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宇航
神秘的沙特阿拉伯王室
□ 程宇航

沙特王室繼位
2017年6月21日,沙特皇家頒布諭令,57歲的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王儲被解除王儲職務,由31歲的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繼任王儲。
沙特新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是現任國王薩勒曼的兒子,被廢黜的王儲則是薩勒曼的侄子。2015年1月,薩勒曼接替病逝的同父異母兄長阿卜杜拉出任國王后,不止一次替換王儲人選。雖然王室內部對易儲早有預期,但仍令人意外。有中東地區專家稱,國王薩勒曼的決定旨在確立繼承路線圖,以期權力順利過渡,避免侄子與兒子爭權流血沖突。
那么,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王位到底是怎么繼承的呢?
沙特阿拉伯王國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通稱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臺灣譯為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北與約旦、伊拉克、科威特相鄰,東與卡特爾、巴林、阿聯酋、阿曼接壤,南與也門比鄰。海岸線長2437公里,領土面積2,250,0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14位。
沙特阿拉伯地勢西高東低。全境大部為高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沙特西部高原屬地中海氣候,其他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沙特有人口 3150萬(2015年);人口密度為 12人/平方公里(2010年)。主要民族阿拉伯人,主要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首都利雅得。
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 6464.38億美元(國際匯率);人均GDP 20029美元(國際匯率)。
阿拉伯半島是誕生伊斯蘭教的地方。公元610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奉真主之命”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先從貧民開始增加,后來甚至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傳播,穆罕默德所傳播的伊斯蘭教終于在半島占據上風,成為信仰主流。穆罕默德去世以后,伊斯蘭教經過正統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時期和阿拔斯王朝時期,不斷擴張,建起立橫跨西亞、北非和南歐的阿拉伯帝國。其后,阿拉伯半島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自從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誕生以來,麥加和麥地那這兩個城市便成為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城。每年到麥加朝覲的穆斯林數以百萬計,其場面蔚為壯觀,全球罕有。
歷史來到了公元18世紀中葉。1750年,一個名叫穆罕默德?本?沙特的當地國王與一名伊斯蘭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聯手,一起在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政體——沙特阿拉伯。在之后的150多年中,沙特家族的勢力時起時落,為爭奪半島的控制權不斷地與埃及(其實為奧斯曼帝國半獨立的一部分)、奧斯曼帝國發生沖突,并先后兩次失去政權。
現代沙特阿拉伯是由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沙特所一手建立的。190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又名伊本?沙特)率領一隊人馬從其家族避難地科威特出發,從敵對的拉希德家族(Rashid)手中一舉奪回利雅得。在1913至1926年間,阿卜杜勒-阿齊茲相繼征服了納季德(舊譯內志)和希賈茲(舊譯漢志)。
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為其統治的領土上的國王。1927年5月20日簽署的《吉達條約》使得沙特正式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統一。
伊斯蘭教是沙特的國教,以《古蘭經》和《圣訓》為執法依據。在沙特,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其中,遜尼派穆斯林占85%,什葉派穆斯林占15%。教徒一天必須禱告五次,禱告時當地人都必須要去清真寺做禮拜。女人必須穿黑袍。
沙特一年有兩個重大的宗教節日:開齋節和宰牲節。開齋節休假七天,宰牲節長達兩星期。每年伊斯蘭教歷的9月為齋月。在齋月的30天內,除病人、孕婦、喂奶的婦女和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以外,人們從日出到日落禁止飲水、進食。宰牲節在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宰牲節也是朝覲的日子,從12月9日到12日,數百萬世界各國的穆斯林涌向沙特,到圣城麥加和麥地那朝覲。

