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
摘要:為了使中國順利融入國際經濟市場,我國制定了完善的國際經濟發展戰略。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國際經濟倡議的提出,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可以順利融入國際經濟理念,促進國際經濟理念的創新發展。本文進行結合“一帶一路”的內容,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國際經濟學之間的差別,然后進行探究“一帶一路”對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意義,為進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國際經濟合作;經濟治理;國際經濟新秩序
在國際全球化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中國等新興快速發展國家的經濟已經逐漸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舊的國際秩序已經不適應國際經濟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出現許多問題。為了使國際經濟秩序問題得到解決,需要建立具有公平性的國際經濟環境。但是在建設新秩序的過程中,還遇到多方勢力的阻攔,“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我國對國際經濟發展的突出貢獻,有效支持了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1.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國際經濟學在理念上的差別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經過歷史的積淀使中國的文化傳統得到不斷豐富,其和,西方國際經濟學的理念進行比較,存在許多的不同,其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經濟活動中理念上的差別
在經濟活動當中,西方經濟學所涉及的強經濟行為與經濟活動都以立足于財產私有。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知道每個國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不斷進行爭奪經濟環境當中的機會。但是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重視“仁愛”,希望通過互相共贏的模式,建立共同發展的國際環境。
1.2經濟機制理念的差別
從經濟機制的角度進行分析,西方的經濟制度主要以市場經濟為主,熱衷進行市場競爭。這種做法,也充分顯示在國際經濟當中,在進行建立國際經濟環境的時候,常常通過競爭,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在中國傳統理念當中顯示,市場經濟主要在基于尊重對手權益的情況下進行競爭,并且在國際經濟環境當中,每個國家可以通過競爭和合作的方法,共同進行發展。
1.3運作方式理念的差別
從經濟運作的角度進行分析,西方經濟對資本有著較高的重視度,其主要通過積累資本和完善資本技術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在發展國際經濟的時候,在市場當中競爭公平性不復存在,各個國家均以資本競爭為主,對道德、環境等因素的重視度不高。而在中國傳統理念,通過市場經濟的運作獲得更多的資本固然重要,但是建立公平市場更加重要,期望在共同生存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設具有公平性的國際市場環境。
1.4運作規則理念的差別
從經濟運作規則的角度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發現西方經濟強調在競爭當中實現優勝劣汰,而且在國際市場經濟當中,也制定了各種競爭規則,使得國家市場競爭在合理性上有所缺乏。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強調在優勝機制的情況下,保障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并且采用符合國家需求的競爭規則,使國家的經濟得到有效發展。
1.5運作結果理念的差別
從市場經濟運作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在西方國家的經濟優勝理念不斷深入到每個人的思想當中時,使得資本優厚和競爭能力強國家蓬勃發展,甚至出現一國支配經濟市場的情況,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受到抑制。而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則希望通過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戰略實現各國共同發展,并且在保持自己積極主權的情況下,建立具有合理性的國際經濟環境構建,促進各個國家之間關系的和諧。
2.“一帶一路”倡導的國際經濟合作理念與原則
“一帶一路”理念是中國根據國際經濟發展現狀和趨勢所提出的創新型理念,通過實施這種理念原則,不僅可以促進周邊各個國家的共同發展,也可以促進國際經濟秩序的順利建立,這種理念的內涵原則表現如下。
2.1“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包容理念
“一帶一路”理念的制定充分表現了國際經濟發展當中推崇開放包容的合作理念,經過完善的發展機制和共同發展的溝通方式,使得各個國家之間可以得到良好聯系,并且加強各方的合作,實現共同的經濟發展目標。在實施“一帶一路”理念時,其強調需要加強和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當中的國家進行溝通和合作,在不歧視國家差異的情況下,以更加包容的姿態迎接國家之間的患者,使處于國際市場環境當中的各個國家可以保持良性競爭,營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通過采用這種符合為沿線國利益的包容理念,可以有效減少國家之間在經濟上的摩擦,維持國家經濟的和諧。
2.2“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友善理念
在提出“一帶一路”理念之后,可以充分展示出在國際經濟發展當中保持友善、和諧的合作理念。在考慮了歷史因素之后,“一帶一路”理念主要針對的國家多為處于中國周邊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在經濟上還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其距離中國比較近,因此在實施“一帶一路”理念之后,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通過共同幫助的方式,促進雙方的發展。而且經過國家間的經濟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周邊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表現了中國友好對外的形象,推動國際經濟發展新秩序的建立。
2.3“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共進理念
“一帶一路”理念的主要目標在于實現各個國家在國際經濟發展當中相互促進的良好合作。在和周邊國家進行經濟合作的過程中,中國本著求同存異的思想,重點進行經濟合作,而降低對他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以免出現政治、文化方面的沖突,保持各國之間的良好關系。通過這種和諧的經濟發展,可以有效降低經濟合作成本,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3.“一帶一路”對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意義
3.1“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合作新方式
在世界經濟貿易不斷發展的今天,每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實力各有不同,使得各個國家在國際經濟環境當中出現不夠平衡的狀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異逐漸加大,使得各國進行協調和合作越發困難?!耙粠б宦贰钡慕洕献髂J娇梢杂行Ы鉀Q現存的國際問題,通過國際經濟合作的新方式,可以加強各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各國可以進行良好的區域經濟合作,順利進行國際貿易。并且經過這種共同發展的經濟合作新方式,可以使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縮短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促進國際經濟合作新秩序建立的實現。endprint
3.2“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合作必要性
2008年,金融危機使全國各地的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金融危機的蔓延就像洪水猛獸般,同時金融危機也導致國際經濟發展受到重創,很多國家的經濟出現支出遠遠大于收入的現象,而另外一些國家則出現了大量貿易盈余的情況,這就使得全球經濟產生不平衡現象。“一帶一路”的倡議能夠對當前的區域經濟發展起到良好作用,并且通過區域間經濟合作貿易的形式,使得世界貿易的經濟發展得到有效的淡化,由此可見,這樣的經濟戰略方式能夠很好地促進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發展也同樣起到良好作用。
3.3“一帶一路”緩解國際經濟發展壓力
當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狀態受到嚴重打擊,持續不斷的恐怖襲擊事件,使得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阻礙,更導致經濟發展的腳步難以前行,基于現階段的經濟情況,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使得我國在穩定提高國際地位以及影響力的過程中,能夠有效降低經濟危機的產生,提高和周邊國家經濟合作的幾率,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并有效提高我國經濟影響力在國際中的地位,為我國經濟帶來良好的發展。
結語
在目前的國際經濟發展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包括許多有助于國際經濟發展的內容。不僅可以為各個國家的發展帶來有利的影響,也可以使我國傳統文化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構建的重要理論,實現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時候,需要加強與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使“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成為實現國際合作的重要基礎,促進國際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玉榮,蔣宇晨.“一帶一路”中國外交理念的傳遞[J].當代世界,2015(04):152-153.
[2]王躍生.“一帶一路”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中國理念[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01):96-97.
[3]宋國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中國經濟外交新發展[J].國際觀察,2015(04):145-146.
[4]劉衛東.“一帶一路”戰略的科學內涵與科學問題[J].地理科學進展,2015(05):884-885.
[5]陸燕.推進“一帶一路”全面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新水平[J].國際商務財會,2015(11):107-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