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興東
鄉野無處不風景
——金溪縣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見聞
□ 鄧興東
一座座村莊花木掩映,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一戶戶庭院整潔美觀,一條條溪流清澈見底……時下走進金溪縣鄉野,移步是美景,入目皆清爽,處處給人一種農家美的享受。當地干部群眾說,這一切都是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結果。

金溪縣黃通鄉胡家村良好的生態環境,令人如入仙境。
筆者走進金溪縣雙塘鎮集鎮,發現這里以前亂搭亂建的大大小小鋼架棚一掃而空,長長的街巷整潔有序。雙塘鎮黨委書記饒勤勇向筆者介紹說,該鎮干部職工、村兩委黨員干部除了帶頭率先拆除自己搭建的鋼架棚外,還動員親戚朋友加緊拆除亂搭亂建。對于少數“釘子戶”,鎮、村干部連番上門做思想工作。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集鎮及周邊150網2250平方米的鋼架棚全部拆除完畢。以上只是該縣大力度整治農村臟亂差的一個實例。據金溪縣農工部副部長陳雪官介紹,今年以來該縣先后出臺了《金溪縣“幸福家園,秀美鄉村”新農村建設行動方案》《金溪縣交通主干道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等系列文件,在環境衛生整治、亂堆亂放整治、亂搭亂建整治、房屋外觀改造、植被恢復整治等方面,都明確了整治時限、整治目標、責任單位和嚴格的考核激勵制度。縣財政按通道沿線每個鄉鎮100萬元、非通道沿線每個鄉鎮50萬元的標準,及時下撥1100萬元啟動資金。全縣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目前,該縣已累計清理各類垃圾2127噸,清理路肩、溝渠199.1公里,清除雜草11.8萬平方米,清除淤泥2070噸;規范集鎮和國道沿線房前雜物擺放413家,清理店外經營602家、占道擺放大面積雜物(商品)136處……一個個環境優美、宜居宜游的文明集鎮、生態新村,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

金溪縣秀谷鎮徐坊村整潔衛生,秀美如畫。
筆者在金溪縣陸坊鄉下李村看到,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有一個綠色的垃圾桶,幾名保潔員將桶內的垃圾倒入清運車,運往指定的垃圾處理點。
據金溪縣農工部副部長陳雪官介紹,為鞏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果,該縣建立了縣、鄉(鎮)、村、組、戶“五級聯動”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督促全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順利推進。各鄉鎮黨政“一把手”分別擔任本鄉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正副組長,負責抓好轄區內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村兩委設立環境綜合整治監督員,全面監督、指導本村開展環境整治工作。各村小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同時按3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的要求,擇優聘請本村低保戶或五保戶擔任保潔員。保潔員與村小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簽訂相應的協議書,做到每天至少清掃一次村道、清理一次垃圾。同時,該縣采取“政府獎一點、部門幫一點、社會籌一點、群眾出一點、能人捐一點”等方式,廣泛籌集資金,突出從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等幾個環節抓好設施建設和完善,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金溪縣雙塘鎮竹橋古村曬秋別樣美麗

美麗宜人的金溪縣陸坊鄉上李村之一角

金溪縣對橋鎮龔家村黨員參加村內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對村內臟亂死角進行全面清理。
“新農村,清潔好;屋內外,勤打掃;有垃圾,不亂倒;分類型,處置好;有機物,入漚窖;無機物,方可燒……”走進金溪縣滸灣鎮黃芳村,村頭文化墻上的《清潔衛生三字經》格外引人注目。為了充分激發群眾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積極性,金溪縣采取懸掛標語橫幅、印發倡議書、制作文化墻等多種方式,廣泛深入宣傳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意義及環境整治基本常識;采取“廣泛發動群眾編寫—村兩委收集整理—召集村民代表討論通過”的形式,鼓勵各村結合村情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長效維護良好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圍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題,開展知識競賽、文藝表演、“環境衛生”示范戶評選等活動;鼓勵和引導村民推行“豬—沼—果”“豬—沼—菜”等循環發展模式,從源頭上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實現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如今,在金溪縣農村,自覺、主動維護良好環境,已蔚然成風。金溪縣廣袤的鄉野,處處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而瑰麗的畫卷。
鄧興東,金溪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