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冬猛
充分調研結合實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 鄧冬猛

興國縣高興鎮湖布新區安置點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興國縣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標,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作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創新舉措、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實,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2016-2018年興國縣易地扶貧搬遷總規模1630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522人,同步搬遷人口9780人。2016年上級下達計劃62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75人、同步搬遷4814人;2017-2018年上級下達計劃1001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047人,同步搬遷4966人。2016-2018年主要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522人的搬遷任務,到2020年,搬遷對象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確保與全國全省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對照這一任務及興國縣的具體情況,我們主要的做法有:
一是對標任務強化保障。興國縣對標搬遷目標任務,依托工業園區安置、鄉鎮集鎮安置和中心村安置等方式,規劃建設集中安置點49個,其中進城進園集中安置點1個,鄉鎮集鎮安置點30個,中心村安置點18個。總投資97780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6522人投資39132萬元,同步搬遷人口9780人投資58648萬元。截止目前落實搬遷人數3345人,49個集中安置點已全面開工,安置點開工率為100%,已完工11個。
二是對照問題強化整改。對照興國縣搬遷對象識別不夠精準、搬遷范圍不符合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住房面積超標、項目資金撥付慢、項目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我們強化整改實效逐條梳理、深入排查,對發現的7類問題進行了逐戶核查,并舉一反三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及時梳理、匯總,及時召開了研討會,充分征求鄉鎮意見后,制定了《興國縣易地扶貧搬遷問題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了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全力以赴、不折不扣推進問題整改,要求所有問題一定要在6月15日前整改到位。通過整改,截至目前,江背、城崗等21個鄉鎮325戶1787人共撥付1954.04萬元。
三是對準識別強化核查。興國縣重點對準識別不準的問題,進一步推進精準識別,于5月31日前對搬遷對象進行了全面核查,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進行了整改,有建檔立卡戶70戶374人在系統中未標識為有意愿搬遷通過整改標識到位,對識別到位的貧困戶存在舉債過高的問題,縣級統籌加大幫扶力度,減輕貧困戶負擔,取消不符合條件對象2戶,收回資金7.84萬元,相關識別問題的核查也已全面鋪開。

興國縣良村鎮良盛花園安置點
四是對表認識強化督查。通過反復統籌調度,進行動員大會,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目標。以問題為導向,再一次加深了搬遷政策的認識,明確了工作推進的方向。同時開展督查整改“回頭看”,在鄉鎮核查整改的基礎上,縣聯合辦公工作組對整改效果進行“回頭看”,上戶督察整改實效。整改考核列入由縣委督察室牽頭的縣級“三查一通報”工作,沒有及時整改到位的責任人、責任鄉鎮將進行全縣通報,對搬遷對象精準、政策落實精準施行動態監管,對未及時整改到位并造成不良影響的將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盡管如此,興國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還是存在對象識別不夠精準、搬遷范圍不符合政策、貧困戶搬遷負債過高、后續脫貧措施不夠等問題,對照這些問題興國縣進一步對照現實情況,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組織力量,從發改委、扶移辦抽調骨干力量集中辦公;加強調度,安置點建設進度施行半月通報,對項目推進停步不前,工作推進不力的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處理。強化脫貧導向,以精準搬遷、精準脫貧為基本方略,統一思想,大力推進。
二是進一步加強政策落實。嚴守搬遷對象精準的“界線”、嚴守住房面積標準的“標線”、嚴守不因搬遷舉債的的“底線”、嚴守資金管理的“紅線”,緊盯各項指標,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努力做好應搬盡搬;同時抓好整改落實,以問題為導向,加大督察力度,確保整改平穩開展。
三是進一步加強后續扶持。緊盯脫貧目標,加強搬遷后續扶持力度,協調脫貧致富、生態恢復、社會發展等多項目標,統籌產業發展和就業問題,努力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更大進步。
鄧冬猛,興國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責任編輯: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