水面之下,那些覺得這里有利可圖的小本買賣還是要保持更多的理智和克制。
像孫宏斌這樣,出入麗思卡爾頓酒店還經常是運動鞋,面對媒體卻講“我在乎過別人的看法嗎”,這樣的人才是市場上的變數。校長當年做不到的事情,很大原因就是在于倫敦大學并沒有告訴校長在中國什么樣的力量能夠真正改變市場的格局。在西方經典的商業故事里,也沒有像孫宏斌一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