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斯衛 本報記者 李曉驍 ●盧戈
一舉一動都影響美國和世界經濟政策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突然遇到了人事問題,當地時間6日,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突然宣布辭職,據美國CNBC網站7日報道,曾呼聲頗高的美聯儲主席繼任者科恩也爆出“失寵”于特朗普。專家表示,人事問題直接導致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大增,未來的人選也可能分裂美聯儲。
副主席走人因“個人原因”
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原籍美國,2005年受邀加入以色列國籍。本世紀初曾擔任花旗集團副董事長,2005年5月至2012年6月擔任以色列央行行長。2011年6月曾突然宣布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但是未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認。2014年初,被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名為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的學生包括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以及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等人。
費希爾6日出人意料地向特朗普和白宮遞交辭呈,稱因“個人原因”,有意10月13日左右卸下美聯儲副主席和聯儲理事職務,美聯儲隨后確認了這一消息。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費希爾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帶領美聯儲增強金融穩定。費希爾的任期原本至明年6月12日,宣布辭職后,美元對一籃子主要貨幣匯率出現下跌,美元指數一度跌至近8個交易日以來新低至92.03。
彭博社7日援引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里觀點稱,費希爾長期任職央行,在貨幣政策制定方面有豐富經驗,他的離開顯然將給美聯儲帶來不確定因素,令其貨幣政策蒙上了陰影。特別是美聯儲原計劃今年秋天開始縮減其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現在市場對美聯儲是否還將維持政策穩定抱有懷疑。
科恩“不忠”導致“失寵”
費希爾是耶倫任美聯儲主席后貨幣政策團隊的核心成員,也是耶倫政策的支持者,在他推動下美聯儲改變了持續多年的零基準利率政策,實施緩慢加息。費希爾反對特朗普放松金融管制的政策,批評其政策“短視”,稱必須警惕金融風險。
耶倫任期截止于明年2月,英國《金融時報》稱,支持耶倫政策的費希爾辭職后,耶倫繼續擔任美聯儲主席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特朗普總統似乎有意借此對貨幣政策團隊進行大幅度調整。費希爾辭職以后,白宮對美聯儲理事人選有了很大控制權。美聯儲理事會的7個理事僅余下3人,如果耶倫明年不尋求連任,特朗普的影響力還將更大。
今年7月,特朗普曾對《華爾街日報》親口說,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是擔任未來美聯儲主席的理想人選之一。但科恩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自己對特朗普關于“白人至上”游行的發言非常不滿,甚至考慮過辭職。他的這一表態可能讓特朗普不滿。盡管科恩依然是支持特朗普稅改計劃的核心人物之一,但似乎已經“失寵”。
美經濟不確定性大增
美媒稱,特朗普認為科恩的言論表現出不忠,之所以沒有解除其職務,部分原因在于科恩和美國財長姆努欽一樣,是特朗普稅改計劃的最關鍵人物。《華盛頓郵報》稱,目前尚不清楚誰將是下一個最有可能的美聯儲主席人選。
美國政治預測網站PredictIt數據顯示,關于下任美聯儲主席人選,一些熱門候選人的排名順序正在發生微妙變化。最熱門的科恩已經“逐漸掉隊”,目前他的排名被認為落后于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爾什和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費希爾和耶倫雙雙離開,對美聯儲的影響比較大。雖然主席一職人選尚不明朗,但特朗普傾向于任命與自己意見較一致的人,即放松市場監管,采取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不過,美聯儲的人事問題遲遲沒有確定,繼任者人選還可能導致美聯儲的分裂,這些都增加了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其本國及世界經濟都帶來負面影響。▲
環球時報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