石油開采
1938年3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地底下所發現的石油永遠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沙特把面積93.2萬平方公里的石油開采權租讓給美國加利福尼亞美孚石油公司,期限為66年。該公司于1938年在哈薩的達曼地區發現了大量石油。石油的發現和開采使沙特王國經濟結構逐漸發生了變化。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國”著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銷售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繼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儲備國(擁有全球已勘探石油總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主要成員國。石油收入是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石油產業的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大約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
巨額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從傳統的落后的農牧業經濟迅速向以石油工業為基礎的經濟結構轉變,到7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龐大的經濟發展計劃,實行經濟多樣化政策,重點發展現代工業和基礎工業,以逐步改變單純依賴石油收入的狀況,建立現代化、多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
伊本?沙特國王注意同鄰國結好;整頓行政機構,建立內閣制度,劃一全國行政;引進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發展交通、郵電、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
沙特阿拉伯王國是由沙特家族統治的。那么,國王是怎么產生的呢?
根據沙特法律,王位必須由沙特王國開國君主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的子孫繼承。
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1953年逝世,其后一直到現在,新國王都是在他的兒子中產生。
據以前的王位繼承慣例,國王在位時,王儲人選通常由王室家族經內部協商產生,缺乏一個相對正式的規章制度,任命王儲過程不免在王室內部引發爭議。
2006年,阿卜杜拉宣布成立一個由王室家族成員組成的“忠誠委員會”,通過投票的方式來選舉王位繼承人。現任國王逝世后,“忠誠委員會”將舉行緊急會議,正式宣布現任王儲為新國王。新國王必須在10天內向“忠誠委員會”提交新王儲人選。新國王一般會在已故國王提名的至多3個王儲候選人中選擇新王儲,但也有權力另推人選。一旦出現這一狀況,效忠委員會將在1個月內通過內部投票決定立新國王另推人選還是已故國王的提名候選人為新王儲。
根據新的王位繼承制度,繼任國王仍將從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的子孫中產生,在現任王儲繼位后,新王儲產生最終決定權在效忠委員會。效忠委員會成員必須是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的兒子,或者由孫子代表已故的兒子出任成員。通過不公開投票、以三分之二多數票為標準決定王位繼承等重大事宜。其宗旨是“維持國家、人民利益以及執政家族的團結一致”。這從制度上規范了王位繼承程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王位繼承平穩過渡。
根據沙特法律,王位必須由沙特王國開國君主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的子孫繼承。那么,沙特家族到底有多少成員?
沙特政府人士說,沙特王室共有2700名王子和公主。而有其他來源的統計數字更高,美國的一個刊物估計,沙特王子約有近5000人。
沙特王室人丁興旺的主要原因是多妻制度。伊斯蘭教固然準許男子可同時娶4名妻子,但沙特王室的離婚速度實在太快,所以公子王孫累積的妻妾總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1932年建立現代沙特王國的老國王阿卜杜拉-阿齊茲 沙特國王就至少娶過16個妻子,生了42個王子。這些王子加起來一共娶了數百名妻子。
另一說,老沙特先后娶過300多個妻子,所生子女不計其數,得到正式承認的兒子有43人,孫子100多人,重孫500多人。連同三個旁系叔伯的子孫,王室現有男性成員即親王5000多人,整個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王室。
從沙特的創立者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沙特國王至今,沙特一共經歷了7位國王。除開建國的第一任國王外,其余6位國王都是老國王的兒子,亦即由兄傳弟。7位國王列表如下:
1.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沙特,1932.9.22-1953.11.9
2.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1953.11.9-1964.11.2。阿齊茲是子輩老大繼位,第4子費薩爾被列為王儲。
3.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1964.11.2-1975.3.25.在位。即第4子即位,1965年起第5子哈立德被列為王儲。
4.哈立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1975.3.25-1982.6.13在位。即第5子即位,第6子法赫德被列為王儲。
5.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1982.6.13-2005.8.1. 在位。即第6子即位,第10子阿卜杜拉被列為王儲。1996年法赫德國王中風后,由阿卜杜拉攝政。
6.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2005.8.1-2015.1.23.在位。即第10子即位。
這位老十(1925年生),是80歲高齡繼位當國王的。當政10年當中有好多二代王子離世,好幾個弟弟當了王儲都熬不到當國王。第13子蘇爾坦 本?阿卜杜拉-阿齊茲?阿卜杜拉被列為王儲,于2011年病逝;2011年,第23子納伊夫? 本?阿卜杜拉-阿齊茲? 阿勒沙特被列為為王儲,也于2012年病逝;2012年,第25子薩勒曼被列為王儲,2015年繼位。
7.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2015.1.23至今在位。
薩勒曼系老國王第25子,1935年生,繼位時年已80。而老國王在世兒子中最年幼者,第35子穆克林(1945年生),2015年1月23日繼任王儲。
從下一任國王起,沙特也許要打破原先的傳位方式,從兄傳弟轉變為父傳子了。
程宇航,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徐云

奧巴馬會見沙特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