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蘭英
萬年縣:以產業扶貧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 史蘭英

萬年花卉苗木產業

萬年蘇橋鄉白蓮產業
產業是強縣之本、致富之源、脫貧之基。近年來,萬年縣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萬年”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三大產業、創新三大模式,先后出臺了《全縣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工作方案》《萬年縣清單式扶貧工作方案》《萬年縣產業精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管理辦法》《萬年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為有序推進產業扶貧、加快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自2016年以來,萬年縣共安排產業扶貧項目資金2171.7萬元,其中財政專項產業扶貧資金780萬元,財政扶貧因素分配資金1391.7萬元。扶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4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公司+扶貧車間+貧困戶”和“入股分紅”的模式,帶動1100余戶貧困戶發展農業種養產業和特色加工業,為每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500元左右。同時,用好用活949萬元的“扶貧和移民產業信貸通風險補償金”,支持680余名貧困戶自主創業或參與扶貧產業;建設了“村郵樂購”“趕街”等農村電商脫貧工作站30余家,讓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農產品實現線上交易,解決貧困戶的農產品銷售難題;投入資金205萬元重點扶持18村18個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種養產業,以項目幫扶農業產業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現已種植白蓮400畝、紅芽芋400畝、藥材種植500畝、水產養殖690畝、肉牛養殖500頭,帶動貧困戶507戶;積極發展1.593兆瓦的村級光伏發電項目,帶動當地302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目前,項目已全部開工,開工率達100%.

萬年縣湖云鄉光伏產業
發展“三大產業”,增強造血功能。一是貢米產業。充分發揮萬年縣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的優勢,借助國米“萬年貢”品牌效應,大力發展水稻種植,做大做強貢米產業,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目前,萬年貢米集團,開展“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與1060戶貧困戶簽訂了購銷協議,每年為貧困戶每畝穩定增收3200元。二是油茶產業。發揮云河實業公司全國重點企業的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種植,目前萬年縣油茶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政府+公司+農戶”、“銀行+公司+農戶”等合作模式,將荒山、扶貧資金、信貸資金資產化,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能力,實現了1000多戶貧困戶穩定脫貧。三是雷竹產業。萬年全縣雷竹種植面積達25000畝,投產面積達7000畝,畝均純收入可達15000-20000元。帶動了全縣800多戶貧困戶增收。此外,還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農村特色產業,大力扶持新建和改造各類特色產業基地34個,其中花卉苗木8000畝,大棚蔬菜380畝,發展漁業養殖1200畝,土雞養殖35000只,通過產業扶貧,共帶動貧困戶1100戶2880人參與發展產業。
探索“三大模式”,拓寬增收渠道。一是創新入股分紅模式。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將資金投入到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產業,讓資源變資金,讓資金變股金,讓農民變股民,確保貧困村、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萬年縣財政拿出產業扶貧資金300萬元作為投資分紅的股金,與云河公司在齊埠鄉共同建設1600畝高產油茶林建設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項目區內的貧困戶,有荒山入股的每年以30%的收成分紅,有勞動能力的安排就業,沒有勞動力則實施配股分紅救助。公司承諾頭兩年每年拿出20%分紅,也就是60萬,平均每戶分紅1800元,接下來兩年每年拿出10%分紅,2020年脫貧之后,每年還將繼續拿出5%—7%分紅。目前該項目已覆蓋齊埠鄉、石鎮鎮8個村委會,100戶建檔立卡沒有勞動力貧困戶都成為了股東,與公司簽訂了《分紅協議書》。二是創新長藤結瓜模式。以合作社為主抓手,以貧困戶脫貧致富為核心,實現合作社與貧困戶的利益緊密鏈接。該模式主要有三種形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公司+扶貧車間+貧困戶”和“入股分紅”的模式帶動扶貧致富模式,讓貧困戶在獲得土地流轉資金的同時,兼顧發展打工經濟,促進貧困戶打工增收脫貧。目前,萬年縣34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參與精準扶貧,可帶動1100個貧困戶增收脫貧,比如,為民蔬菜帶動100戶貧困戶訂單種花種菜。鼎鋒牧業帶動68戶貧困戶進行肉牛托養。三是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小額信貸,用好用活近950萬元的“扶貧和移民產業信貸通風險補償金”,支持貧困戶自主創業或參與扶貧產業,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比如,縣農業銀行與云河公司合作,實施扶貧和移民產業信貸通項目:貧困戶自主申請,銀行根據貧困程度和勞動力狀況按批次審批后,發放貼息貸款10萬元,期限三年,入股云河實業公司的油茶改造提升項目,云河公司三年之內每年為每個農戶發放4000元分紅,期滿由公司償還貸款。首批蘇橋鄉15個村委會300多戶貧困戶信貸已經全部完成。
史蘭英,萬年縣扶貧和移民辦公室。
■責任編輯:于龍廣

萬年貧困戶領取產業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