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喜
【摘要】 目的 比較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舍曲林治療首發伴焦慮癥狀抑郁癥的療效。方法 62例首發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 按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1例。對照組給予鹽酸舍曲林治療, 觀察組給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10%,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32%,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電圖(ECG)異常、肝功能異常、頭痛、惡心嘔吐、靜坐不能發生率(3.23%、0、9.68%、3.23%、3.23%)低于對照組
(19.35%、19.35%、32.26%、19.35%、19.35%),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嗜睡、便秘、失眠發生率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舍曲林治療首發伴焦慮癥狀抑郁癥的療效相當, 但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鹽酸舍曲林;伴焦慮癥狀抑郁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5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an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scitalopram oxalate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7.1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0.32%,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ECG),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headache,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akathisia (3.23%, 0, 9.68%, 3.23% and 3.23%)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9.35%, 19.35%, 32.26%, 19.35% and 19.35%),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lethargy, constipation and insomnia (P>0.05). Conclusion Escitalopram oxalate an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shows equ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bu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is lower.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 Escitalopram oxalate;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情感障礙, 其臨床癥狀主要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等。伴有焦慮癥狀患者, 會出現易緊張、擔憂、驚慌、坐立不安等癥狀, 較嚴重的患者常會有自殺觀念[1]。據有關報道, 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 抑郁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社會功能, 同時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目前對于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 主要采用抗抑郁藥進行治療, 使患者得到有效康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對首發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分別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舍曲林進行治療, 比較其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2例首發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1例。其中, 觀察組中女15例, 男16例;年齡最大68歲, 最小16歲, 平均年齡(35.12±10.97)歲;endprint
病程最長5年, 最短2個月, 平均病程(2.27±0.92)年。對照組中女16例, 男15例;年齡最大58歲, 最小20歲, 平均年齡(35.77±9.69)歲;病程最長6年, 最短1個月, 平均病程(2.89±1.05)年。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婦女, 及藥物過敏、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
1. 2 治療方法
1. 2. 1 觀察組 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蘭(丹麥靈北藥廠, 國藥準字J20100165), 10~20 mg/d, 1~2次/d, 可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藥物的耐受能力增加劑量, 最大可增至20 mg/d, 療程為8周。
1. 2. 2 對照組 口服鹽酸舍曲林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80141), 50 mg/d, 1~2次/d, 可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藥物的耐受能力增加劑量, 最大可增至200 mg/d, 療程為8周。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副反應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評估治療前后患者的抑郁情況, 計算治療后HAMD減分率, 以減分率評定療效。若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 其HAMD減分率<25%為無效;若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 其HAMD減分率在25%~74%為好轉;若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其HAMD減分率≥75%為痊愈[2]。總有效率=(痊愈+好轉)/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痊愈14例、好轉13例、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7.10%;觀察組痊愈20例、好轉8例、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0.32%;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比較 觀察組ECG異常、肝功能異常、頭痛、惡心嘔吐、靜坐不能發生率(3.23%、0、9.68%、3.23%、3.23%)低于對照組(19.35%、19.35%、32.26%、19.35%、19.35%),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嗜睡、便秘、失眠發生率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抑郁癥迄今病因未明, 相關研究發現, 抑郁癥的發生與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均有密切的關系。抑郁癥具有三高特征, 即高復發率、高自殺率以及高致殘率, 其典型的病程為發作性病程, 部分患者可出現認知功能受損[3]。抑郁癥與焦慮癥可能存在部分相似的發病機制, 當抑郁癥共病焦慮癥時, 常有易緊張、擔憂、情緒低落、睡眠差、胸悶及坐立不安等癥狀[4, 5]。臨床上, 抑郁癥患者常伴有焦慮癥狀, 而焦慮癥患者常伴有抑郁癥狀[6]。兩類癥狀同時存在時, 患者臨床癥狀通常較嚴重, 生存質量明顯下降。本研究中, 對照組使用的鹽酸舍曲林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該藥物能有效抑制突出前膜5-HT的再攝取, 增加突出間隙的5-HT濃度[7], 從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由于同時激動突觸后5-HT2、5-HT3等受體, 可出現焦慮、頭痛、胃腸反應等不良反應[8, 9]。
本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10%,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32%,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ECG異常、肝功能異常、頭痛、惡心嘔吐、靜坐不能發生率
(3.23%、0、9.68%、3.23%、3.23%)低于對照組(19.35%、19.35%、32.26%、19.35%、19.35%),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嗜睡、便秘、失眠發生率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鹽酸舍曲林能夠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 其治療總有效率與觀察組相似, 但是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 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復。觀察組使用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新型的抗抑郁藥, 是一種高選擇性的5-HT再攝取抑制劑, 其能增強中樞5-HT能神經的功能, 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對5-HT的再攝取, 增加突出間隙的5-HT濃度[10]。同時, 該藥物對其他相關受體親和力偏低, 能有效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從而有效地防止患者發生惡心、嘔吐、頭暈、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 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1, 12]。據有關報導,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對治療抑郁癥、焦慮癥具有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 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首發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的效果與采用鹽酸舍曲林的效果相當, 但草酸艾司西酞普蘭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還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秦靜.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奎硫平治療伴有焦慮的 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對照研究.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4):134-135.
[2] 王新友. 氫溴酸西酞普蘭與鹽酸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療效比較.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6):96-97.
[3] 陳坤城.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米氮平治療抑郁和焦慮共病的療效對比分析. 海峽藥學, 2016, 28(7):186-187.
[4] 李付偉. 鹽酸舍曲林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25):131-135.
[5] 陳順革, 劉秀娥, 張淑艷, 等. 養心湯加減聯合鹽酸舍曲林片治療抑郁癥的臨床效果. 陜西中藥, 2016, 37(6):676-677.
[6] 白樹新, 王德斌, 李廣玉, 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舍曲林治療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 河北醫藥, 2013, 35(8):1158-1159.
[7] 徐瓊, 池森, 吳新發.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米氮平治療抑郁伴焦慮癥的療效比較.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6, 16(9):
1206-1208.
[8] 白樹新, 王德斌, 王艷玲, 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舍曲林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對照研究.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3):155-156.
[9] 王曉青, 陳偉青.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伴發焦慮癥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基層醫藥, 2016(4):598-602.
[10] 林世澤, 連和談. 艾司西酞普蘭聯合疏肝解郁膠囊對老年抑郁癥伴焦慮療效觀察. 海峽藥學, 2016, 28(9):134-135.
[11] 湯臻, 吳天誠, 李鳴. 艾司西酞普蘭與舍曲林治療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療效比較.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2, 22(6):419-420.
[12] 季愛民, 安善佐. 應用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比較. 當代醫藥論叢, 2015(20):250-251.
[收稿日期:2016-1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