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斌+何佳佳
摘 要:物流業從最初時期簡單實物交換和運輸發展至今,開始主要依托現代互聯網技術及發達的交通運輸方式逐漸走向正規。但總體而言,我國物流業現今發展程度始終較低,其中很大一部分成因是由于物流行業的信息失靈及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2009年國務院下發的《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中就將“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工程”作為九項重點工程之一進行推進。本文通過以交通運輸業為例,研究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關鍵詞: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交通運輸行業;物流企業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基本內容
1.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概念
在互聯網被廣泛應用的現代社會,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即是以網絡通訊技術為依托,可以完成物流企業內外部信息交換、設施互用、資源共享的服務平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全國各地建立的區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已超幾千處,更甚有數不勝數正處于規劃期的平臺建設。例如已建成的有2009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信息平臺前部建設的安徽物流信息平臺、湖北物流信息平臺等。不僅如此,許多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企業也建立起了以本企業品牌冠名的物流信息網站,這類網站除了對本企業進行宣傳之外,也提供物流信息服務,例如錦程國際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務網站等。而關于行業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交通運輸作為物流服務的一個環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與物流活動其他環節的公共信息平臺一起,共同組成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2.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基礎研究方面
目前,國內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的研究主要針對于平臺定位、功能架構和技術手段等方面。之所以要進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定位和功能架構的研究,其目的即是要了解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意義所在,了解其對物流企業的影響。其次是技術手段的研究。2014年黑龍江龍運物流園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員林劍功在他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研究》一文中寫道:物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RFID、嵌入式智能、無線傳感器網絡、云計算等技術的標準化、廣泛化應用來實現無語物的聯網,它能夠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整體建設提供思路、進行全球定位服務、專項物流服務、SaaS服務和行業服務等。由此可見,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離不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各種手段支撐。2014年《中國交通報》便指出,國務院下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將從加快推進基礎交換網絡建設、結合重大物流工程強化互聯應用、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物流信息共享標準的應用、深化與國內大型企業合作、繼續推進國際合作等六個方面來加強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任務。因此,研究了解物流信息平臺的定位功能和技術手段是我國當前發展交通運輸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乃至整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前提條件。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功能及對企業的影響--以交通運輸業為例
1.實現信息資源整合及共享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使得企業、政府各群體之間的信息融合于一體,首先實現了信息的整合。與此同時,通過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分析等手段,能夠將不同和相同的信息進行拼接,從而使得信息明晰可用,各群體之間也能夠進行信息資源共享。在交通運輸行業中,企業借由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查詢分析,能夠對各節點的運輸方式進行安排規劃,從而能夠盡可能實現最大效率或最低成本。
2.實現對現行系統和物流環節供應鏈的優化
從生產到加工包裝再到倉儲、運輸等各項作業,物流業往往需要分階段分地區完成。作為物流供應鏈環節中的一部分,交通運輸行業是其間命脈。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劉振東在其發表的《淺談我國交通運輸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中明確指出:我國部分運證管理部門人員思想固化,忽視了基礎設施資源尤其是信息化建設的功能發揮,未對信息化建設成立專項資金的同時,由于資金管理的透明化程度不高,致使資金挪用、濫用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種狀況下,我國交通運輸業成本居高不下,發展模式固化。但隨著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交通運輸業的信息化程度推進,從而幫助實現供應鏈與物流系統的優化,推動物流行業總體發展。
3.提高企業在產品市場的競爭力
物流企業通過公共信息平臺進行社會資源、政府資源的整合,從而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使得自身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定優勢,從而提高自身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據2016年9月份公布的《2016年7月交通運輸運行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7月份,交通運輸主要指標運行總體平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契合預期,客運量降幅收窄,但貨運量增速放緩,港口貨物吞吐量呈現負增長,交通運輸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1-7月份,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628億元。由此可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群體資源的幫助,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能夠幫助物流行業更加平穩快速發展。
4.提升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
自2009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提出要加快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和加快建設有利于信息資源共享的行業和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項目起,許多物流企業逐漸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信息網。從這些現有物流信息網來看,它們有的已經能初步實現車源、貨源、配載等信息的發布、查詢、人才招聘、集成GPRS系統功能,有的還有物流手機短信和網絡通話功能等,這些信息類網站的建立無疑為現代物流打開了便捷之門。
5.實現政府與企業間的信息溝通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囊括多方面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用戶能夠通過信息平臺查詢自身所需了解的、與本企業息息相關的內容,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政府政策。政府通過政策頒布,對企業的業務行為進行規范和完善。與此同時,類似《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均是政府對物流企業的戰略支持,企業通過信息平臺了解到這些相關政策便能夠抓住機遇對自身進行調整,行國家政策之便,同時也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有利于幫助政府通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對物流行業進行引導。endprint
三、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當前局限性
1.物流公共信息化總體水平低
通過與國外物流行業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我國當前物流發展水平依然較低,具體體現在不夠先進的物流技術手段及低水平的物流公共信息化水平。首先從物流公信息平臺建設時間來看,我國信息化建設較國外發達國家起步晚,不僅如此,就交通運輸行業來看,部分企業固步自封,片面重視運載車輛及道路的改善,往往忽視了公共信息平臺的重要性。此外,地域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不均,與實際所需不符也使得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受到阻礙,發展水平提升幅度小,總體水平低。
2.物流公共信息化建設技術難題
早在2010年中國物流與采購信息化推進大會暨物流企業CIO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就提出物流信息化存在兩個“瓶頸”制約,一個是不同建設層次和服務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存在巨大的基本標準差異,較難互聯互通;另一個則是不同的信息系統不能提供信息調用服務功能,較難實現物流鏈的數據共享。時至今日,高端專業的物流人才資源不足,技術始終是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建設一大亟待解決的難題。
3.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管理問題
自從互聯網應用飛速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后,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則也引發了網絡暴力、網絡詐騙等網絡管制問題的出現。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同樣面臨著這一大管理難題。首先需要管理的是信息的真實性。對于開放式的公共信息平臺,不排除有部分企業夸大自身數據資料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對平臺進行管需要考慮到的另一重要要點是信息冗雜。在開放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相似的甚至相同內容的物流信息可能被重復上傳,導致平臺用戶在選擇信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篩選。我國目前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上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始終需要提高。
四、總結
本文結合交通運輸業為具體實例,簡要分析了我國當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狀況及其對企業的影響,同時也提出了其建設中仍然存在的問題,針對提出的問題可以相應地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進行發展完善。物流業的發展是時代的產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更是對物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補充,物流企業應當借助信息化手段為自身贏得更好的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涂婭敏.物流行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策略研究--以廣東省港航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例[D].華南理工大學,2012.
[2]林劍功.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10).
[3]康信茂,王珍珍.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再添新翼[N].中國交通報,2014,(8).
[4]劉振東.淺談我國交通運輸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J].民營科技,2012,(12).
[5]佚名.2016年7月交通運輸運行行業分析報告[R].中國報告大廳,2016.
[6]吳明.各地政府推進建設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R].中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2011.
[7]廖禮中,何章鑫,宋麗娜.物流信息交換網將解決互通共享難題[N].中國交通報,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