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綺玥(北京迪亞帕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從無本萬利的“盜圖”侵權來談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何綺玥(北京迪亞帕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隨著攝影設備的快速發展普及,數碼相機已經被人們廣泛應用。互聯網也成為數碼影像作品傳播的主要通道,各類影像作品通過網絡等途徑快速傳播。而數碼影像方便快捷的存儲和傳播功能決定了它的易復制性,也就導致了它可以輕易地被復制、被利用。攝影作品著作權是攝影師對攝影作品相關權利的正式稱呼,攝影作品屬于著作權法保護對象的范疇。在傳播過程中,忽視作品的作者、不載明出處、擅自傳播攝影作品、擅自翻拍復制攝影作品、擅自將攝影作品用作商業用途、擅自修改攝影作品、篡改歪曲攝影作品表達的主題和思想等等行為,都屬于侵權行為。這些侵權行為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輕而易舉也屢屢發生,甚至有時即使被侵權,攝影師可能也無從知曉。影像作品著作權保護遇到了新的挑戰。
寵物水下攝影作品 由英寵攝影授權刊發
6月29日,英寵攝影因為一宗被盜圖的事件在新浪微博上掀起一陣不小的波瀾。英寵攝影是一家來自英國的寵物攝影工作室,專業從事家寵攝影以及商業寵物攝影,2011年入駐北京后,開創了我國寵物攝影的全新局面,迅速成為國內極具影響力的動物攝影機構,作為與IFAW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合作的攝影機構,多次接受CCTV和BTV專訪,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具備動物夜景拍攝、水下拍攝等技術的攝影機構。
被盜圖事件像大部分侵權事件一樣過程簡單明了,某寵物攝影工作室及合作方某寵物樂園未經英寵攝影的授權,利用新浪微博、微信等渠道擅自使用英寵攝影的動物水下拍攝原創作品,用作合作兩方活動的宣傳照片,在使用過程中不僅沒有載明出處,還刻意裁剪掉英寵攝影網絡照片上加的水印。英寵攝影在接到客戶舉報后,立即與侵權方進行溝通。侵權方一方面承諾刪除侵權作品,一方面又采取更換其他賬號的手段繼續使用侵權作品,且告知前來咨詢的客戶,這些作品是由他們的攝影師創作的。此番行徑在新浪微博、微信上引發了一場討論,諸多英寵攝影的顧客紛紛表示憤慨,也有一些對著作權缺乏認知的“圍觀群眾”表現出“這有什么大不了的?”的態度。而對于侵權者,利用盜圖行為而為自己帶來客戶,似乎真的成了一件無本萬利的好事兒。
回顧2015年9月,湖北的自由攝影師王源宗所拍攝的作品《西藏星空》被某旅游衛視臺節目盜用一事,因攝影師在新浪微博發布譴責文章而一時間沸沸揚揚。當事人通過電話與該電視臺進行溝通,卻被一名實習生告知,“我們就是用了你的素材,你覺得有什么問題么”。此話一出,引起了廣大網民的強烈憤慨。這些侵權事件讓我們重新把目光聚集到一個現實的問題上來,難道“盜圖”真的無本萬利么?作為付出智力和勞動力的原創者又該何去何從?
首先,給盜圖者、也包括被侵權者掃一波盲:
根據北京目前的司法實踐,侵權使用他人原創圖片一張的賠償價格在1000元至2000元,創意圖片價格會更高。“司法實踐”通俗講就是已經成功完成訴訟過的賠償金額。譬如本次事件中英寵攝影被侵權使用10張原創照片,按最低實踐金額,侵權者需支付10000元的賠償金額。
在知識產權案件中,訴訟費是可以由敗訴方承擔的。
在知識產權案件中,合理的律師費,包括差旅費也是由敗訴方承擔。
侵權后,侵權者刪除照片并不等于解決問題。被侵權方依然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及賠償。且法定訴訟時效有兩年,2017年10月1日后將延長至三年。也就是說只要侵權者盜圖一次,即使后來刪除,原創者在三年之內隨時想起訴都可以。
攝影類作品由于其不可復制,以及準確的數據保留技術,幾乎是所有知識產權平面創作作品中最好認定原創者身份的,因此被侵權方的勝訴率非常高。
攝影類作品無需登記著作權證書,有原片、發表時間、清晰度等證據,就可以認定著作權人。
寵物在中國法律法規中雖不享有肖像權保護,但受物權保護,寵物主人作為寵物擁有者,同樣有權追究侵權者的相關法律責任和賠償。
此次事件盜圖者的合作方某寵物樂園,在東窗事發后,認為自己是在未知情況下使用英寵攝影的作品,是受到盜圖者也就是合作的另一方的欺騙,所以認為英寵攝影在譴責聲討盜圖者的同時公布了他們同樣盜圖的行為是不應該的,甚至理直氣壯地打電話進行威脅。那么,給此次事件涉及到的盜圖者合作方也掃一波盲:
由于被合作方欺騙,導致了對他人的侵權,此行為只能怪自己遇人不淑,識人不慎。和被侵權方沒有任何關系。
即使是轉發侵權的作品,同樣構成侵權,如果能證明圖片來源屬于非主動盜用,可以不用賠償,但立即停止侵權,刪除侵權照片并消除影響是必須行為。
如果作為合作方,已知是侵權行為,卻依然不刪除侵權作品,同樣需要對原創者作出賠償。
任何人在使用他人作品時,負有為作者署名的義務,作者并沒有義務監督你署名。
通過任何形式的威脅和造謠,都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復雜。所有人在與他人合作時,應擦亮眼睛,一榮不一定俱榮,但一損一定是俱損的。
最后,給對著作權缺乏認知的“圍觀群眾”一些正向呼吁:
