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宗杰
5月18日,驕陽正好。
在巴基斯坦卡西姆港,日照港幾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港口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卡西姆港燃煤發電項目是巴基斯坦目前在建最大單機容量且最先進的火電站,是落實中巴經濟走廊的標志性項目,也是日照港第一個海外碼頭運營項目,更是日照港走出海外的第一步。7月底前,日照港還將選派51名專業技術人員前往卡西姆港,參與碼頭項目的運營維護及管理,為那里帶去最前沿的碼頭管理理念。
5月14日,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拉開帷幕。期間,日照港集團、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凱杰發展有限公司四方聯合簽署了馬六甲皇京港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投資開發皇京港項目四個島中的第三島,并由中方負責深水碼頭的運營管理。日照港集團通過參與項目的規劃、建設及運營,將為港口的海外發展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一個支點,可以撬動地球。所謂“支點”,就是機遇,抓住、用好,便可“一著走通,滿盤皆活”。
日照港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中堂表示,日照港處在“一帶一路”的交匯點,也處于新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東方橋頭堡。日照港將搶抓“一帶一路”機遇,進一步加快港口建設發展,完善提升港口功能,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啟港口對外輸出資本、管理和技術的新階段。
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日照港聞“機”而動,主動融入,憑著納入藍色經濟區多年積累形成的底氣,依托自身優勢的深刻把握,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日照港有這個底氣。
日照港集團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一個目標、三個導向、五大戰略”總體決策思路,在攻堅克難中銳意進取,在改革創新中發展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與進步。面對“一帶一路”,日照港主動“走出去”,先后開展實施了巴基斯坦卡西姆港卸煤碼頭、馬來西亞皇京港合作等項目。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積極參與韓國、中亞地區的產業合作與經貿交流,延伸國際物流供應鏈和產業鏈,打造連通韓國與中國、與中亞等國家和地區之間經貿往來的快速通道,加速互聯互通有機融合。通過打通“點”,不斷融入“路”,共同構成了日照港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的總體框架。
“卡西姆港燃煤發電等項目的加快推進,對日照港集團走出去、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升海外市場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日照港集團總經理劉國田在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發電項目簽字儀式的致辭中表示。
敢為人先、敢闖新路。在“一帶一路”的新一輪發展浪潮中,生機勃勃的日照港,正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奮力駛向精彩未來的嶄新航路……
優勢篇:
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2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70多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1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建設合作大計。
新的歷史格局下,“一帶一路”正在廣袤的空間上構建起了全球經貿聯系的大格局。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段橋頭堡的日照港,恰恰位于“一帶一路”的交匯處,肩負著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陸交通大樞紐的歷史使命,在絲路串聯中正起著關鍵作用。
然而,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略機遇中,日照港的前行籌碼,是什么?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得到了中亞、歐洲國家的認可,國內各地市也掀起了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在這其中,日照港的集疏運優勢十分獨特而顯著--
海上航線可到達世界各港,陸上2條鐵路、3條高速公路、2條輸油管線直通港口,是連通陸海、暢通東西的綜合運輸樞紐。目前,擁有瓦日和新荷兗日兩條千公里以上鐵路直通西部地區,外貿航線直通韓國平澤和釜山兩個重要港口,這也是日照市面向中西部、中亞、中蒙地區,聯接日韓貨物過境運輸的重要樞紐。
目前,日照至山西瓦塘的瓦日鐵路實現全線運營,這是我國第一條按照軸重30噸標準建設的重載鐵路,每年的貨運能力達2億噸,是我國重要的煤運通道。瓦日鐵路通道途經瓦塘-柳林-長治-臺前,到達日照港,全長1260公里,投資998億元,未來更有望向北延伸到陜西、內蒙古。
2017年1-4月份,日照港累計完成吞吐量12085萬噸,同比增長2.7%,實現利潤26565萬元,同比增長213.10%,利稅38240萬元,同比增長68.9%。
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
在這一串串見證著前行腳步的數字背后,是日照港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的核心優勢,更是強大的政策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匯聚,這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載體與平臺。
以戰略的眼光,謀求激發放大現有的優勢,日照港做足文章--
擁有30萬噸級、20萬噸級礦石專用泊位3個,年接卸能力1億噸以上,鐵礦石年進口量居中國沿海港口前列;規劃建設4座大型原油碼頭,目前已建成30萬噸級碼頭兩座,全部建成后將使日照港原油運輸能力超過1億噸;擁有集裝箱專用泊位4個,可停靠世界最先進集裝箱船舶,集裝箱專用堆場超過60萬平方米,年通過能力300萬標準箱以上,已開通各類航線30余條;擁有10萬噸級和5萬噸級糧食泊位各1個,年通過能力800萬噸以上。此外,日照港還是中國最大的散裝木片接卸港、原木進口和加工物流基地,擁有7萬噸級木片泊位4個,年通過能力1000萬噸以上,是中國沿海港口最大的原木進口和加工物流基地,一次性堆存能力90萬立方米以上。
當前,煥然一新的日照港正獨辟蹊徑,充分發揮大宗貨物運輸、港口集疏運、援疆和服務中西部三大優勢,積極服務對接“一帶一路”,步伐穩健踏實。
挑戰篇:
“一帶一路”倡導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關注和參與,其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而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
從提出至今三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目前,已經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中國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2015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49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額近150億美元。
從馳騁于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到非洲東海岸的道橋施工現場,從中南半島的跨國鐵路項目到南亞次大陸的現代化港口,“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為相關國家和人民帶來豐厚福利。
日照港北有青島港、南有連云港港,周邊的煙臺、威海、臨沂、濰坊等城市綜合實力亦都很強勁,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日照港該如何在眾多各具特色的港口群中突圍?
