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波
【摘 要】藝術是通過人的頭腦來反映的,經過加工之后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比實際生活更加理想,更加典型,更加強烈,更有集中性。
【關鍵詞】更純粹;生活的本質;講究形式
中圖分類號:J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048-01
藝術高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藝術雖然反映生活,但是不等于生活。藝術對生活的反映與我們現實中的生活是不同的,它是通過人的頭腦來反映的,經過加工之后,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比實際生活更加理想,更加典型,更加強烈,更加完美,也就更“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藝術高于生活,“高”在哪里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藝術反映的生活,比實際生活更純粹
我們都知道,漫長復雜的社會生活有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的時間,在我們的藝術作品中,用不算長的時間就表現出來了。就拿評劇來說,一出戲最長不超過三個小時,就把整個人生,幾十年的變遷說明白。比如評劇《劉姥姥》,整出戲通過劉姥姥去賈府攀親借錢,在大觀園看到賈府上上下下的生活,跟自己相比就像天上人間之別。府上的一頓螃蟹宴就花了二十兩銀子,奢靡腐化的生活讓這位善良、樸實、勤儉的劉姥姥發出了“夠莊稼人過一年的”感嘆。王熙鳳為了打發她走,給了她十兩銀子,讓劉姥姥感激不盡。這十兩銀子讓她女兒買上了驢,種上了地,過上了溫飽的生活。然而幾年后,賈府遭難,劉姥姥為了感恩當年王熙鳳給她銀子救了女兒全家的恩情。她與女兒、女婿把全部家當抵押上,贖回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這出戲時長兩個多小時,就把整個大觀園幾十年發生的事情說得清清楚楚。腐敗、墮落、荒淫、骯臟、草菅人命、勾心斗角等,這一系列現實必然導致沒落、家敗、人亡的下場。一本《紅樓夢》,多么厚重的一部名著,而編劇只用“劉姥姥”一人,就把整部《紅樓夢》概括了。這是因為,藝術不是把生活中的一切都表演出來,而是經過精心選擇、提取精華,把無關緊要的內容都去掉了。評劇《劉姥姥》能很好說明這一點。
二、藝術反映的生活能夠揭示生活的本質
評劇《杜十娘》,這出戲從古至今久演不衰。劇中的杜十娘對李甲一往情深,李甲也喜歡杜十娘貌美如花,從朋友處借來銀子,把杜十娘從青樓贖出來從良。你情我愛,本是一段好姻緣。不料,在回家途中,孫富的幾句花言巧語就讓李甲把杜十娘轉賣給了他。此時李甲這個見利忘義的花花公子的本性顯露出來。使杜十娘肝腸寸斷,萬念俱灰,抱著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和一箱金銀財寶跳進了茫茫的大海,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帶著遺恨,帶著傷心,帶著對社會事態的炎涼、憎恨,帶著對愛情的失望,毅然決然地走了。這出戲,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李甲這個花花公子,愛情只是他的說辭,其實,他是排斥杜十娘青樓女子的身份的,只是當時被杜十娘的美貌所吸引,等他遇見了孫富,讓孫富說中要害,一下子就背信棄義了,把三年的情意丟到一邊,愛情更是不堪一擊。這出戲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生活本質,所以作者將當時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東西,加以選擇,集中通過《杜十娘》凸顯出來,人們從觀賞中受到教育、啟迪、思考。
三、藝術反映生活,但要講究形式
評劇中的古裝戲,四個龍套就能充當千軍萬馬,拿著“馬鞭”走一個“馬趟子”就是萬馬奔騰、沖鋒陷陣、兩軍對壘了。老生、小生、花臉、老旦、青衣、閨門旦,走起路來各有各的講究。道白、唱腔,各有各的音調,不能混為一談,動作也是一樣有講究?;樢皥A”、小生要“美”……穿衣帶帽更是不一樣,如此種種,這就是扮相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內心活動、生活內容也就不同。所以,各有各的形式和特點,肯定和現實生活不一樣,它高于生活。
“不像不成戲,真像不是藝。”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如果演員扮演的角色一點也不像生活中的人,那就不成戲了。如果演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與生活中一模一樣,那又不是藝術了。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藝術反映生活,又不等于生活。藝術反映生活的時候,要對生活中的人和物進行選擇、提煉,要揭示生活的本質,在形式上要有所創造。如果藝術不能“高于生活”,它們之間可以劃等號,那么藝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所以說,藝術高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