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偉 吳舒鈺
老年人旅游市場對區(qū)域經濟促進的研究
——以沈陽市為例
◎吳佳偉 吳舒鈺
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人的比例逐年上升。與之相關聯(lián)的產業(yè)也隨之興起。旅游業(yè)作為一個傳統(tǒng)產業(yè),是老年人作為休閑娛樂的一個重要產業(yè)。本文采用VAR模型,對沈陽以及沈陽周邊城市的統(tǒng)計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老年人旅游市場對于區(qū)域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并對于老年人旅游業(yè)的市場進行分析,提出發(fā)展老年人旅游市場的幾點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到2010年,中國將有5147萬老人享受退休金,全國老年人退休金總額將不斷提高:預計2010年老年人退休金支付每人月均1357. 3元,到2020年達到3321. 7元,到2030年將達到6685. 2元目前我國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總量已經突破1萬億,這個龐大的消費需求為我國老年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老年人旅游的比例已占到旅游市場的20%左右,在旅游淡季,這一份額達到50%以上。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60歲及65歲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別為16.23%和11.30%,2030年為22.34%和15.21%,2040年為25%和20%。到2030年中國將進入“超老年型”社會。而到了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總數將達到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5.2%,中國將成為高度老齡化的國家。而據資料顯示,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老年市場中,我國已經有30%的老人先后進行了出游。專家預言:在未來30年間,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將保持7.3%的持續(xù)增長。隨著老年旅游市場的不斷壯大,市場上也出現了許多專門做老年旅游、夕陽紅旅游的旅行社,他們開發(fā)出許多適合老年人身心特點的旅游產品和線路,給老年人更多的選擇,更方便老年群體的出游,這就在另一方面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和進步。
旅游市場的建立與形成必須具備3個要素,即:人口、購買力、旅游欲望,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以下等式來表示:旅游市場=人口+購買力+旅游欲望。
其中,人口是構成旅游市場的基本要素,沒有旅游者,旅游市場就不可能形成。購買力是指人們支付貨幣購買商品或勞務的能力,它受經濟形勢和收入狀況的影響。旅游欲望(旅游動機),也是構成旅游市場的基本要素,是旅游者把潛在購買力變?yōu)楝F實購買力的重要條件之一,只有旅游者有了對旅游的需求,才會有提供旅游產品的供給,才能產生對于旅游活動中的吃、住、行、游等各種需求。以上三個要素是旅游市場構成的必備條件,它們缺一不可。
和紅、葉民強(2006)在其論文中,通過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論證了旅游業(yè)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較強的正向相互影響,而在長期的影響更是顯著,這就說明了,一個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旅游市場可以很好地帶動區(qū)域經濟的良性發(fā)展,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老年旅游市場。侯國林(2005)認為老年旅游者是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大力的開發(fā)老年旅游市場。高仁華(2015)認為發(fā)展區(qū)域性老年旅游市場是順應時代潮流,不但可以創(chuàng)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可以有效的平衡區(qū)域旅游業(yè)淡旺季之間的差距,充分利用區(qū)域之間的旅游資源,開發(fā)潛在的老年旅游市場。
數據、指標及模型說明。本文采用VAR 模型,把沈陽市分為 5個區(qū)域,分別是沈陽市區(qū)、新民市、遼中縣、康平縣、法庫縣。把各區(qū)域老年人旅游業(yè)總收入作為衡量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指標,人均 GDP 作為衡量云南省經濟增長的指標,為保證指標數據的平穩(wěn)性,分別取lnX1、lnX2、lnX3、lnX4、lnX5和 lnY1、ln Y2、ln Y3、ln Y4、ln Y5。
建模與檢驗方法。P 階向量自回歸模型VAR (P)的一般表示為:

其中:Yt 是 M 維內生變量向量,Xt是 N 維外生變量向量,p 是滯后階數,T 是樣本個數。M*M維矩陣 A1,Ap 和 M*N維矩陣B是要被估計的系數矩陣。Wt 是 M維擾動項向量。
VAR 模型的脈沖響應函數。從各區(qū)域旅游收入應對人均 GDP 的脈沖響應來說:法庫縣、康平縣為一類,其經濟增長在短期內對旅游業(yè)影響較大,中長期內經濟增長對旅游業(yè)的帶動刺激作用不明顯。沈陽市區(qū)、遼中縣、新民市地區(qū)脈沖響應持續(xù)時間長,經濟增長對旅游業(yè)的帶動刺激作用明顯。
與國外成熟的老年旅游市場相比,我國老年旅游市場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老年旅游市場仍是一座尚未挖掘的“金礦”。很多老牌大社已經看到老年游市場的曙光,開始投入精力把老年游作為產品開發(fā)的新目標,試圖通過不斷改善老年游產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顧客。老年人這一消費群體,具有自身的特點,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心理表現都與其它消費群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旅游市場應該結合老年人的自身特點,多方面協(xié)調開發(fā)老年旅游產品,以滿足老年人的旅游需求。
在開發(fā)老年旅游市場時必須對老年群體進行必要的市場細分,有針對性的設計合理的旅游產品,提供合乎需求的服務。例如,針對低齡老年人,旅行社可以推出含有豐富內容的旅游線路,多增加一些休閑活娛樂活動在旅游活動中;針對高齡人群,則可以推出以療養(yǎng)、養(yǎng)生為主的養(yǎng)生游,如開展生態(tài)莊園一日游。在教育水平方面,針對學歷高的老年游客,可以組織一些宗教、書法、繪畫甚至是一些科學考察類的文化參與型旅游產品,而對低學歷的老年游客,則適宜提供游覽觀光型的旅游產品。對不同生活背景的老年游客,也可以開展相應的“紅色之旅”、“紀念之旅”、“尋根之旅”等不同的旅游活動。
合理而可能的定價.老年人屬于理智型、節(jié)儉型的消費者,對價格較敏感,價格因素在購買活動中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很多旅行社往往只看到低價格對老年人的決策影響,錯誤地理解為老年人只貪圖便宜,于是千方百計壓低旅游產品的價格,來贏得更多的老年顧客,明為優(yōu)惠,暗為加價或行程縮水、質量打折;另一方面,旅行社又認為老年旅游者消費能力不高,對老年人旅游實施價格歧視,表現為對老年旅游者參團加收團費。旅游企業(yè)的做法錯在低估了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其實很多老年旅游者都有補償性消費動機,會尋找機會補償過去因條件限制未能實現的消費欲望。因此,老年人在旅游中同樣有著強烈的消費興趣,消費的潛力很大。只要老年旅游產品定位準確,價格做到質價相符,使老年人感到“童叟無欺“,老年人一樣會欣然接受。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