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圖片提供/荊 墨
朱南孫:從點滴處愛惜身體
文并圖片提供/荊 墨

朱南孫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上海中醫學院教授,今年已經96歲高齡,系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其祖父朱南山、父親朱小南都是著名的中醫婦科學家。她面色紅潤,頭發濃密,思維敏捷,說話中氣十足,看著也就是七八十歲。除了聽力稍有下降外,她的視力、記憶力都不錯,其養生秘訣值得人們學習。
朱老從年輕時就養成了多方面的愛好。她愛好旅游,全國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有一年,朱老于半月時間內,兩次換乘火車南來北往地參加中醫會議,她戲稱自己幾乎成了“鐵道游擊隊員”。朱老認為人無論到什么年紀都要活動,動起來就能產生活力。朱老每周去醫院坐診的時候,都是走樓梯上去的。
朱老不僅熱愛運動,更喜歡讀書看報,閑暇時她最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獨自習書。她還認為多接觸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才能保證不與社會脫節。
朱老年過九旬依然黑發,全靠每天手指梳頭。中醫講“發為血之余”,朱老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用手按摩梳理頭皮,促進頭部供血,精神也比較好。她用兩手手指半彎曲,用5個手指的指尖由前向后梳撓頭皮。先梳頭皮中線附近,依次向左右兩側及耳朵上方頭皮移動,將整個頭皮梳撓一遍,可做4~6遍。
朱老認為睡前泡腳能降壓助眠。她血壓正常,體重也始終保持在52千克左右,每天能保證6個小時的整睡眠。關于睡眠和降壓問題,她說:“倘若白天勞累了,或者有什么心事,我就在睡前泡腳,水溫比平時高一些,泡上15~20分鐘,以保證睡眠質量。”她每天回家還會按摩身體,由女兒幫著按摩后背。她說:“按摩之后舒服,血脈都活了,經絡也打通了。”
與藥補相比,朱老更傾向于食補,吃得好,營養好,才能身體好。她吃東西比較清淡,油煎、油炸等容易上火的食品很少吃。除此之外,基本沒什么忌口。她對自己喜歡的食物,還掌握一個量的問題,即少而精,不多吃。她認為適當的藥膳可調理腸胃,如氣血虛多吃點兒當歸羊肉湯,脾弱可吃點兒山藥。她唯獨鐘情于一款補湯——西洋參湯,每天都會喝一碗。只要對癥,持之以恒,就不難把病治好。
朱老強調養生首先要養心,遇事不怒,想得開,放得下,始終保持心情的平和,這最重要,要保持正常的七情。研究女性健康一輩子,朱老坦言,女性養生的關鍵不在于吃多貴的補品,也不在于用多貴的保養品,而是要開心,“總是多愁多慮,疾病就會跟著來,現在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比以前多,和現代人思慮多、壓力大有關。”
朱老常說養生沒有什么秘訣,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關鍵是要豁達樂觀地生活,遵從良好的生活規律,再加上平和的心態,從點滴處愛護身體,人就會活得有精神,更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