中國知名的圖庫網站“華蓋創意-視覺中國”每年關于“被盜圖”而提起的訴訟不斷。而在百度上,討伐他訴訟的聲音遠遠高于他自身合法維權的聲音。盜圖者永遠都是打著:“我并不知道這張圖的所有權是誰,我就是用一用,多大個事兒,你們竟然告我?”的旗號。殊不知“別人的東西你不能隨便用,好看的花你不能隨便摘”應該是一種常識,而且這個常識是受法律保護的。
拿來,永遠比創造省心省力省錢。在消費者眼里一張攝影作品只是一張圖片,他們看不到圖片背后攝影師的付出,更缺乏對著作權的認知。如果每個人都奉行“拿來主義”,那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山寨、盜版的產品、作品,一方面消費者抱怨自己被山寨所欺;而另一方面當原創者維權時,卻有消費者覺得談及法律太過較真。作品的濫用否定了個人的價值,攝影師的勞動得不到重視,這就違背了知識是無價的。
通過了解,英寵攝影此次被盜用的動物水下攝影作品,在中國開始拍攝時,國內尚無此領域的概念,更沒有可以拍攝此類作品的攝影師。同時,對于攝影器材的要求也極高,粗略統計,高性能相機和若干種專業攝影鏡頭需要60000余元;需從美國訂購全套水下攝影器材防水殼50000余元;每增加一個鏡頭就需要另購3000余元的防水設備;水下專用攝影閃光燈和常亮燈每盞2000余元,一次拍攝需要至少四盞;攝影師和助理師穿著的潛水服、拍攝租用的場地費用、人工費每次拍攝合計不少于2000余元。可見,120000余元起步的價格還僅僅是這些基礎設備的費用。相較于英寵攝影動物水下攝影的國內售價僅為2800元/組,且因人力有限等因素每年只拍攝約10組作品。這“賠本”的買賣為什么還要做?英寵攝影曾表示,是希望通過這些難度高、水平高的優秀作品填補中國動物水下攝影作品的空白,通過突破作為攝影人的自我追求更高的藝術造詣。這些作品以及作品背后,原創作所付出的智力和勞動,甚至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懷,絕不是侵權者簡單的粘貼復制、涂涂改改、欲蓋彌彰所能創造出來的。
2014年,作家、導演韓寒導演的電影《后會無期》中,曾使用了1986版電視劇《西游記》第十六集《取經女兒國》的插曲《女兒情》,盡管兩部作品時隔28年,但該電影在使用《女兒情》一曲前,不僅征得了原作者許鏡清的同意,而且向中國音樂著作權保護協會支付了8萬元的費用,才得以進行改編和傳播的。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是法律賦予每一位公民的權利,也是每一位公民應該負有的責任。
幾張原創攝影作品的被盜用,侵害到的可能只是一位攝影師的著作權。但見微知著,我國如果不注重知識產權體系的建設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深入發展的今天,帶來的可能就是國際知識產權的摩擦和爭端。據我國商務部的統計,從2005年開始,知識產權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影響已超過反傾銷,自2002年以來,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美國“337調查”的最大受害國。2012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知識產權成為對話的首要焦點議題。
今年年初,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批,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了“十三五”知識產權工作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對全國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是知識產權規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其中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中,前兩條便是“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加快推動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建設,健全完善商業模式和實用藝術品、‘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相關法律制度和規則。”“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作用,強化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強化進出口貿易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傳統優勢領域、新領域新業態和民生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由此可見,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已經被國家列為重要日程,它所推動的不僅僅是對各行各業原創者智力成果的保護,也是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國際貿易的保護,更是對我國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保護。
(作者為北京迪亞帕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