“一帶一路”,是陸海聯通的經濟,海上通過港口形成一個大的經濟通道和經濟走廊,并與陸地進行對接。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日照能既發揮好港口優勢、把海上打通、沿“海絲”直通南太平洋等區域,又能真正和新亞歐大陸橋沿橋地帶以及中亞、蒙古等國家和地區合作起來,就將是“一帶一路”上的一支“奇兵”--
日照港始終致力于積極與政府部門、鐵路部門對接集裝箱業務扶持政策。目前,日照港已成功獲得中國鐵路總公司批復鐵路過境運輸資格,鐵路集裝箱業務也快速增長,開行多個鐵路集裝箱班列,實現穩定運營的有4個。
在運營內外貿航線的同時,日照港加大了集裝箱鐵路運輸業務開發力度,各項業務均實現了新的突破。在開通日照至兗州、菏澤、石龍班列的基礎上,今年4月,開通了“日照-城廂”班列,為日照周邊出口及過境歐洲的貨物提供了廉價、高效的物流通道,為下一步更好地服務過境客戶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班列主要以日照周邊貨物發運到成都為主,后期將開發韓國過境貨源。
今年1-4月份,日照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1.7萬TEU,同比增長7.1%。內貿集裝箱業務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現已開通內外貿航線30余條,內貿航線覆蓋沿海基本港,可中轉至長江、珠江港口。外貿航線擁有日照-平澤客箱班輪航線、日照-群山-釜山集裝箱航線和日照-青島海運直通航線,可中轉至世界各港口。
隨著日照-美洲大豆班輪航線正式開通,班輪運營航線為美國西雅圖、巴西、阿根廷港口至中國日照港,每月航行2艘次。該航線的開通,將建立起從全球最大糧食生產地區的裝船港到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口岸的高速通道,標志著日照港建設“國際糧食物流中心”邁出了重要一步。
與此同時,今年3月份開通的“日照港至澳大利亞”件雜貨班輪,為中澳貿易海上運輸又增加了一條便捷通道。作為中澳件雜貨班輪航線的掛靠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日照港已經成為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沿海主要港口。對于落實日照“開放活市”戰略,服務日照中澳產業園,促進日照港與澳洲之間的經貿往來,降低中澳間運輸成本,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展望篇: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彰顯了我國統籌陸海協調發展的新理念,給區域合作的加強提供了新平臺,翻開了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篇章。
面對“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日照港將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服務廣大中外客商,構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再宏大的戰略和機遇,也離不開扎扎實實、穩扎穩打的推進和落實。在“一帶一路”新一輪發展浪潮中,日照港融入對接共享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任務,就是按照定位目標,發揮港口資源與作用,立足新變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積極開拓全方位深度開放發展的新途徑。
當前,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的利好逐漸釋放,日照港的進出口業務也將進一步擴大。“十三五”期間,日照港將新建兩個30萬噸級原油泊位、40萬噸級礦石泊位等一批專業化深水泊位,進一步提升港口適應能力。優化集疏運體系,推進疏港高速、鐵路通道、輸油管線建設,構建以港口為核心,與“一帶一路”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放大日照港在“一帶一路”中的支點作用。
與此同時,繼續放大集裝箱運輸規模,加快建設集裝箱專用碼頭、堆場及鐵路專用線。優化集裝箱航線布局,開通日照至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的航線,為中亞國家貨物中轉提供便利。大力發展過境運輸及多式聯運,開通日照港至中亞國家的國際貨運班列,擴大鐵路過境運輸規模,暢通日照港聯通中亞國家的陸海雙向經貿物流大通道。
這是一場滲透著智慧與勇氣的探路:頂層設計和基礎布局相融合,日照港以自己搶眼的表現,在對接與融入中將“一帶一路”戰略落實、落小、落細。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拉開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序幕,也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絲綢之路搭架起了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交匯的友誼之橋。
今天,沿著茶馬古道、沙漠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故道,“一帶一路”正在編織出沿線國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圖景。
聲聲號角,喚醒一片大海。
“全面融入、有效對接、共建共享一帶一路,日照港始終在行動。”正如日照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中堂所說,站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日照“一個目標、三個導向、五大戰略”總體決策思路戰略機遇的交匯點上,日照港正健步疾行在新興城市的征程上,正決心用更開放的視野、用更堅實的腳步,在對接與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探尋更好更快發展的路徑……
這,是時代帶給日照港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