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蓁
2017年5月26日,武隆區白云鄉紅星村四合頭組的村道上,一大群人正頂著烈日整治環境。
“大家加油干哦。”村里85歲的老黨員向文質因年事已高,不能操起掃帚揮舞,但他卻扛著一面黨旗和一面印有“黨員志愿服務隊”的紅旗,讓鮮紅的旗幟始終在隊伍的前方飄揚。
那一抹紅,在湛藍的天空下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在那面紅旗的引領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全鄉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白云鄉黨委書記黃元超介紹說。
自2017年3月以來,白云鄉堅持以抓黨建促扶貧的思路,并結合公序良俗活動,以提高群眾素質、凈化社會風氣、改變生活陋習、美化生活環境、培育文明新風為目標,通過“帶路”“找人”“辦事”三招,有力推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白云鄉煥然一新。
黨員帶路
平均海拔1000米的紅色村小灣組共有62戶農戶,居住相對集中,交通等基礎設施相對較好,有一條鄉道穿境而過。
小灣組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村民們多年來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小灣組的環境是“路邊垃圾多,院壩草草多”,臟亂差成了小灣組的代名詞。
從2017年3月起,白云鄉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組織開展以村口、路口、家門口為主的凈化活動和農村“三堆五亂”治理工作,還制訂了“五干凈一規范”和“社社過關、戶戶過關”的人居環境整治目標。
小灣組成了重點整治對象。目標已經明確,但具體該如何整治?
“讓基層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是做好基層工作的有力舉措。”在鄉黨委會上,黃元超提出,為全鄉260名農村黨員貼上“黨員之家”銘牌,這不僅體現了黨組織對基層黨員的關懷,更重要的是提醒黨員亮出身份、樹好形象,讓黨員帶好路。
老黨員高清玉家是小灣組第一個掛牌的。看著掛在大門上方的“黨員之家”銘牌,年已古稀的高清玉有了想法:我要干點對得起牌子的事。
于是,除了忙日常的農活外,高清玉還喜歡在四周轉轉,一轉就是一天。
“也沒干啥子大事,就是監督鄉鄰的衛生環境做沒做好,看不下去就一邊動口一邊動手帶頭打掃衛生。”閑不住的高清玉有時還要和鄉鄰“打嘴巴仗”。
黨員黃樹生最初對整治環境衛生不以為然,雖然高清玉三番五次勸說,但他始終認為家里一天農活很多,沒空來打掃衛生,而且他覺得家里干不干凈跟別人沒啥關系。
“你家大門上掛的‘黨員之家,就是提醒我們是黨員,要起帶頭作用!”面對高清玉的正言厲色,黃樹生沉默了。
看著村里全體黨員組成的脫貧攻堅志愿服務隊每天都在打掃道路衛生、治理邊溝河道,再看看自家門上“黨員之家”的牌子,黃樹生再也坐不住了,他不僅自覺地拿起掃帚打掃自家清潔,還主動加入了全村的環境整治志愿服務隊。
義務監督員
白云鄉紅色村楊叉槽組貧困戶王繼孝恐怕這輩子都不曾想過,將近80歲了,自己還能當個“官”——環境衛生義務監督員。
在此次全鄉全面整治人居環境行動中,紅色村結合實際,在每個村民小組推選了兩名義務監督員,其主要職責是:每天負責對本片保潔的公共區域按照保潔標準、作業時間、保潔范圍等要求,做好環境保潔,同時,督促村民做好家庭衛生。
王繼孝所在的楊叉槽組共有146戶農戶,因居住分散,面積較大,占全村的五分之一,境內還有村社道路、老319國道線(現411省道)。因此,要做好小組內的環境衛生監督,相當費時耗力。
王繼孝是村里出名的勤快人,雖然一個人住在土石結構的老房子里,屋內也沒幾件像樣的家具,但他屋內外犄角旮旯一向都收拾得干干凈凈、井然有序。
不僅如此,在當選義務監督員后,王繼孝還把別人家當成自家來打掃。這樣一來,不僅使村社道路兩邊看不到一點白色垃圾,連道路沿線農戶的窗臺上也看不到雜物,各家院壩里的東西也都擺放得整齊有序。
“每天監督環境,一來當鍛煉身體,二來為大家作點貢獻,村里美了,來的人多了,才鬧熱。” 樸實的王繼孝用每天的堅持換來了楊叉槽組的清新美麗。
舊貌換新顏的楊叉槽組引來了其他村社觀摩效仿。
“現在,義務監督員機制已在全鄉推廣,22個村民小組共有近50人擔任義務監督員,其中將近一半是黨員。”白云鄉人大主席朱曉瓊介紹說。
爭做示范戶
白云鄉紅云村大石廟組的劉顯華雖然是貧困戶,但他家里所有的東西常年都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
在他家廚房里,廚具擺放整齊,灶臺擦得干干凈凈;堂屋里,椅子、凳子、燒水壺、杯子擺放有序,就連堆放在墻角的鋤頭、鐮刀、背簍等生產工具,也沒有一點違和之感。
盡管如此,劉顯華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仍然是系上圍裙、拿起掃帚,打掃屋內外衛生。
“養成習慣了,不打掃就覺得對不起掛在門口的那塊牌子。”劉顯華說。
劉顯華說的那塊牌子,就釘在劉顯華家大門上方的橫梁上,上面寫著“潔美宜居示范戶”幾個字,落款是白云鄉黨委和政府。
“這塊牌子是鄉里和村委會在4月下旬敲鑼打鼓送來的。”劉顯華一臉自豪地說。
“牌子雖輕,但分量夠足。”朱曉瓊說,想要得到這個榮譽,還得通過嚴格的“考試”。
“我們結合公序良俗活動,推出了以‘和、孝、美為主題的‘和諧之家示范戶‘孝老愛親示范戶‘潔美宜居示范戶等評比活動,對做得好的家庭,每季度表彰一次。”朱曉瓊進一步介紹,“在人居環境整治中,針對所有農戶制定了評比標準,包括院落物品堆放整齊,院落周圍路面整潔衛生,無垃圾污物;房內衛生干凈、物品堆放整齊不雜亂,無蜘蛛網;入戶路衛生干凈,房屋周圍公路20米內無白色垃圾等。”
對照評比標準,劉顯華毫無爭議地獲得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潔美宜居示范戶”榮譽。
接過獎牌和獎品,第一次領獎的劉顯華特別激動,黝黑的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連“謝謝”二字都“省”了。
“評比是推進環境整治的有效載體,以后還將形成長效機制繼續推進。”黃元超表示。
如今,白云鄉又結合實際在各村制定了村規民約,從提高群眾素質、凈化社會風氣、改變生活陋習、美化生活環境、培育文明新風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鄉風民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的白云鄉,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定會越來越美。endprint