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暉/
供給側改革下低壓電器行業路在何方?
/本刊記者 徐暉/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簡稱“中電協”)通用低壓電器分會統計,前10年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平均增長15%,“十二五”期間,年均保持8%左右的增長幅度。2015年我國低壓電器行業首次出現負增長,2016年有所回升。但從整體形勢分析,本世紀初出現的高速增長已成過去。今后一段時間低壓電器行業發展將步入新常態,發展速度減緩,從“以量為主”轉為“量與質并舉”,并逐步轉變為“以質為主”。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低壓電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隨著市場全球化,跨國公司在占領高端市場的同時,積極進發國內中、低檔市場,這也給低壓電器行業帶來了較大壓力。那么在這一情況下,如何使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繼續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中電協常務副會長劉常生曾多次強調:“‘十三五’期間,電工行業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p>
當前,我國供給體系出現供需錯位現象,主要表現為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企業只有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對于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中電協會長、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在中電協五屆三次理事會上做了一個形象的說明:“打一個比方,原來我們致力于讓更多的人來買蛋糕,但現在是我們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這樣自然不愁人們不買蛋糕了?!?/p>
當大家還在供給側改革中摸索時,正泰的改革經驗已率先出爐。
2016年年初正泰昆侖全新系列產品正式亮相,該系列產品是正泰專門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專業團隊,投入1.5億元,花了3年時間不斷進行打磨和升級而成。整個系列產品通過了7800多項可靠性測試,使之能夠適應-35℃到70℃的嚴苛環境,同時申請了360多項專利,實現了產品技術創新和未來全面智能制造適應性,保證了產品的高可靠性。
新一代的正泰昆侖系列產品包括萬能式斷路器、塑殼斷路器、終端配電產品、電動機控制與保護四大類,涵蓋了低壓電器系統中自上而下完整系列的產品規格。
基于為用戶提供更可靠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正泰昆侖系列產品在立項 、研發到制造過程中,始終將提升產品“可靠性”的理念貫穿始終。萬能式斷路器電氣壽命最高達到8000次,機械壽命最高達15000次;塑殼斷路器搭載全新電子脫扣器;終端配電產品漏電保護值國內行業首家降低到10mA,操作失效率達到四級(53萬次操作失效<3次);電動機控制與保護產品吸合電壓范圍達到70%~120%。
正泰昆侖系列產品從安全可靠、人性化應用、數字化體驗、節能環保四個維度,全面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多年心血,一朝綻放便結出繁花碩果。正泰昆侖系列新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及好評,成為低壓電器行業當仁不讓的領先產品。
除了產品革新迭代,正泰在智能制造上也下足功夫。據了解,由正泰主導的“基于物聯網與能效管理的用戶端電器設備數字化車間的研制與應用”項目入選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項目,總投資2.3億元。目前項目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國內首條自主設計研發的交流接觸器自動化生產線已正式投產,小型斷路器自動化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仿真、CRM、SRM信息化系統已上線運行。
毫無疑問,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正泰作為先行者已經成為行業樣本。當前,雖然低壓電器行業仍面臨不少困難,在實現行業突破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也欣喜地發現,行業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行動起來,如正泰一樣手握“創新”利器砥礪前行。我們深信,隨著新能源發展、配電網建設、農網改造、“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帶來的新機遇,各企業只要立足轉型創新,從供給側發力定能構建低壓電器行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